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朝晖
汉风遗韵照古今
文/陈朝晖
◎西汉 龙凤象猴纹铜镜
友人小喻,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喜爱收藏,并特爱中国古代的铜镜。近日,小喻偶得一面汉代铜镜,喜不自禁,爱不释手。
小喻介绍,铜镜又称铜鉴。古人常用来盛水以照容。铜器发明以后,铜水盆扁平化而成鉴,青铜镜由此而生。铜镜铸造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所承载的人文内涵,成为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小喻说,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可从齐家文化开始,其历经了战国、两汉、唐代三个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每一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形成了我国铜镜完整的发展演变体系。铜镜从出现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铜镜文化是长时期发展的产物,其内涵十分丰富,通过铜镜文化,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一个民族的进步历程。由于历史原因,在贵州这种政治及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能收藏到汉代的铜镜实属不易。
◎汉代 八乳柿蒂纹规矩镜
◎汉代 乳丁纹人兽镜
两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发展的强盛时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昌盛,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就我国铜镜发展史上来看,汉代铜镜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制造工艺也有了新的进步。
西汉早期铜镜沿袭战国铜镜风格,西汉中期出现博局纹镜、乳钉禽兽纹镜、连弧纹镜等。吉祥语为主的铜镜铭文此时开始流行,透光镜、新莽纪年镜等都极具特色。东汉时期的画像镜以神人神兽纹、历史故事为主,采用高浮雕技法装饰,出现变形四叶纹镜。
汉代铜镜主要有以下特点:
镜面刻画精巧,文字瑰奇;形状一般为圆形;镜缘从突缘发展成平缘、斜缘;镜钮采用半球形钮、连峰钮、兽形钮等。
镜背面的纹饰由静化趋于动化,出现了象征祥瑞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各种瑞兽、瑞鸟分布四方作主要装饰,外缘加各种水波云纹,连续云藻纹等。
汉代铜镜铭文凸起,寓意深刻。铭文的内容主要表达当时人们尊崇神仙,祈求吉祥富贵和子孙繁昌的愿望,反映了汉代人们的思想意识及社会的历史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小喻说,经过历来爱镜之人不断的总结和归纳,汉代铜镜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风格,其发展具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指西汉初期至中期、末期。这时期的铜镜多用平雕手法,镜面较平,花纹平整,镜边简略,装饰性强。汉初沿袭战国铜镜的装饰作风,多采用底纹与主纹相结合的重叠式手法,战国盛行的云雷纹地的蟠螭纹镜继续流行,镜背中心作圆形或矩形,有的加铸铭文,通常如“长相思、毋相忘,常富贵、乐未央”等言语。
◎东汉 中平四年群神镜
◎东汉 『长宜高官』铜镜
小喻收藏的部分古铜镜
陈朝晖 摄
◎战国铜镜
◎唐代瑞兽铜镜
◎宋代八宝莲花人物铜镜
第二时期:这个时期指的是西汉末期至东汉初期,这时期主要流行规矩镜。王莽铸镜为炫耀其政绩,曾制了一批华美而精巧的作品,汉代铜镜也以王莽时期最为精美。规矩镜:因其铸造雕镂都非常精细规矩,镜纹有规则的TLV形装饰格式而得名,外国学者也称之为TLV镜。其程式相当标准,一般均划分镜背而为若干装饰区,从钮座起,以圆钮为中心作为一个单独装饰单位,钮座的外形有圆形、方形、覆萼形几种。这时期的汉代铜镜多在内区主花位置铸造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所谓四神,有的还在钮座边加上十二生肖铭文,或“左龙右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的字句,所以也称规矩四神镜。
第三时期:这个时期则指的是东汉中期至末期。这时期的汉代铜镜镜面微凸,便于照出面形的全形,更加符合科学原理。镜钮变得更厚大结实。与第一时期相反,连弧形多在内区。汉代后期的神兽镜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图案排列形式,即作同一方向的阶梯形排列,类似木雕的散点透视,称为阶段式镜,这种汉代铜镜因流行于建安时期,又称为建安式铜镜。
◎元代八宝双鱼莲花铜镜
◎明代五子登科铜镜
◎清代八卦铜镜
小喻还说,在汉代铜镜中,有一种非常奇特的铜镜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那就是透光镜。这种镜子发明于西汉时期,外形和普通镜子是一样的,但是当光线照在镜面上的时候,镜面相对的墙面上,会反映出镜背花纹的影像,由此也有古人称之为“幻镜”。近代研究表明,铜镜透光是铜镜冷却和加工研磨镜面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所致。
谈到铜镜收藏,小喻说,在我国辉煌的历史上,战国、两汉、唐代是铜镜发展的三个辉煌时期,这段时间打造的铜镜,在用料上以及花纹设计上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价值相较于其他时期的作品要高一些,但由于一些原因,战国、两汉时期的铜镜在市场上并没有受到和唐镜一样的待遇。由于鉴别技术有限且品相不佳,战国、两汉时代的铜镜时常于拍卖会上遭遇流拍的尴尬,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战国、两汉时期铜镜的价值就不高。
总而言之,铜镜是古代人们用来妆饰理容的一种生活用品,它们既可以用来观赏又是非常实用的,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责任编辑 陆青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