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行
中小学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提升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培训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高端化,培训需求是培训公共服务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培训需求的转型升级倒逼教师培训公共服务的转型升级。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师培训公共服务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支持。《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中明确要求建设培训公共服务平台,为教师提供多样化服务。
一、教师培训服务平台建设问题
教师培训服务是为了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提供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平台则是一种集成的软硬件环境,与教师培训服务相结合则称之为教师培训服务平台。因此,教师培训服务平台建设的宗旨是在技术支持下为教师提供公益性信息资源服务。服务平台具有公益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目前,国内各省市都非常重视教师培训服务平台的规划和建设,除了中西部少数省市外,基本都建立了地方性的服务平台或管理平台。通过浏览各地教师培训服务平台主页,我们可以发现各地平台的一些共同功能,如信息发布系统、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国培、省级继续教育、专项人才工程)管理系统、研修社区、教师工作坊系统等。由于各省市由不同的部门主导教师培训平台的建设和推广,省市之间教育发展水平和阶段不尽相同,又导致了平台功能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北京市区域性的教师研修社区建设成果较为显著,北京市教育培训管理服务平台集成了教师开放性教学实践活动平台;上海市开发建设了上海市教师学习平台,形成了教师网络选学的远程培训模式;山东省培训辅导员建设较为完善,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建设了教育志愿者服务系统;四川省将在线培训、学籍系统等统一建设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重庆市、江苏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的平台还整合了教师资格认证功能系统。但整体来看,目前,教师培训服务平台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平台功能不够全面
教师培训服务平台应该是集资源、服务、管理、课程、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多数省市的平台还是功能单一的门户式网站,仅具有信息发布的功能。在平台上组织教师在线培训多采用链接到外部培训机构网站上,只有上海、浙江、福建等少数省市建设了服务地方教师的本地培训平台。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逐步普及,移动学习已经成为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移动培训APP也是平台必须建设的功能模块。
2.培训资源不够丰富
培训资源是组织教师在线培训和网络研修的前提。当前,很多地区将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建设等同于教师培训服务平台的资源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对象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等,教师培训服务平台的服务对象只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建设培训服务平台和培训资源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以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实现培训资源从理论性到实践性、从预设性到生成性的转变,着力建设一大批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师培训资源。
3.数据中心不够完善
完善的教师培训大数据能为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分析和构建教师学习模型、适应教师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供支持。当前,教师培训服务平台上的各个系统独立开发,没有整合到统一的基础环境中,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导致系统之间无法形成数据的互联互通,无法获取完整的教师培训大数据。
4.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教师培训服务平台是面向区域内所有教师的,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校的教师有不同的专业发展需求,支持服务是保障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平台没有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对教师的服务主要集中在远程培训的开始和结束阶段,缺乏对教师培训的全程支持,没有建立省、市、区、校多级服务体系和保障机制,缺乏技术保障团队和教师服务队伍。
二、教师培训服务平台建设策略
1.系统规划
通过建设统一的教师培训综合服务平台,以开放的视野,汇集各方的力量,构建全新的教师培训服务支持体系,促进教师培训服务供给的内容、方式、形态、决策等的变革。供给内容上,为教师提供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质培训资源,使城乡教师能够平等获取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供给方式上,转向个性化的培训服务,创设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业人员及时交流、平等探讨的活动平台和环节,促进课程改革的设计者、研究者和实施者的多元对话,增强教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供应形态上,建设科学、规范、高效的培训管理机制,为教师培训组织实施和管理提供网络信息管理工具,以教师培训的信息化推动教师培训的现代化,提升教师培训实施管理水平和教师专业发展服务能力;供给决策上,通过挖掘和分析教师培训大数据,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科学决策。
教师培训服务平台是一个业务周期长、涉及用户广、关联系统多的复杂业务平台,整个平台的建设应遵循安全优先、数据规范、记录客观、操作便捷四个原则。安全原则是平台开发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首要原则,主管部门要按照网络安全法的要求制定本平台相应的安全策略和保障措施,以前瞻性的眼光对待平台安全问题,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本着数据规范的原则建设平台,數据结构严格按照国家教育信息化规范要求进行设计,确保平台上各个系统的数据保持一致;平台将为所有业务操作提供完善的操作日志,客观记录培训过程中用户信息的变化过程,确保每个用户在系统中的每项业务性操作都有据可查;平台建设要考虑不同级别管理人员和学员、不同的业务服务和场景,界面尽可能设计得简明、友好,确保主要业务操作在较少步骤内完成。
2.系统架构
教师培训服务平台包括资源中心、基础架构、培训服务、门户网站、培训支持机构等方面,这些方面需要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的发展框架,以促进教师培训的不断发展。
资源层建设。资源中心具有资源管理、资源导航、资源共享、资源推送等具体功能。资源提供者包括专家、参训教师和社会培训机构等,采取自主建设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资源建设方式,为资源开发者提供规范的标准。统一资源基本属性的结构为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提供保障。建立资源分类体系和资源搜索引擎,方便教师按需检索和学习。所有上传到资源中心的培训资源,必须经过相关专家的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公开,以保证资源的安全和质量。
基础架构层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架构体系,建设内容包括物质体系和管理体系两方面,必须遵循安全性、可靠性等原则,其中,大数据中心是重点建设内容,大数据中心有数据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同步、数据交换、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与呈现等核心功能,大数据中心收集存储平台上所有系统生成的各种可用数据。
培训服务层建设。培训服务层是教师培训服务平台建设的主体,包括两大管理系统和四个培训平台的建设,管理系统为培训平台提供全程化、立体化的支持服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整个平台中基础数据的来源,实现与国家教育信息基础平台的对接,必须实现全平台的实名制登录与统一登录。通过教师培训管理系统,实现对区域教师培训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支持国家和地方各级各类培训项目,通过对培训项目和培训学分的统一管理,帮助教师在继续教育规定的学分要求内有选择的参加培训,切实减轻教师的培训负担。培训服务层的建设目标还包括在线培训平台、移动培训平台、网络研修社区等多渠道培训平台建设,来满足教师差异化的培训需求。在线培训系统主要为教师提供周期性全员培训服务,真正实现教师的自主选课和个性化学习;教师也可以从移动培训平台及时地接收培训信息,随时随地开展移动学习,平台可同步参训教师在PC端和移动端的学习进度;网络研修社区建设旨在打造完备的“个人空间—教师协作组—研修社区”一体化的网络研修体系,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提供稳定高效的平台。
门户网站层建设。教师培训门户网站整合各个应用系统的服务,展示区域教师培训全貌和动态,发布教师培训相关新闻资讯、通知公告、政策文件、工作计划等信息,为教师提供统一的系统入口,为系统管理员和维护人员提供操作简单的门户内容管理功能。
培训支持机构层建设。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建立省、市、区、校多级培训支持机构,由省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负责对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进行指导和协调,规范管理区域内教师培训工作,基层学校设专人负责本校教师培训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平台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根据本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基础上进行吸收、扩展和新建,形成與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系列交换规范,为建设的资源和资源中心提供可遵循的标准,建设教师培训服务平台技术标准体系。
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建设。教师培训服务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长远的软件工程,只有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和评价,才能保证其稳定的运行,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包括对内容提供者、管理者、学习者等不同类型人员和对整个平台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参考文献:
[1]池海.济南市全民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2]金剑.江苏中小学教师发展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4(6).
[3]马聪.美国大规模教师开放在线课程(MOOC-Ed)平台构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重点课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乡村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BE1102)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