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黄陂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017-08-25 06:21陈建平
速读·下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育意义红色资源

陈建平

摘 要:在中共96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的篇章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黄陂作为革命老区,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这里不仅孕育35位共和国将星,而且还走出两支重要革命军队——工农红军第七军、新四军第五师,同时还是全国第二大苏区——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黄陂有9万余人为革命捐躯,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是党和人民的传世之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当、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本文正值黄陂整区“推进红色引擎工程”契机,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繁荣红色文化,强化思想引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筑牢精神支柱,实现拼搏赶超,助推黄陂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红色资源;开发和利用;教育意义

一、黄陂红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

(一)红色资源的含义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留下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还有革命人物的精神等珍贵资源。

(二)红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1.认识历史,正视当今,追根溯源寻找中国的足迹:适应学校国民教育和党员干部培训需要,重现历史情境,继承革命传统,自觉坚定信念跟党走。

2.回归本真,永葆热情,不忘初心戒除染上的陋习:主动从思想上端正作风,严格要求,时刻不忘革命者艰辛和入党初衷。

3.寻找差距,坚守信念,激流勇进争做担当的匹夫:通过发掘我区红色资源,了解我党创业艰难历程和现今党情,来激发我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黄陂红色资源的特点

1.资源丰富。蔡店姚家山“抗战第一村”、木兰山革命遗址、蔡家榨蔡官田“首义第一村”、六指甘棠铺“烈士故里”等,还有很多零碎的革命印迹。

2.开发有限。开发重点偏离:木兰山在开发过程中忽略了红色文化的打造,目光只局限于宗教文化,而木兰山在宗教文化上既没有武当山道教圣地的独特优势,又没有河南嵩山少林的名气,不久就被比下来,而木兰山周边地区正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的诞生地,1927年11月,潘忠汝、戴克敏、吴光浩等领导湖北黄安(今红安)、麻城武装起义,建立了黄安农民政府和工农革命军鄂东军。黄安县城失守后,一部分队伍先后转移到黄陂木兰山地区和河南光山县的柴山堡一带,坚持革命斗争,成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的前身,留下了大量的遗址、遗存和革命故事,现在的衰落不能不说是黄陂的遗憾。

有些红色资源开发极为肤浅,坐拥众多将军,如徐海东、杜义德、陈庆先、韩伟、童陆生、唐凯、熊伯涛、陈福初、袁学凯、张广才、雷震等,但鲜见有由文化现象引申为精神文化的研究,缺乏打造木兰山红色文化品牌视角,导致熟知这段历史和烈士的人并不多。

还有些完全未开发,如龙王尖,海拔385.6米,为大别山的余脉,坐落于黄陂区李集镇东北和长轩岭镇西的交界处,解放战争期间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国民党心脏地区,此处红色资源明显没有开发。

3.资料零散:在中共党史网站中搜索“黄陂”一词仅出现14条结果,而出现黄陂具体地名的也寥寥无几:木兰山、粮房湾这些黄陂地名也是颇为罕见才出现,没有系统的资料汇编和乡土红色文化详细介绍。

4.品牌欠缺:黄陂红色资源丰富,但经过系统发掘,形成红色品牌的几乎没有,木兰山在黄陂开发中可谓最有影响力的一处,但也鲜见红色文化踪迹。而对其他区域红色文化的宣传和介绍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四)黄陂红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

1.起步稍晚。谈及红色资源,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井冈山、延安、西柏坡这几处中共中央所在地,黄陂木兰山开发侧重于宗教文化,蔡店姚家山新五师旧址的开发,近两年才开始起步,其他零散点更多只能从地方志和纪念碑上找到痕迹。

2.挖掘粗浅。在建设红色景点上,重点打造蔡店姚家山“抗战第一村”,就目前开发情况,主要是建筑的保护与还原,图片的展示、有限的实物展览,精神内核挖掘不够,真正体验式接触历史的机会不多,使得不少红色教育的接受群体有限,前往一睹为快的冲动也就不足了。

3.功效有限。在各项红色资源的开发过程更多的停留在视听感官上,更因有些人群知识积累不足导致了“曲高和寡”,直接导致了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的下降。

二、黄陂红色资源利用不足原因分析

(一)政府重视不够

黄陂虽红色资源丰富,但政府真正牵头,深入发掘,持续投入,大力宣传的并不多。

(二)持续投入的动力不足

众所周知,文化产业,前期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需要政府长远规划和持续的投入,黄陂在这一方面显然有些急功近利。

(三)未來预期存疑

当前黄陂旅游主要打两张牌,一个就绿色生态,另一个就是红色引擎。从开发的实际来看,投入绿色生态要远比投入红色阵地多的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投资者怕“红色引擎”会是一阵风,刮过来随时会失宠。另一方面红色精神是内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没有绿色生态经济效率来得直接。

三、黄陂红色资源开发合理化建议

(一)大员上阵,发挥引领功能

成立由区委、区政府牵头,组建一支专家团队,收集整理黄陂红色文化资源,筛选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打造品牌。设立专项资金,由政府持续不间断前期基础设施投入,后期引入民间资本和企业资金,整合黄陂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相关的产品。

(二)挖掘精神内涵,构建文化品牌

1.将红色文化与红色实物结合起来才是红色资源得以利用的出路。试想没有文化背景的朱毛会师如何能打动游客芳心?黄陂在开发利用自身红色资源的过程中也应注重文化内涵的阐释和宣传,特点典型区域开发在精不在多,将零碎的红色资源合理整合形成精神文化品牌,才更有感召力。

2.利用文人的社会影响力,将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结合,提升价值空间。

(三)灵活宣传方式,形成良性循环

1.适应党建的需要。借助红色引擎工程整区推进契机,打造一批红色传统文化阵地和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2.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建立青少年传统教育基地,免费对学生开放,让学生人人都成为讲解员。

3.运用媒体效应。挖掘红色典型人物打造几部经典影片,运用媒体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矜.黄陂红色文化[D].黄陂:中共黄陂区委党校,2017.

猜你喜欢
教育意义红色资源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浅谈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让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走入高中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