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期“师徒制”下高职教育的发展

2017-08-23 15:43张宁起
魅力中国 2017年20期
关键词:教育研究职业教育

张宁起

摘要:新时期“师徒制”是传统学徒制传承及发展的产物,本文对其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阐明它是一种以企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使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培养和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做事中学习、在学习中做事”的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师徒制;教育研究

新时期的“师徒制”其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为主体,采用多方参与的模式,同时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将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体现了“学生”、“学徒”的双重身份。

一、“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一)学生实践技能有效习得的瓶颈突破

专业及实践课的教学是实现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形成办学特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是学生塑造综合职业能力与适应能力的主要手段。职业教育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技能正面临教学效果低下、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不高的瓶颈,在实践技能的教授绩效方面,师徒制模式独一无二。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发挥的理想选择

教育学告诉我们,社会是教育的来源和归宿,师徒制的推行可以让企业、行业、政府、家庭真正参与到职业教育,形成全社会关心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这样职业教育的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三)职校学生创新学习方式的必然要求

职高学生长期形成的被动学习、懒于学习的态度和习惯,造成目标不明确、文化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效果低劣的状况,师徒制的教学模式适应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焕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最佳方式。

(四)职教减少投入共享资源的现实考量

师徒制得以推行,国家就无需另外招录师资,成百万、上千万各行各业的行家能手就是很好的老师;无需增加教室、教学楼、仪器设施,社会自然会提供广阔的空间与无尽的教育资源。

二、“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教育理念陈旧,与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配套

主要表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课老师常常从本本到本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社会和学校实际的倾向;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课程的核心,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

(二)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双堂”施教功能发挥不够

校企合作还没有能够真正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来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的热情,缺少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例如处于利益责任的考虑,一些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只是从旁观察,学生几乎没有亲手操作的可能。

(三)高职院校管理的复杂性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多

公办高职院校主要靠地方政府投入以及学费和学校自筹资金来维持运转和发展,即“以学养学”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稳定,总量有限,造成学校经费紧张,各专业在进行实验实训建设、各教师在采用现在教学手段时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

三、“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对策探析

(一)创新教育理念,营造宽松的育人良好氛围

学校应把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第一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细则,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实在的评价教师的工作绩效。第二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努力创造宽松宽容的教育氛围。第三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第四是积极创造条件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育工作队伍

双师型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厚的科学知识,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而且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岗位技能,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学校要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鼓励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第二专业技术职称的申报和评审,或行业资格证的考评。取得相应的技术职称证书或行业特许资格证书。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专任教师的培训,培养的目标放在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内容上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职业技能、职业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能力。同时将兼职教师的培养纳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范畴,还要充分发挥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中的作用 (三)创新教育内容,凸显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我们首先应根据企业在整体层面上的需求进行分析,找出最需要培训的工种,同时对于技工本身的潜力即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进行观察,选择最有前途的年轻工人进行实施。通过师徒制方法减少或消除实际情况与企业期望之间的差距。要为师徒制培训设定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可执行的目标。总体目标应该是通过师徒制培训,技工在技能及其他能力上的提高,以达到企业需要的标准。具体可执行目标应该是在企业培训过程中,每一个特定时间段上,通过师傅的口传手授,技工能力所应达到的一个水平,是阶段性的目标。这就要求师傅广泛地收集利用企业的内部素材资源,设计教学方案,开发教学方式,构思教学材料,选择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最后还要加强师徒制培训效果的评估,这是对师徒制培训在一定时间内的总结性评估,用于评估受训者的技能是否达到企业要求的标准,最初员工的实际能力与企业期望之间的差距是否消失,从而使整个培训达到预期效果。

(四)增加实践教学,增强职业教学实效

实践教学离不开实验实训场所,实验实训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出学校整体教学建设水平的高低。实训管理中心应该对现有实验实训室进行定期检查,包括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利用率、完好率、维修情况以及管理规章制度,实践教材、实践教学進度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积极完善实验实训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培养,目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是毕业后就直接进学校任教,缺少企业工作经验,实践操作能力较差,这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影响。我们需要通过对实践指导教师上课情况、课程大纲、教案、实践教学授课计划等调研以及学生座谈反馈等方式,了解实践指导教师的授课情况,针对发现的一些问题,对实践指导教师提出授课改革意见。此外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我们应该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开座谈会、听课等方式进行调研,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及其对实践教学的看法,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一系列学生实践课程管理意见。挖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实践技能评比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能竞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门户网站.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2]周晖.“师徒结对、订单培养”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5(8)

[3]钟继敏,娄开伦.校企共赢机制下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耕[J].职教论坛,2015(17)

猜你喜欢
教育研究职业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