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时远
内蒙古自治区,东西绵延2400公里,位于中华大地的北疆。她对外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对内与八省区为邻。回溯历史,这片草原热土曾孕育了中国几千年来北方游牧民族的你来我往,留下了敕勒牧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千古绝唱;曾造就了开创中国大一统历史最广疆域的力量;曾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开辟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成为少数民族地区金戈铁马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浴血奋战的疆场。在新中国建立之前,这片草原热土就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奠定了基石,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这里率先启航。
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之际,这片草原热土正在向世人展现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熔铸的事业辉煌。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进程,内蒙古以“资源富集区”的发展优势,确立了以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为代表的产业发展方向,并依托草原文化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以“生态屏障区”和“边疆地区”的重要地位,承担了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指向;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精准脱贫等政策组合,编织了农村、牧区、城镇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共享发展,迈向小康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以“文化特色区”的禀赋,在“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精神家园”的引领下,构建了从学前到高等教育的民族教育体系,草原文化、考古文化、地方文化的研究发展兴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嘎查)的命名推广,都为丰富和弘扬中华文化注入了内蒙古各民族的要素和动力,造就了见微知著的文化传播力量。从《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到《鸿雁》,一首首蒙古族特色歌曲广泛在中华大地流传和回荡。马头琴、长调、呼麦和无伴奏合唱,在国内外音乐殿堂中悠远回响。凡此种种,无不归功于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针对内蒙古各族人民长期以来的民族团结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浓缩的“守望相助”一词,阐释了内蒙古自治区昨天、今天、明天的责任担当。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这既是对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成就的褒奖,也是对更好地守望这片草原热土寄予的厚望。
七十年弹指一挥间,成就作为昨天奋斗經历的辉煌可圈可点,内蒙古自治区没有辜负党和国家、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厚望,这片草原热土在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等诸多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未来就在眼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70年创造的“内蒙古经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凝聚、升华、构筑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将使内蒙古自治区更好地履行把这片草原热土打造成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责任担当。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