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鹏++++孙振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下的一个趋势,所以在研究财务管理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在专注于财务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与生态文明相结合。此外,企业对于生态财务会计的核算应与时俱进,用科学的计量方法和经营管理,为客户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要让企业与政府联手,这更有助于生态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进步,使得企业更好的与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相结合。
一、生态财务管理的基本内涵
1.生态财务管理的内涵。生态财务管理也称为环境或绿色财务管理,是将财务会计核算和生态环境相结合,从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待问题,是一种衡量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财务管理活动。这是以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内涵,企业价值为基础的财务管理活动。对于生态信息处理的方法,生态财务信息可以被简化,以方便相关企业用户进行决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跃,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为了应对上述问题,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信息系统,这种信息需求带来了生态财务管理赖以产生的直接动力。首先,各国政府要求生态发展要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充分披露。其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全社会更加关注企业是否注重环保,要求企业公开环境信息,以确保自身环境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的保障。再其次,环保非政府组织的生存和其他社会环保团体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生态财务管理的基本特点。生态财务管理就是将财务会计和自然环境相结合,从生态学与财务管理结合的角度来理解,生态财务管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联系以及对企业财务造成的影响。传统财务会计中企业单位所发生的经济活动与事项均需在表内反映,特殊说明事项在附注中说明。但影响低碳经济的类似于碳排放的标准对人类活动至关重要却又无法进行传统财务会计核算,单位组织也不能将这些对生态造成危害的活动计入表内,这样做不仅实际虚增了利润,而且是以牺牲生态为代价,从而导致有些企业变相谋取暴利。这种短视行为是一种现实利益驱动,正类似于国有企业不计国有资本投入的成本,导致利润虚增一样,所以国家国资委采用了以EVA考核改变这种不合理现状的做法。
3.生态财务会计的研究内容。生态财务会计是财务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会计系统或其他系统的子系统,在企业环境会计制度反映过程中,先要解决的是收集企业生态财务会计数据源。在此阶段的环境冲击数据可通过生态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提供给公众,使用户易于直观地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弗兰克·伯肯提出生态财务会计能够提供地区或组织的管理者进行会计绩效考核、计量控制、信息决策和报告所需要的资料,它通常包括生态和经济两个领域的概念,并且以计量单位和价值观念为基础。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生态财务管理包含以下内容:
①生态经济决策。在进行经济决策时,企业对涉及生态环境的经营活动,要按照注重生态效益的要求,进行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科学决策,实现最佳的生态效益。其决策分析方法,有的可以在管理决策中使用,对于认为属于生态财务管理特点的,则采用一些新方法。
②生态经济预算及其控制。在所选项目生态经济决策完成后,生态财务管理应根据管理会计的做法制定相应的预算,这种预算通常作为专门的决策预算。会计和预算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预算的执行过程顺利实施,若发现薄弱环节,要及时纠正偏差。
③财务会计揭示。在财务管理的期末,应向信息使用者揭示企业根据生态经济活动的过程及结果编制有关的报告,企業都可以从资源的利用开发中获得正效益。众多企业对污染的结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却仍然对资源进行无偿的开发,这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造成严重的污染。生态财务管理提供了企业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信息,但因为环境问题具有外部性的特点,使得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难以建立起对生态财务管理的积极性,而只是等待企业自发地完善生态财务管理系统。
二、生态财务管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财务管理理论与保护政策不完备。我国在生态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尚处于萌芽阶段,缺乏理论指导,对会计生态化发展的运用认识不够,理论成果大多停留在浅层次上,未能形成完善的可操作性生态会计准则,因此生态财务管理实务工作的基本需要也无法更好的满足。当下,有关政策并不能对生态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保护,甚至一些政策与构建生态财务会计平衡的要求有冲突,因此生态财务管理难以顺利运行。某些企业财务管理丑闻,黑幕股市以及近年来媒体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等状况标志着生态财务会计存在严重的问题。并且,缓慢的环保立法也导致了生态财务会计发展的迟滞。
2.企业的生态环境意识不强。目前,采用生态环境信息的主体是政府部门,而一些公司则认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国家的事情,与企业无关。同时,在财务会计准则没有具体要求的情况下,企业不能轻易披露本企业的生态环境问题,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生态财务会计面临着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协调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对公司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视而不见,生态保护法规实施不严,导致企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利益。
3.企业缺乏生态财务管理会计相关的专业型人才。企业财务管理者需要具备生态管理与财务会计两方面的专业知识。但由于目前生态财务管理理论不成熟、政策不配套,导致相关专业实践较少,企业缺乏既懂生态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而且,相关机构制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并没有这方面的详细规定,不能引导财务人员对生态财务会计的核算。
三、我国促进生态财务管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1.完善生态财务管理理论与政策法规。政府应支持、引导生态财务管理理论的应用,促进突破性理论研究,对生态财务会计研究人员提供政策支持,鼓励生态财务管理方向的研究,以期更好更快的完善我国生态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为企业生态财务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同时,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生态财务管理,强化对生态财务管理的认同。生态财务会计反映了企业是否履行其对社会负有的环保责任,由于企业有追逐利益的目标,在履行情况的披露上往往会有不实之处,作为政府应该从行政上加强对其监督和管理。
2.提高企业的生态环境认识。加强企业领导、财务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引起他们对生态财务会计的重视,这样才能增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财务管理者应及时更新传统财务管理的知识结构,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生态财务管理核算的内容是否真实可靠,这就需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监督措施。环境审计是对生态财务会计的监督,加强环境审计,有助于企业内生态财务管理的不断完善。通过开展环境审计,对生态财务管理信息披露主体环境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全面性进行审查与评价,促使企业自身加强环境保护,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企业局部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短期经济利益与长期生态利益的关系,最终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逐步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此外,完善企业生态财务会计科目的设置,完善生态财务中资源的计价方法,以便企业的财务管理者计量有关的环境成本与环境负债,提高信息核算的准确性。除此以外,对环境因素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方式应该予以制定统一标准,增加企业间的纵向可比性,有助于企业了解自身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
3.大力培养生态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国家应利用社会各界环保机构的力量强化社会各界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的理念。在短期内我国应该成立一个由经济、环境、法律、财务管理等专家组成的综合研究队伍,对自然资源成本、环境影响成本、环境会计理论、价格体系变动、企業行为规划、产品市场规则、法律体系变动等一系列有关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开创中国环境会计研究的新局面。但在长期内,我国应大力培养生态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增强生态财务管理研究与实践力量。首先,建立相应的师资队伍,在我国的财经类高校增设生态财务管理、环境审计学等相关专业。其次,加强社会在职财务管理人员关于生态财务管理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使生态财务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更要使其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这就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目标,以实现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企业必须把生态环境因素深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把握生态财务管理的发展动向,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地领悟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