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辉+朱梅芳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也有着空前的提高。其中,互联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当中,在此情况之下,整个社会处于“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在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充分应用现代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互联网上充分使用电商渠道销售我国农产品,包括果蔬生鲜以及农作物等,有利于现代人们对于食品销售的要求,促使人们更加方便地满足自己的购物需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当中,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当前现状,并且结合相应的政策支持,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根据自身经验以及科学的分析,预测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除此之外,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现状问题;解决对策;趋势探讨
我国农业发展过程当中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其中,农产品流通问题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影响因素,这个问题影响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并且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想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充分应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拓展销售渠道,将农产品向外输出。除此之外,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给予大力的支持。目前整个社会“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这个环境有利于如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改善农民的经济收入状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良好。推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农产品的销售,对整个社会的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状况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
(一)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创新
从2012年开始,黑龙江省正式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并且投入的比较正式的运营。创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其中包括对黑龙江省的农产品进行包装销售并且进行运输。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之下,北大荒粮油拍卖网也正式加入电子商务平台。这种全新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主要内容就是农产品的交易,并且提供比较齐全的服务。由于黑龙江省的地理优势,可以向俄罗斯展开外贸经济,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存在越来越多的网民。最近几年我国农村地区网民规模、互联网普及率不断增长,网民数量能够体现出互联网的普及程度,2016年我国网民数量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53.2%。具体情况如表1。
根据这个发展趋势,网民规模不断的成上升趋势。在此情况之下,电子商务并没有真正的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产当中,主要存在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当中,与农业的发展并没有过多的交集。
(三)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优势
在我国的东北地区,黑龙江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優势,在全省范围之内具有规模庞大的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非常可观。黑龙江省的土壤也具有一定的农业种植优势,属于比较肥沃的黑土地,这种黑土地具有异常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利于农作物的茁壮生长。除此之外,黑龙江省内的地势比较平坦,并且拥有比较充足的水资源。
二、“互联网+”背景之下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一)农村地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存在问题
在我国的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并没有较高的互联网使用效率,这是因为,这些农村地区没有足够强大的基础设施,农村地区的农民缺乏相应的现代信息知识以及电子商务知识。他们在从事农业的过程中,并没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以及科技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收集相关信息以及分析信息。目前情况之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得不到更加稳定的发展。
(二)缺乏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人才
由于在农村地区,农民对于农产品的销售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销售方法,面对现代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巨大转变,农民不能够很好地适应。这种情况之下,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人才十分缺乏,导致这些专业技术不高的农民很难把握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的一些最新信息,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农产品市场的快速变化,并且对于农产品的生产计划以及管理和销售没有足够的应对能力。农民必须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从而可以把握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知识以及技术要求。
(三)没有足够健全的物流配送体系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体系的建立。而目前情况之下,我国农产品是一种实体商品,对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没有足够健全的配送体系,这就要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给予财力以及物力上的大力支持,从而保证农产品电子商务有着更加健全的配送体系。其中包括农产品的生产以及收购、销售以及储存、加工以及包装、配送以及销售等环节。
(四)农产品没有统一的标准化要求
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一些农民由于当地受到自然条件的严重影响,会分散到其他地区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这就导致在农产品生长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不可预知性。有一些农产品附加值比较低并且有着比较多的品种,因此,很难促使农产品具有统一的标准化要求,从而定价也是不统一的。这些因素对农产品的电子商务销售产生阻碍作用。
(五)电子商务产品销售趋向同质化
农产品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导致大部分的电商喜欢经营同类产品其中包括,第一,一些售价比较高的农产品受到欢迎,并且这些农产品具有极高的附加值,运输这类农产品的物流成本非常小。第二,具有非常强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效应较明显的农产品,例如新疆的大早的。第三,电商经营者喜欢经营一些比较中意储存的并且方便运输的农产品,包括马铃薯等。第四,电商经营者喜欢经营一些具有较长上市周期的农产品。
(六)缺乏高度的安全性
一些农产品由于在生长过程当中会有病虫害,农民就会对其使用农药,这就导致一部分农产品在上市之后仍然有农药残留的不好这是极其不安全的。对于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积极作用,以花木产业为例
(一)提高花木产业升级速度
一些以传统花木种植为主要农产品的城市,通常以花木的数量为优势,和一些种植高档花木的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花木产业的升级。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为,花木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所种植的花木趋向品牌化以及高档化。除此之外,推动了一些特色花木产品的快速发展,从不同方面满足了花木市场不同的需求,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有利于线下市场的不断发展。
(二)带动了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农产品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与此同时,也带动了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于物流产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创新和改变,不同的生产者通过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民和合作社的有机结合,在比较积极的市场背景之下,有利于农民增强自身销售产品的能力。农产品的销售量随着电子商务有发展而越来越大,这就促使农产品物流产业越来越壮大。
(三)促使农民具有更高的市场地位
通过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农作物,促使农民变为经营者,更加方便地与购买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农民在市场交易过程当中的话语权,从而提升了自身的市场地位。在此之前,中国地区的农民在销售农产品的过程当中,不能够被平等的对待,很少有讨价还价的权利和能力。充分应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有利于推动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产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效应,与此同时,孕育出了很大一部分的电子商务运营商,完善了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
(四)完善农产品经营结构以及模式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之下,农产品网络销售的结构以及模式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促进了产品输送更加统一,通过自身向市场提供不同种类苗木。通过淘宝以及天猫等网络销售平台,经营自己的农产品。
(五)促进农民经济效益的增长
某地区花木产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农民就业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并且附带产业包括物流运输以及餐饮业等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给农民带来不菲的收入,一些物流中转站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实际收入。
四、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讨分析
(一)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越来越加大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
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并且相关部门已经了解到农产品电子商务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因此,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会越来越加大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支持程度。最近几年以来,国家制定有关“互联网+”背景之下相关的农产品政策,在这些文件当中,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都有所提及,并且提出了要积极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强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监督和管理,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根据相关的调查分析,在未来的几年之内,我国农产品发展越来越迅速,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空间以及发展前景,并且预计我国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完成的交易总额越来越高。除此之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农村地区的一些丰富资源会形成有机的结合,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之下,农产品电子商务会蓬勃发展。
(三)充分发挥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效应的作用
经过政府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农民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共同努力之下,农产品电子商务所包含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效应会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发挥。包括农产品的质量以及农产品销售效率都会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除此之外,农产品销售过程当中的销售成本会降低。这对于电子作为商务经营商的农民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增强农产品的跨境输出程度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就促使我国对外开放市场的程度不断加深,在开放性的市场以及丰富农产品资源的共同条件之下,我国国内的农产品进口总额以及出口总额呈现上升趋势。充分应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有利于我国农产品跨境输出,并且,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产品出口数量的逐渐提高。这对于我国的经济效益有着很大的提升作用,除此之外,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强。
(五)物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的有机融合成为必然的趋势
由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现在网络普及在日常生活当中,除此之外,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就促使一些移动电商充分抓住商业发展机遇,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充分应用手机软件以及最新的社交工具,开拓出一个全新的更加方便快捷的营销渠道。除此之外,大数据以及云计算应用的更加广泛,互联网技术也是不断地前行,从而就会产生一些智能化的农业,这种农业发展包括智能加工以及智能支付等方面。这种通过手机软件以及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有机融合,成为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的一个最新的趋势。
(六)农产品的线上渠道以及线下渠道进行更加紧密的结合
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广泛应用,现代物流产业得到空前快速的发展,并且物流的配送结构也有了一定的完善,農产品线上渠道以及农产品线下渠道进行有机的融合,在不同方面形成一个具有完整性的统一性的整体。这个整体包括农产品交易以及农产品物流的配送、农产品资金的支付等方面。不同形式的线上渠道也会进行结合,线下渠道包括便利店以及智能菜柜最新型的农产品销售平台。
(七)“三品一标”农产品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品一标”农产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以及绿色食品,其中“一标”则指农产品销售过程当中必须具有产品的地理标志。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的,这就促使“三品一标”农产品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农产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并且保证消费者的安全购买。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促使农产品的销售更加规范有序。其中一些果蔬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者,更加注重销售“三品一标”农产品的重要性,促使他们所销售的农产品更加安全可靠。
(八)O2O生鲜电子商务平台成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最新方向
根据相关的预测,在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O2O生鲜电子商务平台就会成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正确的最新的方向。通过O2O生鲜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以及完善,能够对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更细致的专业化的分析和比较,对于农产品的安全性以及标准性有了很大的提升。O2O生鲜电子商务平台的积极条件作用之下,能够促使对应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只需要维护客户并且对客户进行周到的服务,生产基地仅仅生产后安全可靠的农产品即可,物流方面,会有一些具有专业素质的物流企业来监管,这种情况之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就会有效地解决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从而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九)果蔬生鲜的输送更加方便快捷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了解到,在不久的未来,可以通过手机以及电脑当中的购物软件,在当天晚上下单购买农产品,次日的早晨便可以收到最新鲜的货物。也可以通过手机软件搜索附近的超市,在手机下单购买果蔬生鲜,便会有专门的配送人员将附近超市的最为新鲜的货物送货上门。这种通过智能系统以及数据技术的销售方法,更加方便客户购买货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客户购物的方便性以及保证所买到货物的质量。这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商来讲,可以维护客户的稳定存在,保证自己经济收入的持续增长。还可以通过相关的农产品智能检测系统,以及所收集到的市场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更好的发展客源,稳定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给予大力的支持,对于农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并且制定更加合理的发展方案,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稳定发展。除此之外,对于果蔬生鲜产品的货物流通应该采取相关的具有针对性的策略。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之下,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这对于农民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面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目前状况,通过专业的分析以及总结,提出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会越来越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也会不断地壮大,一些销售渠道不断地创新,冷链物流效应也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绿色食品以及高质量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产品对外输出程度越来越大,除此之外,O2O生鲜电子商务平台是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正确的方向也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必须牢牢把握住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以及趋势,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张永强,高延雷,王刚毅,等.“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两种典型模式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22).
[2]朱艳,韩小宁.“互联网+”思维下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研究——以2015烟台大樱桃营销为例[J].科技视界,2016(3).
[3]田龍柯,杨世龙,郭梦菲.“互联网+农业”地方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问题及对策--以湖北省荆门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9).
[4]李长军.“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以四川省绵阳市为例[J].电子商务,2016(6).
[5]万玉龙,章艳华,聂家林,等.“互联网+”背景下连云港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