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特约记者 王大锐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油气地质理论
——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何登发教授
■ 本刊特约记者 王大锐
自1959年李德生先生在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的我国第一张《中国沉积盆地分布图》算起,我国石油地质工作者对我国境内的沉积盆地属性与油气地质特征进行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探索,逐渐发现我国的沉积盆地是不同地质时期不同类型盆地的叠合地质体,我国地质学家称其为“叠合盆地”,认为在21世纪我国将在叠合盆地的油气地质与勘探理论这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此,笔者专门采访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的何登发教授。
问: 21世纪,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油气地质理论?它的研究经历了哪些历程?
答:中国大陆长期处于全球动力学体系复合、汇交部位,具有多块体拼合、长期多阶段发展的特点,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多旋回叠加地质结构的沉积盆地。我认为,叠合盆地的油气地质与勘探理论是21世纪指导我国油气勘探实践的整体、综合理论。我国叠合盆地的油气地质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91年之前的概念萌芽阶段;二是在大型沉积盆地的应用实践与理论探索与建立阶段,大致持续至2003年;三是21世纪以来逐渐发展完善、应用实践与理论螺旋式上升阶段。
首先是朱夏先生1965年在《中国大地构造问题》的开篇性文章《我国陆相中新生界含油气盆地的大地构造特征及有关问题》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境内的沉积盆地具有“两个世代、两种体制”的演化特点。我们现在知道运动体制的变化是形成含油气盆地的重要条件,而制约着运动体制的地球的能量、力、作用、物质分布、温度及其变化梯度、速度及其他因素,即其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环境,则是随着时间而作单向性、阶段性和旋回性变化的。
其次是李德生先生在同一时期基于全国沉积盆地研究而建立的盆地类型概念,于1982年在石油学报发表了《中国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类型》的著名论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基本构造类型有3种:一是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拉张型盆地;二是中国中部含油气盆地—过渡型盆地;三是中国西部含油气盆地—挤压型盆地。
20世纪80年代,孙肇才、谢秋元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时也明确指出该盆地的“叠合盆地”属性,并指出叠合盆地概念的建立,不但对于阐述一个大型油气盆地的发展历史有了合乎逻辑的见解,而且将有助于在这种盆地中开展石油勘探工作。同期,陈焕疆、陈发景、张文佑、田在艺等著名学者从沉积盆地发育的构造体制、地质结构或含油气性等不同角度指出“我国含油气盆地多属克拉通内或板内坳陷或断陷盆地,多数不是单一沉积旋回的盆地, 而是一种叠合盆地,即多旋回盆地;油气分布主要受盆地类型、构造演化和改造作用形成的构造样式等多种因素的控制”。这一阶段最终可以朱夏、徐旺先生在1990年出版的《中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与李德生先生在1991年出版的《Tectonic Types of Oil and Gas Basins in China》著作为标志。我国叠合沉积盆地的概念基本建立起来。
问: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理论的建立经历了哪些重要事件?
答:我国叠合盆地的油气地质理论经历了三代石油地质学家的共同努力与艰苦实践,是我国石油地质工作者研究的共同结晶。在这一复杂的实践过程中,有一些划时代的事件引导着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首先,1989年4月开始的“塔里木石油会战”,开始了对我国最大的沉积盆地进行整体油气勘探。1983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与法国地球物理公司合作,完成了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13条地震反射大剖面。1990年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与中国地震局合作,完成了三条南北向横穿盆地的转换波测深剖面,这些大剖面系统揭示了盆地的整体地质结构,经“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认识到“塔里木盆地为一大型叠合复合盆地”。1992年,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论文集》,该专辑收录了童晓光、梁狄刚、贾承造等先生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结构、板块构造演化、含油气性等的系列文章,充分揭示了该盆地的叠合与复合性质,并成为今后该盆地油气勘探的指导思想,为以后在前陆区天然气的大发现与台盆区碳酸盐岩大油田的发现奠立了重要基础。
其次,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我国十口科学探索井项目的实施,为探索我国沉积盆地的新区、新层系与新领域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第一口科探井是位于吐哈盆地的台参1井,1989年2月获工业油流,突破带动了吐哈盆地及西北地区侏罗系的石油勘探;第二口科探井是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陕参1井,1989年6月该井于奥陶系顶部马家沟组酸化后获得日产28.3万方天然气,揭示了古生界有利成藏组合,从而开辟了陕甘宁盆地找气的新领域,也开辟了北方古生界找气新领域。这些新发现揭示了叠合盆地油气聚集的新层系,大大拓展了油气勘探家的思维。
另外,2002年,李德生先生出版《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赵文智等出版《中国海相石油地质与叠合含油气盆地》专著,系统论述了叠合盆地的构造类型与含油气性,可作为这一阶段的标志。
问: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理论的逐渐完善阶段有哪些标志性事件?
答:2003年以来,叠合盆地研究进入繁盛期。首先是多期国家973项目的带动。例如,1999年到2004年间,金之钧、王清晨负责的《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2001到2005年,赵文智负责的《高效天然气藏形成分布与凝析、低效气藏经济开发》;庞雄奇2006到2011年负责的《中国西部典型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机制与分布规律》,2011到2015年负责的《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复合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2012到2016年,刘文汇负责的《中国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层系大型油气田形成规律与分布》。
其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油气专项针对叠合盆地海相、前陆、岩性-地层与盆地深层等开展了重点探索与攻关式研究。近25年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公司针对叠合盆地实施了一系列重点攻关项目,例如中国石油科技部重点项目《跨重大构造期叠合盆地形成演化与勘探领域》等,系统、整体、动态、综合地研究叠合盆地,取得了一批系统性成果。
问:为什么说叠合盆地的油气地质与勘探理论是我国下一代综合勘探理论?
答:实践出真知。朱夏先生在1984年系统论述过多旋回构造运动与含油气盆地的成因关系。黄汲清先生提出了中国大地构造的“多旋回说”,他的学生任纪舜先生也多次讨论我国“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并与世界含油气盆地进行类比。朱夏先生坚持认为“在更广大的范围内,按多旋回运动历史、全球性的演化来对含油气条件进行全面评价,以期在新的‘未知’地区中寻找新的旋回的盆地”。这种观点已成为我国石油地质工作者的共识。
2005年贾承造院士在《21世纪初中国石油地质理论问题与陆上油气勘探战略》专著中谈到新一代石油地质理论应具备6个特点:(1)对东部陆相湖盆生烃理论与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2)油气勘探综合理论,能够体现中国油气盆地的多样性、复杂性及现阶段的勘探针对性,而不仅是单一学科或单一学说的反映;(3)面对回答21世纪初我国油气勘探提出的地质理论新挑战、新问题;(4)集中近年我国东、西部在岩性、前陆和深层油气勘探实践的新发现、新认识,特别是中西部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和东部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新进展;(5)吸取近年石油地质基础研究的重大进展,包括盆地构造、沉积与储层、层序地层、有机地球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进展;(6)我国石油勘探与科研人员智慧的共同结晶。所以说,中国叠合盆地或者说多旋回叠合盆地的油气地质理论具备上述特点,凝聚了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的心血。
问:关于中国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理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有哪些?
答: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理论是中国石油地质工作者近半个世纪尤其是近30年来的勘探实践与理论探索结晶,正在指导着我国的油气勘探实践。
该理论的应用将在立体勘探基础上增加时间因素,成为一种“四维勘探理论”。在地层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深层、海域、富油气凹陷等五大领域得以应用。深层勘探将在前陆(如库车坳陷深层)、碳酸盐岩(如安岳、塔河、靖边等油气田)、富油气坳陷(如济阳、岐口、玛湖等凹陷)等领域获得规模性发现。
叠合盆地的油气地质理论作为新一代石油地质理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石油地质工作者将进行逐步凝练完善、检验上升,针对涌现的新领域进一步分析,并对该理论逐渐系统化,使其更加具有整体性、动态性与层次性。中国石油界对世界石油地质学的重大贡献,也必将引领更大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