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曼笳
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近两年,我们通过研究维护与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在开展教师心理拓展训练、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教师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达到了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唤起教师心理保健意识、改善教师心理品质、帮助教师及时有效地释放负面情绪、激发团队合作意识、规划自身专业成长之路、打造溫馨和谐的工作及人际关系环境的良好效果,促使教师们在个性、心理成长,职业发展,团队合作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一、认识自我,做好职业规划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职业生涯具有发展空间广阔、持续时间长、独立空间大以及服务性强等特点,要做一个出色的教师,仅有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已经拥有的知识与技能,并随时检视自己的职业信念,勇于接受新的职业挑战。当多种社会角色发生冲突,或者当教师未能很好地认知自我时,就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角色学习是预防焦虑的途径之一。通过《认识未知的自己——悦纳自我》培训课程的职业角色、社会角色的学习,教师们懂得了如何悦纳自己,悦纳他人,并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优势以及不足。当教师具备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时,他们更相信自己的能力,明确自己工作的价值,不依赖于他人的看法和领导的评价,能乐观、积极、自尊而不自卑地处理各种人事关系,避免不良情绪困扰。同时,通过《压力、情绪、沟通》等心理课程,减轻或消除教学情境的不确定因素和难预测性,帮助教师消除或降低了教学中可能会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形成对教师角色的正确认知。
此外,教师要善于为自己确定一个合适的生涯目标,把生命、生活和生涯的发展统一起来,其终极目标就是提高生活质量,形成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追求其教育业绩与身心健康的双丰收,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自己。我们通过课题研究和《“职业倦怠”与“职业规划”——再遇成长契机》这些课程,在尽力维护教师心理支持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科研课题新思路;与此同时,帮助教师学会职业生涯规划,提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使其在专业成长之路上有了更大的信心。在不同形式不同情境下的个体沟通后,许多教师对自身的职业选择、优势与不足以及人际沟通的话题等,都有了新的认识,自信心得到提高,心理调节方法及技能方面也获得了相应的启发,当他们勇敢地走出关键性一步,并能从中获取到成功愉悦的时候,一个教师已经走上了健康成长之路!
二、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认知活动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础。教师不合理的认知,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导致教育行为上的偏差,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经常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不合理认知有:对教师职业的错误看法、错误的学生观、错误的人才观等等。以上不合理认知,是教师产生不良心态的主要思想基础。为此,我们对教师进行心态和教育理念的启蒙与引领,使他们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渐渐懂得了该怎样“转身”,逐步进入享受教育的境界。
两年来,在协助班主任老师做好问题学生心理辅导方面,我们开设《教师沟通之道——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和《如何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等培训课程,定期开展微话题“今天这样当老师”“尊享职业愿景,共享教育幸福”等交流活动,邀请市、区优秀班主任分享班级管理经验,指导老师们在教育实践中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技能,较好地缩减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知识的代言人,因此,身为教师,只有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三、情绪调控,形成坚强的意志、乐观心态
中小学教师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品格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克服工作中、生活中的困难等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是中小学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
“一个人的心对了,人就对了,他的世界也就对了。”乐观的心态是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改变,首先从心开始。在现实工作中、生活中教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我们组织跨校教师主题辩论赛、开设《教师压力面面观——与压力共舞》课程,通过必要的心理危机干预,多形式地帮助受困教师较顺利地度过危机,恢复正常状态,避免了更大程度的伤害。教师的心态释然了,就能以从容不迫的精神风貌、以乐观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
教师们通过《情绪调适——合理情绪疗法》培训课程学习心理学常识,培养心理保健意识和掌握心理保健技巧,运用心理学知识不断地进行自我放松,及时调节不适心态,减轻身心压力。当遇到心理困扰和挫折时,老师们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善于通过宣泄、激励、补偿、转移、升华等方式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以减轻心理压力,或化压力为动力以促进本职工作。老师们认识到:我们一定要从内心认识到儿童成长需要“试误”。我们要理解“过失”的价值,看到孩子成长中,他的“过失”与“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合理看待他的缺点。“每天早上,踏着晨光、迎着朝霞、看着学生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听到一声声带着稚气的问候,我的心里溢满了幸福;课堂上,看到学生们渴求知识的眼神,听到他们精彩的回答,有见地的陈述,幸福感溢满了我的内心……”
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愉快地工作生活
戴尔·卡耐基在《成功之路》一书中导出一个公式:“一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共处和处世技巧。”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人们常说,“只有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才会自在,才会获得精神自由,才会让工作与生活富有诗意”,“宽容地看待孩子,也就能尝到宽容带给我们的无限欣慰。”经过培训课程学习之后,广大教师开始对师生关系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更对如何重构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了思路和办法。有的老师在工作交流中这样说:“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看见了阳光在对我微笑!欣赏与尊重每一个学生,自己就会变得充实、快乐,心灵的天空也一定会像阳春三月般灿烂,如晨曦泛起般明亮!”
五、寻求新的体验,减少角色冲突
在工作之外,教师还有着父母、子女、妻子或丈夫等多种家庭角色,而又没有一个严格的时间划分能将工作和生活完全分开。因此,教师需要确保工作和生活能相互促进。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做一份其他领域的志愿者工作。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地促进教育工作。
教师也可从其他地方寻求满足感。如果教师觉得在学校中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试着在教室以外寻求成就感。培养一项有创造性的爱好,比如养花、烹饪、摄影、集邮、写作、鉴赏等,个体能够随这些爱好的深入而体验到满足。
有秩序的生活会使你每天头脑清醒,心情舒畅。每天下班前整理好办公桌,定期清理抽屉中的文件和物品都是必要的。当压力来临时可以暂停工作,也可以转移目标做运动,这样能减少角色冲突的频率和生活的疲劳程度。
参与研究的老师在谈到自己的转变时,不约而同地感慨道:“我突然发现,自己变了,学生也变了,他们更加喜欢我,也更加喜欢学习了。我知道,这是因为教师对专业的热爱传递给了学生,原来幸福是这样可以触手可及的!”正是他们,用行动和业绩诠释了教师成长的心路历程,也让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了不竭动力。
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引领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引领教师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切实促进教师心理成长。总而言之,我们的研究,既关注教师个体的心理成长和人际关系,也关注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共同发展,因而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和建立;教师群体共情能力的养成;鼓励教师以积极心态克服职业倦怠;丰富教师面对心理危机的应对策略等无不竭尽全力。我们从教师心理成长和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通过心理学理论解读、案例督导、互动体验以及团体心理活动等方式,展示并总结出维护与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增强了教师自我心理成长的意识,也切实提升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