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香港迎来回归祖国第20周年纪念日。回归20年以来,香港的民生和经济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日的香港,经济稳定增长,市场繁荣、贸易活跃、金融发达、就业稳定。
20年过去了,香港一路走来,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保持了繁荣稳定。儘管也曾经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但在中央政府的强大支持下,在内地的大市场护佑下,特区政府和香港市民沉着应对,赢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胜利,取得了八大经济成就。
跨越香港回歸的浩大工程——香港新機場啟用
耗資1550億港幣的香港國際機場總面積達1248公頃,在彈丸之地的香港是個奇蹟;單是客運大樓就佔51萬平方米,相當於86個足球場,是世界最大的建築物之一。
這一跨越香港回歸的浩大工程,在經過幾年運行之後,新機場迎來黄金發展時期,連續4年被評為世界最佳機場,航空貨運量穩居世界首位。
金融保衛戰:擊退“金融大鰐”索羅斯
1998年“閃襲”香港金融市場是索羅斯為數不多的敗仗之一。在香港遭到國際金融炒家的狙擊之前,東南亞金融市場經歷了一場暴風驟雨的襲擊,許多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匯市、股市輪番暴跌,金融系統乃至整個社會經濟受到嚴重創傷。
索羅斯的一連串狙擊,令港幣遭到大量投機性的拋售,匯率受到衝擊,一路下滑,香港金融市場一片混亂,港幣多年來首度告急,保衛香港貨幣穩定注定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生死戰。香港特區政府動用外匯基金合法地干預香港股市,與國際炒家在金融市場上進行殊死拼殺。
中國政府强調,將會全力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捍衛港幣穩定。必要時,中國銀行將會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聯手打擊索羅斯的投機活動,這對香港無疑是一種强心劑。一連串的反擊,使索羅斯的香港征戰未能討到任何便宜,損失慘重。
CEPA出世
2003年,在香港回歸六周年之際,中央政府回應特區政府的提議,簽署了《内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紧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穩定了香港商界對香港經濟的信心,香港經濟開始明顯復蘇。
2004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CEPA,將香港與内地的經濟紧紧維繫在一起。CEPA自簽署後,香港GDP增速在2004年、2005年、2006年都保持在高速發展的態势,超過世界經濟平均發展速度的一倍多,使得香港日益成為跨國公司拓展内地與亞洲業務的首選之地。
香港自由行開放
中央政府於2003年7月28日起,放寬了内地居民往來香港的簽證政策,先後允許内地49個城市居民申請來港“個人遊”(自由行)。作為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的旅遊業,自由行由2002年的638萬人次逐年遞增,至2014年達至最高峰,有近4725萬人次,佔整體旅客量逾77%,增幅逾七倍,帶動的行業每年可吸引30多萬香港勞動人口就業。
“滬港通”“深港通”相繼間世
2014年11月,“滬港通”正式開通,開通以來,南向交易(從内地到香港)日益受到歡迎,兩年間南向交易佔香港主板成交量的比重由l%2%上升至12%。
從“滬港通”到“深港通”,邁出這一步耗時七百多個日夜。在“滬港通”成功運行兩周年,“深港通”也正式啟動。啟動“深港通”,全面實現内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是中國必須尋求國際金融話語權的强國之路。從長期來看,“滬港通”和“深港通”對吸引外國資金進入中國股市意義深遠,它們的開通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重大里程碑。
獲評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
在國際知名機構的評選中,香港仍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最自由的經濟體、亞洲最具活力的城市。
2017年6月1日,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表《2017年世界競爭力年報》,在其調查評估的全球63個經濟體中,香港連續第二年被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瑞士、新加坡和美國分列第二至第四位。此外,據統計,到2017年,香港已連續23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債券通”獲批
2017年5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發佈聯合公告稱,决定同意開展香港與内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以下簡稱“債券通”),正式啟動時間將另行公告。這是繼“滬港通”“深港通”之後,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發展、推動內地和香港金融合作的又一重要舉措。
多家機構紛紛表示,“債券通”的獲批是一份迎接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特别禮物,意義重大,而這對於國内和香港乃至全球投資者和債券市場參與者都是一條通往更大業務機會的“快車道”,且將强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亞投行首位非主權經濟體新成員
2017年6月13日,香港特區政府宣佈,香港已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新成員,成為亞投行首個吸收的非主權意義的經濟體,既體現了亞投行的成員组成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又為後續其他非主權經濟體的加入做出了成功示範。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势、成熟穩健和流動性充裕的金融市場、以及大量具國際經驗的頂尖金融人才,這些優势可以協助亞投行籌集資金,為其不同基建項目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