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12年渭河源区水文演变趋势分析

2017-08-22 05:40孛永明李旭春王丽洁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甘肃定西743000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8期
关键词:含沙量源区渭河

孛永明,李旭春,陈 瑾,王丽洁(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甘肃 定西 743000)

1980—2012年渭河源区水文演变趋势分析

孛永明,李旭春,陈 瑾,王丽洁
(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甘肃 定西 743000)

径流;泥沙;植被;水文演变特征;渭河源区

渭河源区是渭河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基于清源河渭源站1980—2012年水文监测数据,分析径流变化、河道泥沙变化、产沙量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渭河源区径流量年际波动较大,总体呈现减少趋势,2000年后减少明显;5—10月份是一年中径流量较大的时段,这与降水量的分布较为一致;渭河源区河道含沙量总体处于降低的趋势,5—9月份河道含沙量较高,这与植被生长和降雨有关;随着NDVI值的增加,河流含沙量呈现明显减少趋势。

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发源于定西市渭源县西南,流经甘、陕、宁三省区,至陕西潼关汇入黄河,干流全长818 km,是沿线地区重要的生产生活用水源,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黄河治理开发中具有重要影响。受地质状况特殊、环境条件严酷、人为破坏严重等影响,渭河源区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也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渭河源区渭河干流长66 km,渭河水文变化和演变趋势对渭河源区生态环境治理、群众生活条件改善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清源河渭源站1980—2012年水文监测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径流变化、河流泥沙变化、含沙量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相关关系,探讨渭河源区径流量及含沙量减少的原因,以期为渭河源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1 渭河源区概况

渭河源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中西部、渭源县西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4°02′~104°49′、北纬33°26′~35°07′之间,土地总面积1 206 km2,海拔2 076~3 328 m,地形总体南高北低,以山地和黄土丘陵沟壑地貌为主。地层岩性以上古生代的海陆交相互层的灰岩、砂岩、泥炭、泥岩为主,在北部主要是新生代第三纪的红色岩层和第四纪的黄土。属温带半湿润和中温带半干旱区,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多年平均气温5.9 ℃,极端最高气温30.5 ℃,极端最低气温-20.1 ℃,无霜期166 d,多年平均降水量492.3 mm,多年平均蒸发量1 119.2 mm。土壤类型丰富,南部秦岭山区分布有黑土、灰褐土、黑钙土、山地草甸土等,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有黑土、麻垆土、黄绵土等。

渭河源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1.2%,土壤侵蚀模数5 100 t/(km2·a)。长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水源涵养功能减弱,把流域广大地区切割得支离破碎、千沟万壑,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原有植被的破坏,加剧了干旱、洪涝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渭河源头区的森林植被和高山草地是渭河流域水源涵养区,但目前森林整体质量不高,源头区残存不多的天然次生林,自我调节能力和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低下,功能失调,而人工林以近年新造的幼林居多,郁闭成林部分占比很小,尚难以发挥明显的蓄水保土作用。

2 径流变化及发展趋势

图1为1980—2012年渭河源区年径流量变化特征。由图1知,1980—2012年径流量波动较大,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 016万m3,年径流量最大值出现在1984年,达到4 325万m3,最小值出现在1997年,仅为444万m3。整体来看,渭河源区年径流量变化呈持续减少趋势,可分为几个时间段,其中:1980—1990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 513万m3,1991—2000年为1 820万m3,2001—2012年为1 723万m3。以这3个时间段进行分析,1980—1990年平均年径流量较大,期间当地植被破坏较为严重,农业开垦程度较高;1991—2000年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年径流量明显减少;2000年以后当地实施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年径流量呈现继续减少趋势,其中2001—2005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 864万m3,2006—2010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 563万m3。上述数据表明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渭河源区径流得到了有效拦蓄。

图1 1980—2012年渭河源区年径流量变化特征

图2为1980—2012年渭河源区月平均径流量变化特征及标准差。由图2可知,5—10月是一年中径流量较大的时段(特别是6—8月),这与当地降水量的分布较为一致。此外,渭河源区月径流量年际波动较大,5—10月径流量变异系数分别达到75%、81%、78%、77%、82%、72%。

图2 1980—2012年渭河源区月平均径流量变化特征及标准差

3 河道泥沙变化及发展趋势

图3反映了1981—2012年渭河源区河流年平均含沙量的变化特征。1981—2012年含沙量平均值为3.04 kg/m3,最大值为1991年的15.9 kg/m3,最小值出现在2005年,仅为0.32 kg/m3。同径流量一样,河流含沙量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年际变化,但总体而言,除1991、1996年含沙量较高以外,其他年份含沙量波动相对较为平缓,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1981—1990年平均含沙量为3.35 kg/m3,1991—2000年平均含沙量为4.87 kg/m3,含沙量增加主要受1991、1996年含沙量出现高值影响;2001年以后河流含沙量总体较低, 且呈继续减少趋势,2001—2005年平均含沙量为1.71 kg/m3,2006—2010年平均含沙量为0.93 kg/m3。渭河源区河流含沙量最低值出现在2000年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后,可见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对减少入河泥沙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3 1981—2012年渭河源区河流含沙量变化特征

图4为1981—2012年渭河源区河流月平均含沙量的变化特征。从图中可以看出,1、12月含沙量最低,而5—9月含沙量较高(平均值为7.18 kg/m3),尤其是5月份最高,达到11.04 kg/m3。5月份含沙量高主要是因为当时植被刚开始生长,尚未完全覆盖地表,期间降水量又相对较多(达到63.8 mm),遇降雨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条件下极易造成产流产沙。因此,当地大规模的土方开挖或施工活动应尽量避开5月份,同时应继续大力加强林草植被建设。

图4 1981—2012年渭河源区河流含沙量月变化特征

4 产沙与植被的耦合分析

图5为1997—2000、2001—2005、2006—2010年3个时段渭河源区河流含沙量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关系。由图5知,随着NDVI值的增加,河流含沙量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这一关系表明,在渭河源区大规模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高了植被覆盖度,减少了入河泥沙量,可见植被建设对减少河流泥沙、提高水土保持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图5 1997—2000、2001—2005、2006—2010年渭河源区河流含沙量和NDVI值的关系

(责任编辑 李杨杨)

P333;S157

A

1000-0941(2017)08-0058-02

孛永明(1981—),男,甘肃通渭县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科研及监测工作。

2017-03-15

猜你喜欢
含沙量源区渭河
故乡
受焦化影响的下风向城区臭氧污染特征及潜在源区分析
故乡
三江源地区1961-2019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安徽沿江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成因及其找矿意义
冬小麦蒸散源区代表性分析
光电式含沙量测量仪器的校准方法及结果评定
0.6 H 层含沙量与垂线平均含沙量代表性探讨
关中“下水道”变“黄金水道”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流域侵蚀模数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