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德国、法国、英国特约记者 青木 姚蒙 纪双城
编者按:波及荷兰、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多国的“毒鸡蛋”事件尚未平息,警钟仍在长鸣。一个多月来,欧洲人对问题鸡蛋中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杀虫剂“氟虫腈”不再陌生,也想起了过去一些年让他们防不胜防的“马肉风波”“假酒风波”“毒饲料事件”。欧洲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无疑是全球最好的,但为什么也问题不断?不景气的经济、被拉长的“食物生产链”、求价廉而忽视“物美”的消费者心理交织在一起,是不是给了不法商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机会呢?
环球时报2017-08-30
1《师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说月报》2024年10期
5《工业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莲》2024年9期
7《世界博览》2024年21期
8《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4年6期
9《现代食品》2024年4期
10《卫生职业教育》202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