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映惠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识字教学是各个学段的基础,让学生乐于识字阅读,更是低段教学的是重点。为了达到课标的要求,调动各学段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把绘本教学理念引入课堂,让单一的识字教学充满乐趣呢?通过识字阅读研究和个人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识字阅读的兴趣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假如识字教学只是单纯为识字而识字进行教学,会使识字教学变成枯燥无味的苦差事。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之中,去亲自体验感受,就能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也就容易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愉悦。
如西师版教材二年级语文四册识字教学《农具》一文中,要学习的生字比较多,而且字形也比较复杂,如何呈现这些新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很快记住这些生字词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于是,我引领学生一起回想家里见过的农具,学生说一样,我就相机出示一种书上的图片,如同绘本一样,让学生仔细观察。最后形成一个农具库,学生兴趣高涨,指指点点着这些农具,兴奋地与同桌交流,自己家有这个,还看见过那个。然后,我将生词一个个的飞上屏幕,让学生试着认,有的学生说我认识“喷雾器”,因为上次婆婆家买的喷雾器上有这个词。也有的说我认识“铁铲”,我在镇上商店标签上见过。在学生交流后,我再一一将这些新词回到了相应的农具下面,加深了认同感与归属感,学生看到熟悉的场景,学起字来,有较浓的兴趣,觉得很有成就感。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情绪高昂,声音响亮,不知不觉就学会了生字的音形义,学会了运用。
二、激情导读,激发识字阅读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在我们的识字阅读教学中,身为教师的我们,就可以运用绘本的形式投入感情读故事,用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用预告精彩片段来吸引学生,激发孩子的识字阅读兴趣。
《天蓝色的纽扣》这个童话故事充满情趣,萌萌的胖胖熊很是讨人喜爱。在学习过程中,我运用生动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演绎小猪对妈妈的一片真情。孩子们睁大好奇的眼睛,都迫不及待地想要阅读这篇课文,这样充分调动了孩子识字学习的兴趣,很快识记了生字“硬币”、“零花钱”、“小镇”、“商店”等,因为只有学好了课文生字,才能畅快地阅读课文内容。
三、图文结合,融入故事情节识字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低年级孩子对图片兴味浓厚,特别是农村孩子他们常常被各种五彩的图片所吸引,喜欢收集各种画片,而且乐此不疲。低年级教材里,大多图文结合,色彩缤纷。如何把学生对图画的兴趣引到识字的兴趣上呢?在教学时,孩子如果只被生动有趣的画面所吸引,只停留在浏览图画的五光十色,只是浅层和具象地“看”到,长久下来就会过于依赖图像的具体呈现,容易造成想象力的停滞,思考能力的丧失。
我的做法是集图——说图——贴图——识字,让孩子在生活中去快乐寻找绘本内容。首先我们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把书上、电视上、生活中看到的画面及自己的理解通过学校社团绘画、手工、剪纸等呈现的图片,积累起来。每星期说话课上,学生从中选取最美丽的一幅,仔细观察。老师精心指导学生说图意,然后小组交流,学生自由练习说图,老师巡回指导,最后据图识字。如一年级学习看图写词写句时,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写词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图画,在画下老师指导学生写“一棵白菜”“一条鱼”“一张贺卡”,这样由于图片来源于生活,不仅强化了识字能力,而且提高了说话写话的能力。二年级时要求提高难度,能说清楚“什么怎么样”或者“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他们怎么做的”,为写话练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巧妙设置悬念,拓展无限的想象
为了有效提高课堂识字教学的效率,增加农村低段学生的识字量,为以后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打好坚实基础。识字阅读就应从想象力开始,因为有了想象力,我们不仅阅读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更能穿梭在现实与想象之间,深刻体会阅读的美好。好的课文插图如同绘本,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不仅能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也能帮助他们认字识字。
西师版教材四册课文《耳朵上的绿星星》一课,页面呈现了故事发生的场景与主要角色,一只小松鼠站在花草前,正向花朵伸出小手,配上课题:“耳朵上的绿星星”。在学习时,我首先引导孩子看插图:小松鼠面前有些什么事物?他伸出小手要准备干什么?小松鼠的耳朵上怎么会有绿星星?孩子们带着问题认识了玫瑰花,引出了生字“玫瑰”,懂得了它就是一种花朵的名称。孩子在好奇中一步步充满期待,展开想象,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在想象的世界里充满了快乐与紧张,最后小松鼠得到了萤火虫的帮助,大伙放下了心。原来孩子们夏天夜晚看到空中飞舞的绿绿的萤火虫就是小松鼠耳朵上的绿星星,真是神奇,因为熟悉,所以很快就认识了孩子们的好朋友——萤火虫的生字“萤”。孩子们的想象力成了联结现实生活,延伸辽阔心灵视野的桥梁,懂得了要保护环境,给别人快乐,自己才会得到快乐。
在教学中,我总是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同伴合作指图说图,再集体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拓展。这样,学生学会的不仅是字,还学会了观察、表达与倾听,丰富了对字的认识,养成了很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五、品味故事内涵,倡导阳光的生活
图文并茂的如同绘本的课文吸引着孩子。它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然后引起他们读书的兴趣与思考。《哈利波特》中的老校长邓布利多这样说过:“一个人的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当识字阅读把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
如教学《等我也长了胡子》这课时,识记时,就运用了多种方法,如教学“蜘蛛”“蚂蚁”生字时,让学生查看图片,观察字形,发现它们都是左边形旁表示与昆虫有关,右边的部件表读音,这样容易区分,方便记忆。教“骗”字时,编成小故事“马儿要去扁人,那是骗人的。”老师还引导孩子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换词法、动作表演等理解词语,采用换词法理解“有趣”、通过动作理解“瞪”……。为以后词语理解打下基础。通过语言描述及学生的想象,把识字与语言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丰富了孩子们的识字方法,促进了各种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阅读学习,让孩子的内心童真童趣情感和需求自然流露,帮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诉求,与家人顺畅沟通,健全学生人格。
总之,识字和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渠道,运用绘本理念,从小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阅读的习惯,学生就会自觉地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把握住生活中每一个识字和阅读的机会,达到较好的识字目的和提前阅读的效果,促进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农村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李文玲,舒华.《儿童阅读的世界》[M].《让孩子学会阅读的教育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1.
[3]布鲁纳.《教育理论与探讨》[M].美国,1966.
[4]章惠珍.《大眾心理学》[J].第一期.《给幼儿一把金钥匙——想象记忆》,2005.
[5]JK·罗琳.《哈利波特》[M].英国,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