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建军
摘 要: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建筑工程是我国经济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原因,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是社会各级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阐述了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的意义,综合分析了我国当前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监督机制如何有效进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措施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处于高速转型期,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先进生产力的带动促使建筑行业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于市场之中,人们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后,对居住条件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房屋建筑的质量有所保证,才能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更为舒适的环境,一个科学、合理的质量监督机制能够有效保证房屋建筑质量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就相关层面进行深度探讨是有着一定现实意义的。
1 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的意义
由于我国经济建设起步晚,基础条件差,导致建筑工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建筑商过于追求短期利益,缺乏长远眼光,忽视了建筑工程的质量,“豆腐渣工程”致使人财两失的现象并不少见,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其中,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通常是由根基引起的,如果根基不稳必然会导致上层建筑结构恶化,长此以往,在气候、温度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房屋质量越来越差,棚顶泄漏、阳台垮塌等事故为财产、人身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房屋建筑必须要完善相关质量监督机制,无论是房屋建筑、还是施工人员都要一并监督,只有施工质量上去了,房屋建筑的质量才能有所提升。
2 我国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面临的问题
2.1 监督管理不完善
在房屋建筑中,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每个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都要重视起来,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成立与之对应的质量监督机制,并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下有效监督整个工程进度。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因此房屋建筑质量监督完全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但是就实际工作来看,许多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机制仅仅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监督,有些监督人员仍然采用传统的到场监督进行工作,但是这种方式无法控制整个施工进程,容易顾此失彼,从而造成监督效率低下,因此,监督管理不完善直接导致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有名无实,因此,相关企业和单位必须采取措施对其解决。
2.2 监督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所有行业中,人员素质都是极为重要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若想科学、合理的开展工作,监督人员的职业水平和职业态度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监督工作的具体内容都要监督人员来策划并执行,监督工具和监督方式都是监督人员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如果监督机制缺乏高效的监督管理人才,那么监督工作便无法进行下去。虽然监督人员的素质引起了部分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的注意,但是从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监督工作来看,考虑到节省成本增加收益,造成许多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并不符合房屋工程的具体要求,责任意识较为淡薄,这样的监督人员无法做到恪尽职守,一旦发现问题便会束手无策,对施工细节也是得过且过,致使房屋建筑质量不如人意,在投入正常使用后一旦出现伤亡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决定了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引起有关重视。
2.3 法律法规有所欠缺
总体来看,在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中,缺乏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这是因为我国建筑法只對房屋质量做出明细,并没有针对监督环节采取相应措施,而许多监督工作必须参照下级地方法则执行,因此,监督工作如果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施工细节的质量便无法保证,进而影响大局。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建筑行业缺乏有效管理机制,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官商勾结现象严重,执法人员面对违法违规现象见怪不怪、得过且过的态度更加助长了建筑商的嚣张气焰。此外,执法原则模糊不清,在内容上相互矛盾,这样很容易造成执法工作效率低下,使房屋建筑质量监督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3 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的相关对策
3.1 完善法律法规
法律是法治社会制度建设的依据,是一切工作赖以生存的保障,同样,为了保证房屋建筑质量有所提高,监督机制能够起到真正的作用,就必须对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的相关法律进行健全和完善。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法十分匮乏,所以必须补全相关内容,确保监督工作能够有章可循。同时还需要注意到,监督法的内容与实际监督工作要互相照应,如果法律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细节,那么监督工作依然是盲目的、杂乱无章的。
此外,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法一定要做到客观、公正,如果条令中出现较为偏袒的政治色彩,不仅使法律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也会造成执法人员态度暧昧。因此,只有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市场龙蛇混杂的现象,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督工作顺利实施,提高房屋建筑质量。
3.2 建设监督信息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完全可以应用于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当中,将监督管理信息化,是全面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也符合了现代化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首先,改变传统的“人在现场”模式,这种模式不仅监督效率低下,也不利于工程的建设;其次,为了达到无人监督的效果,需要利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管理监督工作,使监督信息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有所加强,并体现在计算机系统之中,计算机可以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监视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的一举一动,使监督工作真正做到了信息化管理模式。
3.3 加强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才是二十一世纪企业发展的源动力,那么对于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来说,一个高素质、高水平、责任意识强的监督人员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的人才能够使监督工作有条不紊、面面俱到,也使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有所保证。所以,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必须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可以对监督人员定期安排学习和培训,在了解国内的房屋建筑工程监督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建筑行业的监督模式,积极拓展学习渠道,综合评价每个监督管理者,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改正;同时,优化用人机制,提高薪金待遇和相关福利吸引能力强、经验多的监督人员,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老员工传授新员工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并适当调整老员工的薪资报酬;建立激励机制,规定明确的奖罚制度,如有在监督工作中表现突出者进行物质精神双方面奖励,如有消极怠工、玩忽职守者一律予以重罚,这种方式可以调动监督人员的积极性,责任意识也得到了强化,从而使房屋建筑质量监督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就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的意义、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与分析。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取决于施工质量,而施工质量若要做到尽善尽美,质量监督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监督人员的素质、监督管理的方式以及监督工作背后是否有法律支持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需要施工企业和我国政府共同努力。监督工作的顺利实施,能够有效清除阻碍建筑行业发展的因素,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杨锦成.关于房屋建筑质量监督的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00126-00126.
[2]夏春平.分析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14):290-290.
[3]孙岩.房屋建筑质量监督强化工作思考[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38):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