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习惯于将消极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称为“磨洋工”。所谓“磨工”,是指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就是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相当于现在的勾缝和打磨石类等工序。
此道工序看似简单,不费太多体力,实则要求手工精细,且不烦不躁,颇耗费时间。至于“磨工”和“洋”字联系起来,说起来还有一个有趣故事。
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造协和医院。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中国工人就称它为“洋工”。协和医院共有主楼14座,又是高層建筑,“磨工”的工序十分烦琐。所以,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称为“磨洋工”,后来有人认为,“磨洋工”一词表达了国人对西方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的不满。流传至今,“磨洋工”一词就有了干活不积极的贬义了。
【趣味链接】
有这样一个灯谜——“一不做二不休”,谜底正是“磨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