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代宇 梁正其 覃应梅
摘 要:为了研究不同饵料对月鳢幼鱼生长的影响,2016年7月至2016年11月,采用人工配合饲料、红线虫、蚯蚓、玉米面对月鳢幼鱼进行120d的生长试验。通过对增重率和成活率变化,探讨4种不同饵料对月鳢幼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饵料可影响月鳢幼鱼生长,投喂人工配合饲的试验组月鳢幼苗长势最好,增重率为1024.00%;其次依序为蚯蚓、红线虫。投喂玉米面的试验组最低,增重率为-6.00%。除投喂玉米面的月鳢幼苗成活率为15.28%,其他组均为100%。对采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的幼鱼的体重与日龄进行回归分析,其生长模型是:H = 0.518D0.5593,全长与日龄的相关关系:L = 0.519D0.5588 ,体重与全长的相关式:H= 0.019L2.7856。
关键词:月鳢;不同饵料;幼鱼;生长
中图分类号 S965.1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5-0123-3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effects of different diets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larvae of Channa asiatica, at the water temperature of 23~28℃,a 120d growth experiment which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4 kinds of food (artificial feed ,red worms, earthworm, corn meal)on the growth of Channa asiatica was performed based on the change of their survival rate and the rate of grain in body weight from July to November in 2016.The results showed the growth of larvae of Channa asiatica feed on artificial feed was the fastest which was (1024.00±15.78),followed by larvae of Channa asiatica,red worms and earthworm and the difference among groups feed on different food ,and the growth of larvae of Channa asiatica feed on artificial feed was the slowest which was -6.00%.The survival rate of larvae of Channa asiatica feed on corn meal was 15.28%,the other groups of it was 100%.Regress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artificial feed of larvae of Channa asiatica.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weight and age,the growth model is H = 0.5182 D0.5593 ,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otal length and age is L = 0.519 D0.5588, the relationship of body weight and body length is H = 0.0193 L2.7856.
Key words: Channa asiatica;Different diets;Larvae;Growth
月鳢(Channa asiatica)属于鲈形目,鳢科,月鳢属,俗称七星鱼、山花鱼等[1]。月鳢肉质细嫩、肌间刺少、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具有滋补强身、活血生肌,体表有花纹具有食用、药用、观赏的作用[2]。月鳢属于动物性食性[3],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广大丘陵、山区的沼泽溪流中[4]。
在月鳢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饵料的种类、质量、适口性对其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影响,月鳢摄食不同的饵料其生长速度、对疾病的抵抗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力等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不同饵料、饲养条件对月鳢生长影响的研究是月鳢饲料开发以及人工养殖的先决条件之一。目前,国内对月鳢做很多研究,有陈一骏等[2]对月鳢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进行了研究;唐勇等[1]研究了月鳢的养殖技术;杨代勤等[4]对月鳢食性的进行了初步研究;黄均等[5]对月鳢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及营养价值评定进行了研究,而对月鳢的营养需求、生物饵料以及饲养条件方面的未见报道。为了解不同饲养条件、不同饵料对月鳢幼鱼生长的影响,本次试验用不同的饲养条件饲养月鳢幼鱼,观擦不同试验组月鳢的生长情况,初步研究本次试验所采用的不同饲养条件对月鳢幼鱼生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试验用鱼为月鳢苗种场提供的日龄为30d的月鳢幼鱼,共计1000尾,平均体重为1.47±0.08g,体长为3.73±0.26cm。试验饲料共4种,分别是红线虫、蚯蚓、人工饲料(膨化饲料)、玉米面,试验用水为充分曝气24h的自来水。
1.2 研究方法 将1000尾月鳢幼鱼平均分到5个长为60cm宽为40cm的养殖箱中,水深为30cm,并分别标记为: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分别用红线虫、蚯蚓、人工配合饲料、玉米面以及不投喂任何饵料来饲养月鳢幼鱼,试验期间按照“四定”原则管理试验组,每天投喂2次,每隔一周对试验鱼的体重和全长进行测量。
1.3 指标计算与数据统计
净增重=Wt-W0
增重率(%)=(Wt-W0)/W0×100
其中Wt为试验结束时幼鱼的重量,W0为试验开始时试验幼鱼的重量。试验期间从每组的200尾鱼苗中随机抽取20尾以确定每组试验用鱼的平均体重和全长,从而计算出净增重和增重率。
运用Excel2010和SPSS20.0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先对数据进行整理求均值再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饲养条件对月鳢幼鱼生长的影响 比较红线虫、蚯蚓、配合饲料、玉米面对七星鱼苗的生长影响,比较结果见表1,从净增重及增重率来看,第3组投喂配合饲料的七星鱼苗长势最好。增重量为5.12g,增重率为1024.00%。第2组的效果次之,第1组比第2组长势更弱。第4组出现负增长现象。
2.2 月鳢幼鱼体重与日龄的关系 在试验过程中每隔一周对各组试验组的试验鱼进行随机抽样称重,并计算平均体重,最后做出体重与日龄的之间的关系折线图(图1)。经过为4个月的饲养,第1组、第2组、第3組的试验鱼苗的体重明显增加,而第4组鱼苗体重没有增加,甚至在饲养初期出现体重减轻的现象,第3组的增重量最大,第2组与第1组相差不大。各组试验鱼苗体重增加的特点:饲养的第1个月第1组、第2组、第4组试验用鱼体重减轻;饲养的第2个月开始体重开始逐渐增加;而第3组从试验开始就保持着相对较高速度增重。
从图1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第1组与第2组无显著差异(p>0.05),第3组与第1组与第3组差异及显著(p<0.01),第1组、第2组与第4组、第5组差异显著(p<0.05)。
通过对各组在饲养过程中的增重量及增重率统计,得知在开始饲喂的第1个月内除了第3组其他各组都出现负增长现象,并且第3组以相对较高的速度生长,第2个月开始第1组、第2组、第4组开始生长,第3组任以相对较高水平生长(见表2)。
2.3 体重和全长与日龄的相关关系 第3组试验鱼苗全长与日龄之间、体重与日龄之间、体重与全长之间的相关性分别参照L=aDb、H=aDb、H=aLb(式中,L为全长,D为日龄,H为体重,a、b为常数),分别对第3组试验组经饲养的鱼苗的体重和全长、体重与日龄、体重与全长进行统计,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相关关系分别是:L=0.519D0.5588(图2)、H= 0.5182D0.5593(图3)、H=0.0193L2.7856(图4)。
3 讨论
(1)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是影响鱼类生长的关键因素。人工配合饲料的蛋白含量很高[6],并且人为添加了鱼类生长所系需要的必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物质,所以第3组试验鱼平均日增重、平均日增长率、净增重大。本次试验第1组、第2组的日增重没有第3组大,说明红线虫和蚯蚓不能满足七星鱼幼鱼的生长需要。由此可见,在实际生产中若采用生物饵料来饲养月鳢则一定要注意微量元素、维生素、必须氨基酸、矿物质等物质的含量,在必要时可采用预混料来补充生物饵料中缺少的营养物质,也可以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和生物饵料搭配饲养的方法。
(2)鱼类的摄食习惯是影响鱼类对饲料摄取的关键因素.七星鱼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口位为端位口[2],此类鱼喜爱摄食活饵,以及漂浮或悬浮在水中的饵料,本次试验采用的饵料中红线虫为冰冻后的红线虫没有生命力而且沉在水底,蚯蚓投喂之前用盐水消毒杀菌失去生命力沉在水底,玉米面混水成糊状沉在水底,人工配合饲料选用的是膨化饲料漂浮于水面上,所以人工配合饲料更方便七星鱼摄食。
(3)鱼类消化系统特点决定了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低。玉米面的组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8],而鱼类的消化系统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利用率非常低,玉米面所提供的营养不能够满足鱼体生长的需要,鱼体消化自身的能源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出现负增长现象,当饲养到一定阶段自身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影响到机体的生理代谢从而导致鱼体死亡。
(4)在本次试验过程中第1个月第1组、第2组、第4组平均日增重为负值,出现负增长现象,第4组最为严重,从饲养的第2个月开始第1组、第2组、第4组才开始以较低的速度增长,其中第4组的速度最小,而第3组则以比第一个月还要快的增重速度增重。本次试验鱼苗是从苗种场提供的体质健壮、体格统一的鱼苗进行试验,在苗种场鱼苗经过人工驯化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要的饵料,因此人工配合饲料对于月鳢幼鱼有良好的适口性,人工配合饲料是有特定的形态、性质以及营养全面等特点,并且在人工配合饲料的生产过程中以鱼粉为主要的蛋白源,鱼粉有独特香味使养殖鱼类更爱摄食,并且会人为添加适量的诱食剂诱导鱼类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而本次试验将鱼苗引进到试验室对第1组、第2组、第4组的鱼苗分别用红线虫、蚯蚓、玉米面饲养,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改变为投喂线虫、蚯蚓、玉米面期间没有对月鳢幼鱼进行人工驯化过渡,红线虫、蚯蚓、玉米面与人工配合饲料在外部形态、气味、营养方面有着很大差异,并且红线虫、蚯蚓本身带有较大的腥味,无法有效的诱导月鳢幼鱼大量摄食,所以试验开始的第一个月第1组、第2组、第4组月鳢幼鱼对新的饵料不适应,摄食较少,体重出现负增长现象,第3组由于依旧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所以月鳢幼鱼以较高的日增重生长。第4组的负增长现象比第1组、第2组严重,主要是因为玉米面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含量较多而月鳢为肉食性鱼类,并且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很低[9],月鳢幼鱼以大量消耗体蛋白来维持能量代谢,满足自身生命活动需要,红线虫、蚯蚓蛋白质含量较高,月鳢幼鱼在维持能量代谢的过程中消耗体蛋白的量较少,所以第4组负增长现在比第1组、第2组严重。
参考文献:
[1]唐勇,李骏珉,许镇平,等.月鳢的养殖技术[J].淡水渔业,1997,27(3):46-48.
[2]陈一骏,李启浩,等.月鳢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J].水产养殖,1995:3-4.
[3]万青,曹义虎,熊晓英,等.月鳢人工繁殖要点[J].江西水产科技,1995(2~3):l9-20.
[4]杨代勤,陈芳.月鳢食性的初步研究[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04):348-350.
[5]黄钧,程光平.月鳢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价值评定[J].广西科学院学报,1999(02):22-25.
[6]林传星,王琤韡.淡水鱼类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J].科学养鱼,2014(01):70.
[7]陈来.月鳢的养殖技术要点[J].渔业致富指南,2007(14):45-46.
[8]刘晓涛.玉米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03):60-61.
[9]罗毅平,谢小军.鱼类利用碳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产科学,2010(02):381-390.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