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汤春燕+陈宇晴
核心提示:落地湖北虽然各有原因,但从总体上来看,这是企业综合考虑成本、区位、市场、产业、人才、投资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战略思考后的最优选择。
湖北俨然成了国内外知名企业眼中的“香饽饽”。
今年5月底,世界500强企业鸿海集团(富士康母公司)宣布,将在湖北武汉筹建以工业互联网为主轴的“创新研发中心”,第一期投资为50亿元,未来还会逐渐加码,总投资将达百亿元。
不久之后,澳大利亚乐歌集团、小米科技、天亿集团等一大波国内外知名企业,又相继“空降”湖北……
截至去年底,在湖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257家,数量连续多年位居中部第一。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超过1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已签订协议,拟在湖北投资新项目。
“未来,湖北还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这是业内人士较为一致的看法。
是什么让他们“爱上”了湖北?
理由之一: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综合考量
在“2017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60位的霍尼韦尔,主要产品有应用于汽车的涡轮增压器,以及应用于航天航空的辅助动力装置等。
早在1994年,霍尼韦尔就在上海建立了其在中国的第一家涡轮增压器工厂。与湖北结缘,则是19年之后的2013年。
那年,霍尼韦尔宣布它在中国的第二家涡轮增压器工厂设在武汉。当年,武汉工厂就实现了投产,年产能达200万台。
“武汉工厂是霍尼韦尔交通系统最年轻的工厂,也是最有活力、进步最大的工厂。”霍尼韦尔相关负责人对《支点》记者说,“它是实现霍尼韦尔中国乃至全球涡轮增压业务高速增长的坚实基础。”
至于为何选址湖北,这位负责人回答说:“这是出于战略考量,也是为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
她同时表示,武汉工厂将霍尼韦尔涡轮增压器在中国的产能提升了三倍,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产能。
“话说得有点隐晦,其实是将生产环节进行了产业转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与管理学院国际商务教研室主任田毕飞对《支点》记者说,“大部分企业不喜欢说‘产业转移这个词,因为很怕别人产生负面评价,实际上这是一个中性词,而且是一种客观现象。”
的确,仅有上海工厂,霍尼韦尔涡轮增压器的年产能为100万台。有了武汉工厂后,其年产能则达到了300万台。
“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湖北无论是在人工成本还是用地成本上,都会低很多。”田毕飞说,“产能也能持续扩大,谁不愿意来呢?”
“当然,成本倒不是这些企业考虑的唯一因素。”田毕飞又补充说,“很多西部地区比湖北成本更低,这些企业没有选择他们,是因为还有着其他独特因素的考量。”
“比如,企业将产品生产出来之后,还要能方便地运输出去。湖北是九省通衢,区位优势明显,落子湖北可以辐射全国,甚至一些亚欧国家。”田毕飞举例说。
这和上述霍尼韦尔相关负责人的观点不谋而合。她表示,霍尼韦尔服务的很多中国汽车客户均在内陆地区,本着靠近客户和市场的原则,选址武汉在区位上有独特优势。
落户武汉也让霍尼韦尔收获了不错的成绩。截至目前,霍尼韦尔以武汉工厂为代表生产的涡轮增压器,在中国的销量已突破1000万台。
理由之二:GDP“亮瞎眼”,市场潜力巨大
连续四年排名世界500强第一位,2016年营业收入达4858.7亿美元的零售企业沃尔玛,早在2004年就来到了湖北。
那年,沃尔玛在武汉江汉路开设了它在湖北的首家门店。随后,更多门店出现在武汉,以及湖北的其他三四线城市,如宜昌、襄阳、汉川等地。2014年,沃尔玛旗下高端会员店“山姆会员商店”,也在武汉开门迎客。
截至目前,沃尔玛在湖北的16个县市共有30家门店,数量位居华中地区第一。
“湖北的门店数量位于全国前列,在沃尔玛中国业务版图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我们将持续加大在湖北的投资。”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卖场华北区高级运营总监王毅兵对《支点》记者说,“未来三年,我们计划在湖北新建15家門店。”
事实上,沃尔玛在湖北的投资还不仅仅局限在开设门店上,近年来还在武汉建立了一家干货配送中心和一家生鲜配送中心,为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超过50家门店提供物流配送服务。显然,湖北已是沃尔玛在中国的重点业务省份之一。
“湖北经济持续增长,逆势赶超态势日趋明显,居民购买力不断提升,这些因素都坚定了沃尔玛进一步加大在湖北投资的决心。”谈及缘何持续深耕并看中湖北市场,王毅兵这样说道。
沃尔玛在湖北的这13年,确实见证了湖北经济的飞速发展。2004年,湖北GDP为5633.24亿元,2008年这一数字便突破1万亿元大关。到2016年,更是达到了3.23万亿元,位居全国第7位。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消费能力。”田毕飞评价说,“这么大的市场,谁不垂涎三尺?”
理由之三:产业配套省心、省力又省钱
法国雷诺落户湖北的方式则有些不同。
该公司在“2017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57位,于2013年底和同样是世界500强的企业——东风汽车集团合资组建了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雷诺”),双方共同投资77.6亿元,各自占比50%。
东风雷诺不仅在武汉建立了工厂,还设立了研发中心。值得强调的是,这也是雷诺在中国的首家工厂和研发中心。
2016年,工厂建成投产。其中,整车工厂包含冲压、焊装、涂装、树脂、总装全部五大工艺;发动机工厂包含铸造、机加、装配全部三大工艺。
目前,东风雷诺已实现年产15万台整车和15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整车科雷嘉和科雷傲,以及发动机M5R2.0升发动机均已投放市场。
在此期间,雷诺在中国的首个自动驾驶示范区也落户武汉,首批运营车辆是自动驾驶版本雷诺ZOE电动车。在此款车型基础上,武汉研发中心打造的首款纯电动车也将于明年正式量产。
“武汉工厂是雷诺在全球的‘一号工程。”东风雷诺制造部部长助理张果,一语道出了东风雷诺在雷诺全球布局中的定位。
东风雷诺也不负众望:2016年销量超过3.65万台,今年上半年更是超过了3.74万台。
张果透露,未来五年,东风雷诺将以每年一款新车的速度,引入更多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品,这其中也将包括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汽车。
为何频频落子湖北?
“武汉作为‘中国车都,已集聚了一大批优秀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形成了国内一流的汽车产业集群,目前武汉市内的零部件货量在雷诺汽车的占比高达70%,这种强大的集群效应还将进一步提升。”这是张果的回答。
确实,对整车生产和研发企业来说,产业配套体系越完善,生产成本就会越低,效率也会更高,可谓省心、省力又省钱。
经过多年发展后,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的湖北汽车产业,配套体系已经较为成熟。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车身、车灯、内饰、玻璃等零部件基本能够实现本土化,相关企业仅世界500强就有40余家,“汽车大省”名副其实。
理由之四:“高性价比”的人才基础
和其他企业相比,全球电动汽车企业蔚来汽车落户湖北显得有点晚。
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企业,估值已超过200亿元。在吸引马化腾、刘强东、雷军等人的投资,并在上海、圣何塞、慕尼黑以及伦敦等全球12个地方设立了生产、研发、设计与商务机构后,终于在今年5月落户湖北,在武汉设立了蔚来能源公司。
蔚來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斌介绍,蔚来能源公司投资2.4亿美元,主要围绕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进行充换电设备的研发、制造、布设,并提供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智能充换电服务,同时发展基于动力电池梯次储能的能源互联网业务。
为何将电动汽车最影响用户体验的充换电研发中心放在湖北?
“以武汉为代表的湖北,对企业家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增强,非常适合做创新基地。”李斌说,“创新需要人才做支撑,人才是武汉最大的优势,且创新成本相对较低。”
众所周知,武汉有各类高校89所、“211工程”高校7所、科研机构96所、在校大学生130万,各项数据均位居全国前列。有数据统计显示,武汉高校每年培养的各类毕业生人才高达30万。
“现在留在武汉的人才越来越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设计人才等各类人才应有尽有,能够满足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田毕飞说,“而且和很多城市相比,武汉的人才性价比高,人才优势越来越明显。”
努力方向:湖北还需更多“武汉”
不论是霍尼韦尔,还是沃尔玛,亦或是雷诺和蔚来汽车,他们选择湖北只是国内外知名企业“爱上”湖北的一个缩影。
“落地湖北虽然各有原因,但总体来看,这是企业综合考虑成本、区位、市场、产业、人才、投资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战略思考后的最优选择。”田毕飞总结道。
毫无疑问,湖北散发出的魅力越来越强。
1987年,西门子与长江有线电厂合作,成立长江西门子电传维修中心,拉开了世界500强企业落地湖北的序幕。此后30年,更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子湖北。
随着时间的推进,落户湖北的这些企业也呈现出了一些特色。
“他们在湖北的投资,不再只是加工生产或设立销售办事处,而是扩展到了设立研发中心和总部基地。”田毕飞指出。
如今,惠普、西门子、施耐德、飞利浦、辉瑞制药等2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已在湖北设立研发中心;另有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法国标致雪铁龙、美国思科公司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湖北设立区域总部。
不仅如此,更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如神州数码、腾讯、蔚来汽车等,纷纷在湖北设立研发中心;科大讯飞、小米科技、天亿集团等,相继在湖北设立区域总部或第二总部。
另一个趋势则是,落户湖北的国内外知名企业,也从制造业扩展到了服务业。譬如,甲骨文、微软、思科等软件服务企业都来了;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来了……
“但是,相对来说,湖北对这些企业的吸引力还有点薄弱。”田毕飞说,“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要有制造业,还要有服务业做支撑,未来湖北还需在这方面多多努力。”
“再就是,很多企业都选择了落户武汉,但其实,湖北还需要产生更多‘武汉。”田毕飞补充说,“其他城市如何借鉴武汉发展,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企业落地,同样亟待突破。”
田毕飞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数据显示,落户湖北的257家世界500强企业,只有少量在武汉之外。
如此看来,湖北如何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一切都还在路上。(支点杂志2017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