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莉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下,物理中考由考查学生的知识过渡到考查能力为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考查的基本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日常物理教学中必须承担的重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利用导学案为载体,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导学案;阅读;能力
在新授课或复习课中,传统的讲练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但学生的高参与只局限于一些低思考的题目。在一些高思考、需要一定阅读理解能力的问题时,大部分学生未能完成,很多时候只把答案抄完。鉴于近年的教学经历,科组的老师们都有这样的共鸣:许多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处于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状态,阅读、理解能力都不高。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新颖独特,信息量很大,试题多与生活紧密结合。部分学生为了准确答题,抽取题目的有效信息,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反复阅读题目。部分学生看到文字很多的题目往往选择放弃,答题率很低。这些都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导致,因此,提高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阅读理解能力尤为重要。基于现状,如何利用导学案为载体,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得阅读理解能力,形成阅读习惯,是值得研究和为之努力的,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
一、初中学生物理阅读习惯的现状
初中学生有对学习知识的渴望,但部分学生存在对物理阅读的错误认识,没有认识到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个别学生对物理课不感兴趣,阅读兴趣不高。大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掌握系统的有效的阅读方法。不良的阅读习惯会影响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目前,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有:
(1)逐字阅读。这会使学生的阅读效率下降,延长信息提取时间和难度,不利于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2)指读。用笔或手指着题目阅读,或者读出声音,不利于迅速抓住题目大意,大大降低阅读效率。
(3)回返阅读。阅读中缺乏相应的思维活动,同时怀疑自己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不断返回重读。
针对学生目前的不良阅读习惯,教师可借助导学案,精心设置题目,利用“任务驱动”,增加题目的趣味性,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策略,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明确阅读的目的,结合科学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培养初中学生物理阅读能力的客观前提
(1)中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如通过观察发现新的事物,或在观察过程中对其他事物有一个新的认识。观察力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主动的知觉活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使其有观察的欲望,年龄较小时观察比较随意,不持久,受情绪影响较大。心理学家认为,中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能够根据认识目的,进行一定时间的仔细观察。
(2)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中学生的逻辑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能够从一般原理入手,综合材料、事实分析,得出结论。
三、“导学案”是培养初中学生物理阅读能力的“路灯”
“导学案”,是指教师对教材、学情深入研究后,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导学案”承担的主要环节有:教师示范——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利用“导学案”学习的课堂模式不一定适合每个内容的学习,因此在导学案的编制时教师要灵活创新,把提升学生能力放在首位,真正发挥导学案的作用。学生在“导学案”的“穿针引线”下,自觉参与到教师的设计好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在合作和交流中获得提高。例如,在复习“判物体运动状态进行受力分析”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导学案”上写出反映物体平衡状态或非平衡状态的词句,如“静止”、“推不动”、“匀速直线运动”、“加速运动”等,再引导学生根据物体状态进行受力分析。编制学案时,从平衡状态下的二力平衡到多力平衡,再到非平衡状态下的受力分析,循序渐进。通过导学案的任务设置,教会学生把握题目的关键词句,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利用“导学案”培养学生物理阅读能力的方法(以“计算浮力大小的思维方式”为案例)
1.教师示范
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阅读的目的是学会区分各个信息的等级,提取出题目的重要信息,不受无关的、不重要的内容干扰。初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审题,把重要的信息语句批注,难懂的内容反复阅读。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下,理解题意。教师的示范在于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掌握阅读方法,鼓励学生在审题时勾画重点,在重要信息处做好标注。
课堂是学生能否养成正确解决问题方法的关键。受“最近发展区理论”启发,若老师利用导学案,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阅读流程”解决问题,学生就会模仿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计算浮力大小的思维方式”教学中,师生共同总结计算浮力的两大思路:阿基米德原理、受力平衡时浮力和其他力的关系。根据此思路,教师用三道不同思维方式的题目,示范在计算浮力大小时,如何根据题目信息求解浮力。
2.教师引导
学生的阅读过程,也是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要用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过程中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解决的问题提出各种观点;把当前學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利用导学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阅读,可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技能。没有好的阅读技巧,还是会阻碍学生的物理学习的。教师在示范后,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1)全览。阅读题目时,先让学生快速浏览,形成一个粗略的整体印象。可鼓励学生圈画重点信息,锻炼学生抓住有效信息的能力。
(2)有目的细读。带着问题阅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从题目要解决的问题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例如,学案第三题,第1问求漂浮时西瓜的浮力,按照思维方法,先尝试用阿基米德原理,通过阅读题目条件信息,发现条件不足;接下来便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已知,浮力可求出。第2问的浮力计算,同样先用阿基米德原理,条件不足,然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浮力和其他力的大小关系,再抽取题目的相关信息,求出浮力大小。在引导学生解题时,教师要教会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完成细读,如信息式阅读法,即提取解决问题所需的有用信息词汇,舍弃无关部分,眼球快速扫描,节约时间和精力;如遇到图表和文字结合的题目,教师可结合图表和文字信息,引导学生加深二者的联系,让学生学会以文字阐述图表,用图表表述文字。
(3)解决问题。学生根据细读获取的信息,回答问题。如果学生在该环节出现障碍,教师可根据学生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找到问题和题目所给条件的联系。要准确解决问题,必须让学生对教材重要的名词有所理解,如“重力”、“压力”、“受力平衡”等,只有熟悉名词的含义,才能更高速完成作答。
(4)反思评估。学生经过努力和教师的帮助,完成题目,深化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教师可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形成审题的阅读习惯。
3.学生獨立完成
借助导学案,让学生经历“聆听”、“模仿”后,可尝试让他们“独立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方法,可利用导学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让学生独立进行阅读,独立解决问题。学生慢慢就会掌握最基本的“万能方法”,见到新情景也会用这“不变”的分析方法解决“万变”的问题。
物理阅读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物理阅读能力是物理教学中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利用“导学案”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从慢速度到快速度、从低要求到高要求、从扶着走到放手走的训练,逐步使学生的物理阅读能力得到稳步提高。
附录:
计算浮力大小的思维方式
【学习目标】
(1)知道计算浮力的方法。
(2)会根据不同已知条件,算出浮力的大小。
【学习过程】
一、回顾复习
写出你觉得可以计算浮力的方法:
二、点拨示范
(1)把重10N的物体放入一个装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3N的水,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 (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2)体积都是10cm3的铁块和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如图所示,木块的重力是5N,铁块的重力是79N.铁块受到的浮力是 N,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N。(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3)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5N。当把金属零件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油中,测力计的示数是6.6N,金属零件受到的浮力有多大?金属零件的体积是多少?(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三、合作提高
一只重为50N的西瓜,放在水桶中漂浮(如图1所示).求:
(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漂浮时西瓜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2)一瓶重为2 N的水瓶放在西瓜表面时,水瓶刚好竖直且没有浸在水中,而西瓜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2所示)。
(1)若以“”表示西瓜,在图3中画出西瓜的受力示意图。
(2)此时西瓜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3)西瓜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四、独立作战
图4所示,质量为3×104kg的鲸静止在海里.g取10N/kg.海水密度不变。
(1)在方框内画出此时鲸的受力示意图(以点代替鲸)。
(2)求此时鲸受到的浮力大小。
(3)鲸在下潜过程中,海水的压力会让鲸的胸腔塌陷,使鲸体积逐渐变小.分析鲸在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6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7
[3]张凤云.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初探[J].《学科讲坛》,2011.10
[4]符东生.如何培养初中学生依据物理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J].《中学物理教育学》,2016.11
[5]邬恒云.浅议物理阅读技能的培养[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6]杜恒军.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