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
【摘 要】在面对面物理空间,语言选择与身份建构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当地点转移到远距离线上空间,社交网站用户的在线写作与他们特定社会文化身份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笔者通過个案研究、参与式观察、访谈等方式,对特定社会文化人群,明信片爱好者在豆瓣网上的读写活动进行了细致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网络写作;语言选择;身份建构
一、简介写作与“明信片自我”
“个人简介”既是社交网站的使用敲门砖,又是用户可以直接、有目的地进行身份建构的书写空间(Barton&Lee,2013,P.73)。社交网站豆瓣网的个人简介部分为“非强制”书写空间,因此写作者写作活动是“自发性的(Barton,1991)”而非“强制性的”,他们有目的、有意义地通过个人简介写作建构“明信片爱好者”这一自我。举例而言,受访者许浩在简介中写明“长期换片”,以此清晰地建构自己在豆瓣网上进行社交活动的身份——长时间从事明信片交换活动的爱好者。他列出自己的“wishlist(愿望清单)”、“关注地标”,向阅读者介绍自己喜欢的明信片类型和邮寄地点。最后他写明“新地址已更新,请豆邮”,这句话一则提醒阅读者地址更新信息,二则再次表明自己的身份,进行明信片寄送活动的明信片爱好者。正是通过不出百字的个人简介,写作者建构出一个长时间与其他用户进行明信片交换、热爱明信片的“自我”。
二、明信片语言与身份建构
社会身份主要通过语
言来建立和维系(Gumperz
&Cook-Gumperz,1982,p.7),“明信片爱好者”这个身份的塑造并不局限于个人简介的写作,它承载于写作者在整个豆瓣网的语言使用中。大部分受访者表示能熟练掌握和使用“明信片语言”,在广播、签名、日记等不同豆瓣板块,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这种社会语言,在互动中展现出在明信片领域的专业性与成熟度。比如,用“m(mark,标记)”来标注自己选中的明信片,用“实寄”来说明自己希望的明信片邮寄方式,用“乐卡”来指代某一免费片品牌等。一方面,这种“明信片式”的写作风格和语言选择,展现出他们“明信片爱好者”这一社会文化身份。另一方面,语言选择反过来加强这种身份认同感(张浩,2015,p.42),使用明信片语言强化了他们对明信片爱好者身份的认同感。
三、社交网络的读写活动与自我的显露
在物理空间,“自我”通过语言符号的主动展示和动作行为的被动显现两种方式呈现(Goffman,1959,p.2)。在社交网站,受访者的明信片“自我”不仅通过书写个人简介、使用特定语言主动展现,而且通过用户的在线读写活动痕迹被动显露。用户在豆瓣网的读写活动,被同步记录在他们的个人主页。点开朱华的豆瓣主页,个人简介中“为明信片驻扎豆瓣”几个字使读者初步建立明信片爱好者这一印象。将阅读转移到主页其他板块,读者不难发现22个相册中有17个跟明信片有关,14篇日记均围绕明信片购买、交换、邮票等主题写作,关注的小站和常去的小组与明信片主题密切相关,而朱华在留言板与其他用户的互动也围绕着明信片交换话题展开。他们在豆瓣网上的一系列读写活动,进一步向读者显露出活灵活现的明信片自我。
四、结语
在社交网站豆瓣网,一群特定文化身份的写作者——明信片爱好者,通过自己的语言选择、读写活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塑造出明信片自我。写作者通过个人主页简介的写作主动建构出明信片爱好者这个社会文化身份,并且通过语言选择强化这种身份塑造,加强自我身份认同。此外,写作者的在线社会文化交际和读写活动,也间接显露出他们的特定身份。
参考文献:
[1]Barton, D. (1991). The social natural of writing. In D. Barton & R. Ivani? (Eds.), Writing in the community (pp.1-13). London: Sage.
[2]Barton, D., & Lee, C. (2013). Language online: Investigating digital texts and practices. Abingdon: Routledge.
[3]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4]Gumperz, J. J., & Cook-Gumperz, J. (1982). Introduction: Language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social identity. In J. J. Gumperz (Ed.), Language and social identity (pp.1-21). Cambridge; New York; Oakleig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张浩.(2015).海外语言与身份认同实证研究新发展.外语研究(3: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