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萍
【摘 要】“先学后教”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新探索。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先学后教”,可能存在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方面的问题,但是运用关注学习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兴趣、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恰当而有效的引导等策略,可以优化“先学后教”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先学后教;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存在问题;课后反思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的创举,它重视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观察、思考、自学、探究。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先学后教”的方法也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就在小学高年级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
备课主要分四个板块,分别是:学习目标、自学指导、自学检测题和目标检测题。
学习目标要明确,自学指导要符合学生实际,便于操作。
自学检测题的作用是引导与辅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主要围绕初识学习内容、收集相关资料、联系新旧知识等任务进行设计。例如,《乘法分配律》一课,设计了如下:自学检测题
1.计算下面各题
(30+20)×3= (500+300)×10=
(12+88)×5=
30×3+20×3= 500×10+300×10=
12×5+88×5=
通过计算我发现的规律:
2.在○里填上﹥、﹤、=符号
(80+20)×3○80×3+20×3
15×6+85×6○(15+85)×6
观察学生的自学检测题,对学生已经学习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汇总,调整与完善教学方案。
二、反思课堂内外的新问题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先学后教”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
1.课堂发言举手的学生少了
“先学后教”一个月左右,我们发现,上课时学生愿意举手的少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我们分析,一是由于部分学生由于在家先学,认为自己已经会了,上课听讲的积极性下降,注意力开始分散;二是因为,另一部分学生因为先学效果还没有达到班级群体的一般水平,而我们的教学引导是基于“大多数”学生的,这就造成了他们回答不出问题而不举手。
2.完成练习的总量变多了
“先学后教”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少教多学,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让学生课内解决问题,腾出更多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独自完成自学检测题和目标检测题,学生的练习总量增加了。
3.学生不能主动提出问题
在每节课的最后阶段,我们总会问学生一个问题:“你们还有问题吗?你们还有什么发现?”甚至在自学检测题上还标明“每发现一个问题可以得到一颗星”。但学生的自学检测题上没有太大改观。
三、探索基于学生发展的新策略
1.情境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犹为重要。情境的创设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引入,更有对学生进入学习过程的心理激励。所以,“先学后教”的课堂上,生动的情境非但不可缺失,反而需要我们思考“先学”后的学习起点,创设更具挑战性的情境。
如《乘法分配律》一课,我设计了奖励笑脸的情境。这些情境都简约而不简单,所用时间不多,但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跟着说和做,老师奖励笑脸。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接着看着算式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
2.动手操作,获得直接经验
由于“先学”强调学生自主操作,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课堂上我们会把有限的时间用来让个别学生介绍自己的操作方法以及思维过程。这样,就以个人操作体验代替了全体的操作体。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的“先学”中,让学生研究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孩子们通过剪、拼、量、算。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而,我们要重视在课堂上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驗。
3.启发引导,提高认识
“先学后教”的课堂中,教师的“导”要更具灵活性、生成性和启发性。“导要适时”,点拨在学生思维受阻时,使学生茅塞顿开;“导要适处”,点拨在重点难点处,使学生认识深入、体验到位;“导要适度”,既不隔靴搔痒,也不越俎代庖。
如《多边形的内角和》,重点是推导过程,学生经过“先学”,发现把多边形分成三角形,因此,当学生跃跃欲试地表现自己已经学会,就让孩子们自己去分去算得出结论,多边形的内角和=180°×(n-2),促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提升。
在全面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学生不但要掌握知识,学以致用才是教育的实质性目的,而“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芬.小学数学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尝试[J].中国培训,2015(08):142.
[2]李连民.对于小学数学“先学后教”热的冷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3(1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