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瑜
【摘 要】该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从“通读阅读文本,强化问题意识”、“理解阅读材料,强调结构意识”、“鉴赏文章表达,强化写法意识”、“鉴赏文章表达,强化写法意识”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强化的四种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意识;强化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核心环节,阅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种种有待完善的问题,其中有四个问题特别突出:一是通读材料缺乏问题意识;二是理解材料缺乏结构意识;三是鉴赏文章表达缺乏写法指导意识;四是总结阅读成果时缺乏迁移意识。为解决上述四点问题,本文认为,优化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强化以下“四种意识”。
一、通读阅读文本,强化问题意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仅局限于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熟练,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往往容易浮于表面阅读,无法深层次通读文本。因此,在教学中应以问题为主线,贯穿全文,使学生在通读文本时,有更明确的阅读目的,阅读才能有的放矢。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1]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课文之前,应该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前导读,让学生了解本课学习中的学习要求和学习问题。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层次地朗读,第一次初读先扫清生字词障碍,第二次深读,就应该带着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深入地通读全文,自主思考,挖掘信息,回答问题。在交流时,学生就能够根据问题收集的信息,畅所欲言,对课文有深入的了解。长期这样带着问题思考、阅读课文,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就能形成较强的问题意识,懂得思考、善于思考,在后续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整篇文章就有更系统的认识,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会比较到位、比较全面。
不仅仅是《金色的脚印》[1],大部分略读课文都在课前导读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问题,如果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能带着问题去阅读,对文本的预习也更到位。同时,强化问题意识,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习惯。对于今后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理解阅读材料,强调结构意识
当前语文教学中,有些年轻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味强调语言文字训练,忽视了对文本的构段和结构分析。强化文章的结构学习,对于学生的习作也有不可言喻的好处。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强调结构意识。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2]为例,本文的结构巧妙,全文按照总分总结构介绍了西沙群岛海底美丽景色,其中每个段落的构段也是总分总写法。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是刚学写作文的关键时期,是非常好的教学契机。如果这种写作方法学生能够较好掌握,对于今后的写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关注构段方式,并指导学生学习这种构段方式,介绍海底的其他鱼类,将学习的构段方式马上进行拓展训练,学生一般都能掌握得较好。
再以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和田的维吾尔人》[3]的教学为例,本篇文章的写作结构非常有特色,文章首尾呼应,并且每个段落的首句都是中心句,段落内容围绕中心句,介绍了维吾尔人的豪气与乐观,维吾尔人对土地的热爱,以及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把维吾尔人的天性介绍得充满情趣。因此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从课文总体把握,从课文的写作结构入手,强化结构意识,以此迁移到单元写作中,在写作中运用首尾呼应和围绕中心句的方法介绍民族风俗。教师在单元写作指导中,可以结合本文写作结构,让学生模范本文展开写作。因而,阅读教学能更好地为习作服务。
三、鉴赏文章表达,强化写法意识
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指导品读语言文字时,容易忽视写法指导。导致学生在品读完课文后,对于写作仍然毫无头绪。因此,在鉴赏文章表达方法的同时,应强化写法意识。
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4]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学时应关注文段“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这段文字在句式上非常巧妙,采用排比的形式,并且都是问好的方式,如果能以此为点,强化写法意识,不但能使学生掌握这种采用拟人化的写法,还能丰富学生的写作形式。于是,在教学时,我把整段文字中的“你好,……”这样的表达方式分解成若干段落,构成一个以“你好,……的……”为结构的文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多读文段,说说发现了有什么特点。学生都能发现句式上采用了排比,这时老师相机启发学生,在形容这些山里的朋友时,作者都是采用一个形容词搭配一位山里的朋友,并且以问句的形式结尾。在总结文章表达方法后,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说话或练笔训练,以这种形式来向山里的其他朋友问好。写法意识就在教学中得到了强化。
四、总结阅读成果,强化迁移意识
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领悟文章的谋篇布局和写作方法,但是在课后的小练笔中,却只是单纯为了练笔而练笔,没有引导学生将课文所学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小练笔中,这样的阅读成果得不到迁移,阅读效果甚微,并且小练笔只能为了练习而练,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1]为例,本文是一篇生动有趣感人的小说,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描写,表现人和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深情,本文在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体会故事中一波三折的写法,通过这种一波三折的写作,衬托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在课后小练笔训练时,应着重引导学生迁移這种一波三折的写法,把故事情节描绘得更淋漓尽致,达到阅读和写作融合的效果。
因此,在阅读教学结束时,教师应对本文的表达特色进行总结巩固,启发学生将课上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迁移到平时的写作中,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应以文本为出发点,在教学中注重与主题对话、与关键词句对话、与表达方法对话、与作者情感对话,从而实现强化“四种意识”即强化整体意识、结构意识、写法意识、迁移意识。使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韩绍祥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27-130.
[2]韩绍祥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87-89.
[3]韩绍祥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7-39.
[4]韩绍祥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