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成
(三峡大学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基于CNKI数据库的公共政策质量文献统计分析与展望
□王宝成
(三峡大学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文章选取公共政策质量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以CNKI数据库文献来源作为分析样本,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从文献数量和文献内容两个层面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公共政策质量研究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后续研究应该加强不同研究机构间多元融合,强调跨学科间合作共舞,重视研究团队整合,明晰研究视角,综合研究方法,祛除研究碎片化现状,系统整合研究主题,提升研究整体质量。
公共政策质量;公共管理;文献统计;研究展望
“一切公共管理活动都是围绕解决公共问题的公共政策展开的,公共政策贯穿公共管理活动过程始终,因此,可以说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核心”[1]。“公共政策的质量事关重大。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引导人们前进,指导人们行动;可以协调活动,减少冲突,促进积极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高效配置,从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2]。勿容置疑,公共政策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研究公共政策质量必须以现有研究文献为基础。一方面,梳理现有相关研究文献可以为研究主题选取和展开提供丰富的思想养分;另一方面,梳理现有相关研究文献可以为深入研究提供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广阔的创新空间。因此,本文选取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成果作为研究对象,选择CNKI数据库作为文献数据源,采用文献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在反映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概貌和焦点的基础上,确定后续研究的视角和创新空间。
1.1 年度文献数量分类统计分析
自1995年陈振明教授发表第一篇公共政策质量这一主题研究论文以来,截止2016年12月21日,研究公共政策质量这一主题文献总量仅有35篇,年度发表最高篇数为6篇,年度发表最低篇数为0篇,2013年至2015年3年间共发表了15篇,年度发表文献数量明显增长。年度文献数量分类统计结果见图1。
统计结果表明,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文献总量很少,年度发表的文献也极为稀少,公共政策质量基本上是一块处女地,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1.2 数据库来源权威文献分类分布统计分析
CNKI数据库文献总量为35篇,博士学位论文0篇,核心期刊论文15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14篇,《光明日报》《新华日报》和《人民日报》三大权威报纸刊载文章0篇,国际会议论文0篇。数据库权威文献数量分布可视化结果见图2。
图2:数据库来源权威文献分类分布统计结果图
统计结果表明,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文献不仅总量稀少,而且整体研究质量不高,学术影响非常有限。
1.3 研究机构类型数量分布统计分析
35篇公共政策质量研究的文献,所属机构共有21家,这21家机构中,仅有1家机构是政府机构,其他机构都属于学术机构,没有企业机构。其中,发表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是武汉大学,在仅有的35篇文献中,5篇研究机构的署名为武汉大学,这5篇中有4篇发表于2014年和2015年,而且这4篇中有3篇都来自于武汉大学质量战略研究院。发表数量其次的是厦门大学,在仅有的35篇文献中,3篇署名为厦门大学,而且均为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图3:研究机构类型数量分布统计图
统计结果表明,关注公共政策质量研究的机构主要分布在大学等研究型机构,而且多数研究机构关于公共政策质量研究的成果比较零散,只有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的相关研究比较集中。
1.4 文献所属学科类型数量分布统计分析
35篇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文献,主要涉及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科学研究管理、政治学和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高等教育、企业经济和会计等15个学科,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科学研究管理、政治学和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可以统属于公共管理大学科,企业经济和会计可以统属于企业管理学科,两大学科篇数分布统计结果见图4。
图4:研究所属学科分布统计图
统计结果表明,公共管理学科在现有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成果中占据主导地位,企业经济和会计等学科也展开一定程度的研究,公共政策质量这一研究主题已然引起了众多学科的广泛关注。
1.5 基金资助文献分布可视化分析
35篇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文献中,仅有12篇文献获得基金资助,仅有5篇文献获得国家基金资助,仅有7篇文献获得省级基金资助。
图5:文献获得基金资助分类分布统计结果图
统计结果表明,公共政策质量研究获得基金资助极少,研究成果主要来源于民间自发研究,研究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1.6 主要作者文献数量统计分析
35篇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文献中,发表篇数最多的作者仅2篇,绝大部分作者只有1篇文献,具体统计结果见图6。
图6:主要作者文献篇数统计结果图
统计结果表明,公共政策质量研究领域没有领军人物,研究力量比较分散,尚没有形成一批较有影响力、持续开展研究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
2.1 研究视角统计
深入研读35篇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文献,笔者发现,多数囿于公共政策质量理论的一般性探讨,仅有4篇聚焦于公共政策质量测量的具体应用研究。在理论研究文献中,仅有《话语理论视角中的公共政策质量问题》[3]和《话语的审视——论话语权、公信力与政策质量的应然联系》[4]这两篇文献给出了明确的研究视角;在实证研究文献中,4篇实证研究文章都选取了比较新颖的实证考察视角。这表明,公共政策质量理论研究缺乏清晰的理论研究视角,尚处于混沌状态,公共政策质量实证研究虽然视角新颖,但其数量却极为有限,难于评价。
图7:研究视角清晰度分布统计图
2.2 研究方法统计
深入研读35篇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文献,笔者发现,31篇文献完全采用纯逻辑推演的定性研究方法,约占88.6%,仅有4篇采用了实证检验的定量研究方法,约占11.4%。这表明,公共政策质量研究目前还是以规范研究为主,采用相对老套的定性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成果本身就极为欠缺,实证研究方法的统计结果不言而喻。
图8:研究方法数量分布统计图
2.3 研究主题统计
深入研读35篇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文献的主题,笔者发现,研究主题虽然包含公共政策质量的基本理论、公共政策质量的实证测评和公共政策质量的影响因素或提升对策探讨三个方面,但是,绝大多数研究成果集中在公共政策质量的影响因素或提升对策方面。具体而言,35篇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文献中,仅有《政策质量是政治文明的标志》(刘进才,1999)[5]、《公共政策质量及其对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研究》(潘洪涛,2008)[6]、《论中国科技政策质量测度体系的构建》(李侠、苏金英,2008)[7]、《论科技政策质量偏差的表现形式》(苏金英、 李侠,2009)[8]、《政策过程与政策质量》(刘海波、靳宗振,2011)[9]、《公共政策质量的概念构思、 测量指标与实际测量》(范柏乃、 张茜蓉,2014)[10]、《社会福利政策质量及其评价标准》(王云斌,2014)[11]这 7 篇关注公共政策质量的基本理论,并未形成比较完整理论体系,更未产生意义深远的理论影响;仅有《我国科技共享政策概念一致性与政策评估》(裴雷,2013)[12]、《社会资本、技术采用与扶贫政策质量——基于计算经济学的仿真分析》(罗连发、 叶初升,2015)[13]、《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效率的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政策质量分析》(余红伟,2015)[14]和《政府会计服务质量的有效性测评》(汤小莉、林伟佳、王溪蔚,2016)[1 5]这4篇关注公共政策质量测评问题,这些实证研究成果开启了公共政策质量实证研究的先河,所采用的定量研究方法和得出的定性研究结论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其余24篇文献则关注政策质量的影响因素或提升对策研究,24篇影响因素分析或提升对策研究给出了很多精辟理论分析,提出了很多具有很高实践价值的应对策略,但可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间存在严重碎片化问题,很难实现有机整合。
图9:研究主题类型分布统计图
3.1 公共政策质量这一研究主题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公共政策质量研究年度分布统计结果表明:公共政策质量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数量极为鲜见,然而,公共政策质量研究却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这说明当前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公共政策质量研究具有十分广阔的研究空间,深入研究公共政策质量这一研究主题大有可为。
3.2 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机构就应该从一元走向多元融合
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机构分布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公共政策质量的研究机构主要为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政府机构和企业机构基本没有相关研究成果,然而,政府机构和企业机构是公共政策质量实践检验的运行机构,研究公共政策质量最有发言权。这说明我国公共政策质量的研究机构主要是学院派研究机构,过于单一,缺乏实践支撑,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机构应该趋向多元化,学院派研究机构应该加强和实践派运行机构间交流,实现多源流强强融合。
3.3 公共政策质量研究学科应该从单极化走向多元共舞
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所属学科分布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公共政策质量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公共管理研究领域,企业管理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很少,而且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成果则完全没有,学科交叉程度和综合性程度十分欠缺,然而,公共政策质量是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一大研究主题。这说明未来公共政策质量研究应该加强多学科交流与融合,充分整合各学科的先进理论武器和实践工具。
3.4 公共政策质量研究经费投入应该从短缺走向充足
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成果所属层次分布统计结果表明:虽然现有的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成果高层次成果占比相对较高,但是和其他研究主题相比,由于总量不足的先天缺陷,使得现有研究成果学术影响力严重不足,获得国家和地方研究基金资助相当有限。这说明未来公共政策质量应该争取更多的国家基金和地方基金资助,在提高研究成果总量的基础上提高研究成果质量,逐步从贫瘠状态走向富足。
3.5 公共政策质量研究者应该从零散走向团队整合
公共政策质量研究主要作者文献分布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公共政策质量研究缺乏成果丰硕领军人物和影响力极强的领军团队,零散的学术成果产生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极为有限,尚未发现一个持续研究公共政策质量的代表性作者,更未发现一个持续研究公共政策质量的研究团队。这说明未来公共政策质量研究必须加强研究的持续性,大力培养具有持续研究力领军人物和研究团队,从而产生持续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3.6 公共政策质量研究视角应该从混沌走向明晰
公共政策质量研究视角清晰度分布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公共政策质量研究缺乏明晰理论研究视角和实证考察视角,大多数研究成果未采用逻辑自洽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易于操作的实证分析工具。这说明未来公共政策质量研究视角应该由混沌走向明晰,在理论研究层面,应该重视理论视角的选取,从概念出发提出理论假设,构建理论模型,形成逻辑自洽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证研究层面,应该重视实证工具的选取,从概念的操作化出发整理实证检验数据,运用先进的运算工具,得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研究结论。
3.7 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方法应该从单一走向综合
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方法数量分布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公共政策质量研究大多停留在规范研究层次,采用相当老套的定性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成果相当少见,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成果自然极为少见。这说明未来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方法选取,应该加强实证研究的定量研究方法运用,注重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重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有机结合,避免单一采用规范研究的定性研究方法或实证研究的定量研究方法。
3.8 公共政策质量研究主题应该从碎片化走向系统整合
公共政策质量研究主题类型分布统计结果表明:公共政策质量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公共政策质量的影响因素或提升对策,而且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定性研究方法,基本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研究成果极为稀少,这些研究成果间存在严重碎片化问题,很难实现有机整合。这说明未来公共政策质量研究应该走向系统整合,从厘清概念出发,沿着 “提出概念——形成假设——实证检验——应用研究”这一次序展开思想试验,沿着“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逻辑展开研究,实现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重视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加强公共政策质量基本理论和实证检验研究的基础上,提高公共政策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的精准度,提高公共政策质量提升对策的可操作性。
[1]王宝成.公共管理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16.
[2]宁有才.公共政策质量的影响要素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7):31.
[3]曹哲堂,张再林.话语理论视角中的公共政策质量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2005(6):857.
[4]卢学晖.话语的审视:论话语权、公信力与政策质量的应然联系[J].今日中国论坛,2013(1):22.
[5]刘进才.政策质量是政治文明的标志[J].中国行政管理,1999(12):22.
[6]潘洪涛.公共政策质量及其对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22.
[7]李侠,苏金英.论中国科技政策质量测度体系的构建[J].中国科技论坛,2008(5):93.
[8]苏金英,李侠.论科技政策质量偏差的表现形式[J].科学学研究,2009(2):317.
[9]刘海波,靳宗振.政策过程与政策质量[J].科学与社会,2011(12):84.
[10]范柏乃,张茜蓉.公共政策质量的概念构思、测量指标与实际测量[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12):1.
[11]王云斌.社会福利政策质量及其评价标准[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4(4):18.
[12]裴雷.我国科技共享政策概念一致性与政策评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9):28.
[13]罗连发,叶初升.社会资本、技术采用与扶贫政策质量:基于计算经济学的仿真分析[J].财经科学,2015(2):100.
[14]余红伟.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政策质量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5(9):82.
[15]汤小莉,林伟佳,王溪蔚.政府会计服务质量的有效性测评[J].财会通讯,2016(2):52.
责任编辑 杨 幸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07.029
G812
A
1004-0544(2017)07-0155-05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6JZD040)。
王宝成(1977-),男,湖北宜昌人,管理学博士,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