肖松涛 高跃辉
摘 要:大学生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一种形式,而且创业是大学生不错的选择。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为大学生创业尽可能提供实践平台和资源,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应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帮助。本文将研究长株潭三市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发展。
关键词:长株潭 大学生创业园建设 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8-00-02
大学生创业园是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支持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创业平台。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建设对高校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会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和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不断提高当地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
一、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对高校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培养大学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有利于高校的理论实践相结合,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成果,积累创业型人才培养经验,从而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二、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这是有理论依据的。从地理经济学家的角度来讲,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有利于创业。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产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增长的速度有所差异,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主导产业和创新创业。从这些产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发现其中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就是这些产业都是在特定的区域聚集,优先发展,然后向周围地区扩散,有着极大的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长株潭三市应根据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重点支持湖南(湘潭)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株洲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措施,做好园区的顶层设计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园区的主导产业,并根据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引导和支持大学生携带自己的科研成果来园区创业,打造出大学生创业集群,形成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来园区积极创业。
三、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的现状
大学生创业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的资金、技术、空间等等的支持。通过对长株潭三市高校大学生创业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创业并没有引起社会更多关注,政府的政策服务也没有到位,只有高校、创业基金会等组织比较关心大学生创业。虽然现如今许多高校都在鼓励大学生创业,并建设了大学生创业园。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既有高校的问题,如目标定位不明确、相关配套不健全、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等;也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如自身能力不足、资金来源单一且利用率低、营销技术不成熟等。
四、如何建设大学生创业园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打造高效的大学生创业园。因此,高校应明确大学生创业园的定位、积极落实相关配套措施、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大学生则应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积极提高营销技术。只有通过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积极建设创业园,并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才能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目標。针对这种情况,要促进长株潭地区大学生创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整合长株潭地区的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种资源,构建起以高校为基础、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大学生创业工作体系。高校大学生创业园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实践平台,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
1.政府和企业如何推动大学生创业
1.1政府为大学生提供政策支持和便捷的配套服务
成立政府领导小组帮助大学生创业。因为大学生创业涉及到工商、税务、财政、银行等多个政府部门的政策,这些部门和单位共同推进创业工作,为大学生提供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国家已经发布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长株潭地区应积极响应政策,可以成立一个创业领导小组,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经济便捷的创业通道。
1.2政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而足够的创业资金
毋庸质疑,大学生创业需要很多启动资金。经过调查,许多大学生都不寻求家庭的资金支持,更愿意向银行贷款。长株潭地区的高校中36.6%的被调查大学生打算向银行贷款来筹集创业资金,比选择“家庭支持”方式获取创业资金的多出了14.6%。因此长株潭地区政府可以为大学生创业适当提高贷款上限,并且可以简化贷款手续和审批程序,但是相应地应同时建立明确的贷款制度和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力度,提高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的利用效率,更加鼓励大学生将创意付诸实践,自主创业。
1.3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创业和政府政策的宣讲,提高创业成功率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还发现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对政府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了解甚少,或基本不了解。大学生创业的主体就是大学生,如果大学生对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创业的基本流程不了解的话,那就会大大降低创业的大学生数量,造成政策和资源的浪费。笔者认为,长株潭地区政府在充分调研本地大学生创业情况的前提下,应该不断完善和健全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并且进行广泛宣传,让大学生了解政府的优惠政策和相关的创业信息。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宣讲会,在创业网站、手机报等媒体上发布一些政策的解读文章和创业的注意事项等等进行宣传。总而言之就是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并为其提供实时的创业信息和专业的创业知识,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1.4企业和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
第一,企业对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长株潭地区的企业可以对大学生的创业以入股的方式投资,解决大学生创业时的经济困难问题。
第二,企业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很多值得学习的工作经验和创业知识。长株潭地区的企业可以为当地高校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有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
1.5社会组织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发展空间和服务
第一,笔者认为,长株潭地区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协会,吸收各高校的创业协会和社会上的大学生创业企业为会员,主要负责牵头组织开展创业活动,联系会员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法律等各种服务。
第二,长株潭地区的大学生创业园区可以引进社会上的中介服务机构,为园区内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融资、科技咨询、信用评估等专业服务,助推大学生创业企业健康发展。
2.高校如何参与建设大学生创业园
高校是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的重要参与者,高校应该以大学生的专业特色为学生提供正确合适的创业项目选择,综合考虑大学生创业园的定位,并且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另外还应在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方面加大培养力度,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2.1加强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创业应具备创新精神、交流沟通能力、风险承受能力、优秀的领导能力。这些素质不是学生仅仅通过学校里开设的课程中就能学到和拥有的,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和比赛锻炼出来的。所以高校为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应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开展个性化教育,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长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得学生有自己的特色,综合素质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由此,长株潭地区的高校应多举办一些锻炼大学生能力的活动,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節能力等和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等。
2.2开设创业课程,让学生对创业有更为专业的认识
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创业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些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理论课程的教授还应伴随着创业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小创业实践逐步认识到创业流程以及创业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2.3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
我们在征求开展创业教育的意见时,大部分学生建议学校应多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其中大部分的学生想要去企业考察,然后是参加大学生创业项目,还有的学生建议校企合作建设创业实践基地。由大学生的这些建议我认为高校可以在这些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长株潭地区组织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大学生在比赛中通过撰写创业计划书、市场调研等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并且比赛后给其中创业计划科学合理、执行性强的大学生提供资金和空间支持,鼓励其自主创业。
第二,长株潭地区的高校可以依据学校特色专业与企业合作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便捷的实习机会,为其创业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提高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第三,高校组织大学生去相关的企业考察。尤其是高校组织大学生去一些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企业进行考察,邀请企业的领导人员与该校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沟通交流,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启迪大学生开拓思维,鼓励大学生看重自己的每一个创意,并将其继续发展下去,自主创业。
2.4高校改革创新科研考核方式和奖励制度
目前的科研发现成果大都是以学术期刊的形式发表出来而没有真正运用到实际,转化为生产力。这种现象也是当前“重申报、轻应用”的高校科研工作考核和奖励制度的结果。为了使得更多的科研新发现创造经济效益,长株潭地区的高校可以将这种考核与奖励制度稍作改变,鼓励那些拥有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的老师以参股的形式支持和加入大学生创业企业,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适当鼓励这些老师,为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这样便可以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障碍。
总结
大学生创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帮助的关系,两者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国家的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大学生创业园是大学生为主体,在当地的政府、企业、社会的支持帮助下自主创业的环境,其中为学生提供了创业的空间和资源,大学生创业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长株潭的大学生创业园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但笔者认为只要在政府、企业、社会的支持下,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业能力便可以成功创业。
参考文献
[1]兰华 杨宏楼,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05).
[2]叶琦,基于就业创业的浙江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研究.
[3]周达疆,谈大学生创业园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