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创新研究,提高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水平

2017-08-26 13:38潘锋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19期
关键词:筋骨中医药教授

潘锋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王拥军教授是目前我国中医骨伤学科、中西医结合骨伤学科唯一的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所长。

多年来,王拥军教授坚持在临床、科研、教学、产业化、转化、推广一线致力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筋骨病”的应用与基础研究。近年来,王拥军教授带领的团队建立了“中国骨健康服务体系”,通过“健康直通车”“中医医疗联合体”“精准医学队列研究”等方式,建立了成果推广应用网络体系,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患者前来就诊,多项创新研究成果在2800余家医院和社区推广应用,100多万人次患者接受中医骨健康服务,通过建立慢性筋骨病防治示范中心,更加系统、科学、有效地预防了慢性筋骨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临床疗效的提高和我国慢性筋骨病综合防治体系的建设。

慢性筋骨病治疗尚不尽人意

王拥军教授首先介绍说,“慢性筋骨病”主要包括四大类疾病,即风寒湿热所导致的关节、肌肉痹症;退行性脊柱病和骨关节病;代谢障碍所致的佝偻病、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驼背性疼痛;炎症性、免疫性与骨肿瘤疾病等。中医学称为“骨枯”“骨极”“骨痹”或“痿证”等。

在中医骨伤科领域,“筋”的含义相当广,它概括了除骨以外的皮、肉、筋(筋膜、筋络、筋腱)、脉等组织,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肌肉、筋膜、韧带、肌腱、关节囊、软骨、神经、血管的统称,同时包括了《灵枢·经脉》所言的十二经筋。筋具有连属关节、络缀形体、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骨不仅可支持形体,保护内脏,是人体之支架,为筋起止之所,而且还内藏精髓,与肾气有密切关系。筋为机体活动的动力、联络之纽带,骨为全身之支架。筋络骨,骨连筋。筋病影响肢体活动,骨病则引起负重及支架功能障碍。伤筋可影响到骨,伤骨必伴有不同程度的伤筋,因此慢性筋骨病基本上涵盖了大多数中医骨伤科疾病。

王拥军教授说,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慢性劳损的增加,慢性筋骨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疑难疾病。现在,50岁后大多数人群都会出现脊柱与骨关节退变的形态学改变,并可刺激或压迫邻近的血管、神经、脊髓等组织结构,症状和体征可波及头、颈、胸、腹及四肢,轻则疼痛、眩晕、麻木、肌肉萎缩,上肢持物不稳,下肢僵硬无力,严重者四肢瘫痪、行走困难。

王拥军教授强调说,目前大多数慢性筋骨病的治疗尚不尽人意。慢性筋骨病的综合防治水平不仅关系到中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而且也是我国“人口与健康”研究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内容之一,也是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重要举措。

如脊髓型颈椎病致残性高,危害性大,手术率高,因此,必须从疾病发生的源头抓起,需要通过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发现脊髓型颈椎病的危险因素和易感基因,为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发现、精准诊治提供依据,并建立疗效预测分析体系和康复体系。

中医药具有

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优势

据王拥军教授介绍,针对慢性筋骨病病程长、多组织脏器损害的特点,中药、针灸、按摩、导引等丰富的中医药疗法能够更好地发挥“整体调节、局部精准、综合干预”的优势,更适合脏腑功能减退、代谢功能较差、罹患慢性筋骨病的广大中老年人群。中医药治疗慢性筋骨病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依据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脏腑辨证等辨证方法确定证型,在整体论治、治病求本、医护结合等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采用中医药的治疗方式,内外兼治,针药并施,手法导引,使其气血经络脏腑调和、筋骨平衡为其特色的防治方法。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针对机体不同阶段,针对性地采取“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措施,减少慢性筋骨病发病率和复发率。

王拥军教授解释说,中医药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是中医药历经千年传承后具有优势的特色疗法。“动静力失衡”及“经筋失衡”是筋骨失衡的重要原因,通过手法舒筋正骨,恢复脊柱、关节平衡,往往会起到疏通经络阻滞,使其运行流通,最后达到舒筋理筋,调和气血,恢复平衡的目的。

导引在骨内科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具有很好的保健及辅助治疗作用。导引功法局部鍛炼与全身锻炼能起到推动气血的流通,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练功后血液运行通畅,化瘀生新,筋骨得到濡养,关节滑利,屈伸自如,还可以防止损伤后由于肌肉活动减少导致的废用性萎缩,防止关节粘连和减轻骨质疏松。伤病后全身气血虚损,脏腑不和,练功后可调整脏腑功能,促使气血充盈,从而抵御外邪入侵,筋骨强劲,有利于机体康复。

王拥军教授强调,中医治疗慢性筋骨病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优势,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费用相对低廉,特别是注重人体功能的整体调节,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有利于病因复杂的慢性筋骨病的综合治疗与康复。大力推广应用中医防治慢性病适宜技术和方法,完善慢性筋骨病防治早期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慢性筋骨病患者生活质量,让广大患者重新走向社会,从而减少慢性筋骨病对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研究取得系列创新成果

近年来,王拥军教授领衔的创新团队在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作用机理等方面,利用模式动物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组学技术等多种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手段和方法,开展了多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研究成果不仅科学地阐明了慢性筋骨病发生与发展的特征与防治规律,形成了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的学术思想体系,而且为提高临床疗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建立了动静力失衡型、低头诱导型等18种椎间盘退变与衰老动物模型以及规范化技术。首次证明了化学性炎症加速椎间盘退变,提出了“抑制炎症因子”和“改善微循环”延缓椎间盘退变的防治学思想,为非手术治疗提供了依据。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证明了椎间盘也具有器官的功能,并呈现衰老的基本规律;首次提出了“椎间盘乃奇恒之腑”的学术观点,并首次证明了β-catenin和Smad3在椎间盘退变与衰老过程中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丰富了国际学术界对椎间盘退变与衰老规律的认识;开发出中药新药“芪麝丸”,并联合全国21所三级甲等医院开展了芪麝丸治疗颈椎病大样本(3626例)临床及随访研究,证明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5%,并证明能替代莫比可等药物,被誉为中国的“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

利用模式动物建立了脊柱退行性病变基因敲除与转基因动物模型,建立了中药治疗脊柱退行性病变及骨代谢疾病的药物筛选平台。发现“骨衰老”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神经-内分泌-免疫-循环(NEIC)系统变化存在线性相关性(相关度87%),临床表现为“肾精亏虚”,并据此建立了“肾精状态评估系统”,精准指导老年性骨病防治。在国际上首次发现Runx1、Runx3及亚型MASNS、MRIPV能够调控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是调控“骨衰老”的新基因,构建了“肾骨系统”,该成果开拓了干细胞促进软骨修复的新领域。

首次建立了“肾骨系统基因调控网络”,揭示了“骨代谢动态调控规律”的新机制;率先明确了BMPs在骨代谢过程中的正向多环节调节作用;率先发现了温肾阳和滋肾阴中药都具有“双重调节骨代谢平衡”的作用规律,阐明了补肾中药及有效组分调控骨代谢的作用机制,形成了“调和肾阴、肾阳”防治预防性骨质疏松症(POP)的整体观思想;建立了“中药防治POP体、内外筛选系统”和“补肾中药有效组分库”,筛选出疗效确切的补肾中药有效组分。

阐明了“肾精亏虚型慢性病”的共性规律,建立了“肾精亏虚型慢性病”大数据库。从基因蛋白、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层面证明了“肾骨”“肾髓”“肾脑”相关慢性病在病因病机、临床证型等方面具有共性变化规律,并从临床疗效以及作用机制等方面证明了“补肾填精法”能够“异病同治”“肾精亏虚型慢性病”的科学内涵。在此过程中,综合理论、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成果,建立了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病、脊髓型颈椎病、地中海贫血、骨髓抑制综合征、老年性痴呆、肾性骨病等一系列“肾精亏虚型慢性病”的数据库,为该类疾病的防治研究提供了大数据平台,有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

建立了“肾藏精”藏象系统,阐释了“肾精-骨”“肾精-髓”“肾精-脑”子系统理论的现代生物学以及病理学基础,解决了中医理论创新与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创立了中医药综合防治慢性病的新模式。以“肾藏精”藏象系统研究为模板,以经典的中医理论为基础,以确有疗效的临床实践为支柱,并通过临床流行病学、RCT临床试验研究和系统深入的疗效机制研究为手段,寻求中医藏象系统研究方法学的新模式,从而推动了“中医药防治肾精亏虚型慢性病体系”的建设进程。

以成果为导向坚持双向转化

王拥军教授介绍说,基础研究成果只有服务于临床应用,才能体现其研究的真正价值。因此,长期以来,龙华医院骨伤学科的研究人员围绕中医药防治脊柱、骨与关节退行性病变等开展了一系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遵循“双向转化”的思路与方法,即源于临床,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活用流派精髓,总结基本经验和方技,形成优势方药技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现代临床试验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探索中医药防治疾病规律,阐明疗效机制,形成新的创新成果,再反哺临床,提高疗效,推广社区,充分发扬中医药的特色优势,造福民众,实现“临床—实验—临床和社区”的双向转化。

王拥军教授说,慢性筋骨病的主要人群集中在中老年患者,从疾病的规律来说,老年慢性疾病都是有共性的发病病理基础,由于慢性病引发的疾病,如老年性痴呆、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症状都与肾精亏虚有关。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研究团队建立了一整套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转化医学模式,提出了“气虚血瘀肾亏”“骨衰筋损髓亏”等是造成“筋骨”退变的重要病理基础,并由此创立了“调和法”和“调衡法”的防治技术和方案。“调和法”重在调和气血、补益肝肾,“调衡法”意在调衡筋骨、恢复平衡。

在探索慢性筋骨病发病规律方面,王拥军教授和他的老师施杞教授所带领的团队率先发现并证实了“筋伤为先,骨损为主”导致筋骨失衡的病理机制,创立了“恢复筋骨平衡”的预防和治疗法则,由此充分证明了中药、针灸、推拿、导引等传统疗法治疗慢性筋骨病的原理、特色与优势。结合“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的脊柱、骨与关节等筋骨力学失衡学说,围绕“恢复脊柱平衡”“恢复骨关节平衡”“恢复筋骨平衡”的预防与治疗学思想,创立了“十二字养生功”“颈腰保健操”“脊柱平衡操”“筋骨平衡操”“整颈三步九法”“整腰三步九法”“脊柱平衡手法”等富有中医特色和优势的技术方法,已在全国上千家医院及社区广泛推广。

王拥军教授认为,任何手术都不是治疗的终结,只是治疗的一个过程。中医治疗要贯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的“治未病”理念。如何发挥整合医学的优势,治疗局部和全身病变相结合,预防复发和康复治疗相结合,就是中医药临床的特色和优势。如今,王拥军教授的团队在关于脊髓型颈椎病、骨关节病、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等非手术治疗与康复方面的国家级项目均已结题,正逐步在全国推广应用,并建立了全国慢性筋骨病综合防治研究队列,致力于建立“慢性筋骨病预防、治疗与康复三级综合防治体系”,同时与多家制药企业联合,致力于中药新药研发,力求更快地应用于市场。

据记者了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骨伤学科由上海石氏伤科第三代传人石筱山先生等著名骨伤科专家创建于1960年,施杞教授和王拥军教授带领团队进一步给予继承、创新和发展。近年来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已成为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培养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以及省部级科技人才30多名;先后培养35名博士后、68名博士、136名硕士等高端人才。

王拥军教授对此介绍说,他们长期坚持以“提高并稳定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进一步优化手术适应症,降低手术率与返修率,建立预防、治疗和康复方案与转化应用体系”为总体研究目标,形成了“以经典的中医氣血理论、肝肾理论、痰瘀理论、经络理论、筋骨理论为指导,以确有疗效的临床实践为支柱,以可靠的临床试验研究和深入的疗效机制研究为手段,以突破性的成果创新为导向,以科学的理论诠释为升华”的研究模式,将中医药学与生命科学、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等有机结合,通过规范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探索其内在规律,实现了“由继承传统到现代创新,由经验技术到科学方法,由流派传承到学科建设”的历史性跨越!

专家简介

王拥军,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客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系我国中医骨伤学科、中西医结合骨伤学科目前唯一的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计划项目负责人、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中医药防治慢性病)负责人等。作为成果第一完成人,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以及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全国高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

猜你喜欢
筋骨中医药教授
青花瓷瓶
朱森林养生漫画
诗意营造:小学古诗教学的“筋骨”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
开心格格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