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洋
一、试验目的
玉米是我市主栽作物之一,2012年种植面积326万亩,占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7%。为筛选出适合我市种植的高产高效、抗病性强、耐密的优质玉米品种,为提高我市玉米产量和品质及制定合理的品种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受省站委托,特在我市进行玉米品种适应性筛选试验。
二、试验设计与方法
1、供试品种
方玉1号、方玉36、丰禾5号、由省推广站提供,郑单958种植密度4500株/亩,由省推广站提供。
2试验处理
处理1:方玉1号,密度4500株/亩
处理2:方玉36。密度4500株/亩
处理3丰禾5号。密度3333株/亩。
处理4:郑单958(对照)。密度4500株/亩
3、试验方法
采用大区对比法,随机排列,不设重复,每个处理6垄,垄长100米,垄距0.67米,24垄,2.4亩。2个点次。
三、试验地基本情况
1、海城乡靠山村试验点
落实在海城乡靠山村当家屯农户宋玉军承包田,前茬为玉米茬,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土壤类型为碳酸盐黑钙土,有机质含量2.43%,5月2日小四轮整地施肥,亩施45%西洋复合肥40公斤做底肥。5月4日播种,机械开沟坐水,机械点播,64%磷酸二铵5公斤做口肥,土壤封闭除草,结合追肥封垄。
2、黎明镇珊树试村验点
落实在黎明镇珊树村道南地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内,前茬为玉米茬,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土壤类型为碳酸盐黑钙土,有机质含量2.94%。5月4日小四轮整地施肥,亩施64%磷酸二铵20公斤、46%尿素10公斤、50%氯化钾15公斤做底肥。5月6日播种,机械开沟坐水,人工点播,64%磷酸二铵5公斤做口肥,生育期间封闭化学除草,结合追肥封垄,亩追46%尿素15公斤。
四、调查项目
1、物候期调查。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和成熟期。
2、玉米长势情况调查。苗期的出苗率、叶色,拔节期的株高、茎粗、叶宽,叶色。
3、测产及室内考种。调查平方米株数、平方米穗数、株高、穗长、穗粒数和百粒重。采用理论测产法,每点次随机采3点,每点取中间2垄×20米,分别查出株数和穗数,量出10株玉米株高,随机取20穗带回室内考种。在室内分别量出穗长,查出穗粒數,称取脱粒后的鲜百粒重,用水分测试仪测出玉米含水量,求平均数,最后算出14%标准含水量的亩产。(见表2)
五、结果与分析
1、玉米品种间物候期比较。
从玉米物候期上看,4个品种都能正常完全成熟。方玉1号、方玉36、丰禾5号、郑单958的平均生育期分别为124.5天、127.5天、121天、125.5天,其中丰禾5号极早熟,浪费了积温。由于今年的特殊气候条件,早期低温多雨,播种期拖后,出苗缓慢,保苗率低,后期气温升高,积温增加,抢回并超过历年积温,各品种生育期平均缩短5天左右。
2、玉米品种间田间植株长势比较。
从玉米田间植株长势上看,方玉1号和方玉36在苗期表现为出苗率高,叶色较绿,植株较高,生长旺盛,在拔节期的株高、茎粗、叶宽,叶色均超过郑单958,株型紧凑上冲,无倒伏,且方玉36好于方玉1号。而丰禾5号在苗期缺苗严重,叶色较淡,后期有不同程度的倒伏。
3、品种间果穗性状和产量比较。(表2)
从果穗性状和测产结果看,方玉1号果穗整齐均匀,锥形,红轴,基本无秃尖,穗粒数较多,产量较高,比郑单958平均增产3.0%;方玉36果穗整齐均匀,长柱型,红轴,基本无秃尖,穗粒数较多,产量最高,比郑单958平均增产9.8%;丰禾5号果穗较小,长柱型,白轴,秃尖多,穗粒较小,产量较低,比郑单958平均减产49.8%。
六、结论与建议
在玉米各品种田间植株长势和产量上表现最好的品种是方玉36,与郑单958相比增产显著,实属不易。其次是方玉1号表现较好,比郑单958产量略高,而丰禾5号无论在田间植株长势上还是在产量上都表现较差。建议明年继续试验方玉36和方玉1号,为我市高产创建和攻关田储备品种资源,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丰禾5号直接在我市淘汰。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肇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