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起骏 /文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 程起骏 /文
纵观世界发展史,航海引领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航海事业促进了世界不同人种、不同地域相互间的认同。在人类的航海史上,有一位功高北斗,世界仰望的伟大航海家——郑和。
郑和(1371—1433年),回族,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人。其祖父及父亲都是虔诚的穆斯林,并且都曾去过天房朝圣,凡朝圣归来者,都被尊称为“哈智”。据现存云南晋宁县“马哈只(智)碑”记:“公字哈(智),姓马氏,世为云南昆阳人……子男二人,长文铭,次和自幼有材志,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官太监。”从中可知郑和本姓马,由姓马到改姓为郑的经过是这样的。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秋,明太祖朱元璋任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率30万大军攻占云南。明军势如破竹,这年末,云南事平。在攻下云南后,郑和就被傅友德收在门下,并任侍者。郑和体貌不凡:“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又岳峻而鼻小,法反此者极贵。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袁中彻《古今识鉴》卷八)这段史料记郑和生有异相,被当时的著名识相者袁中彻认为有“极贵”的前程。郑和在傅友德旗下做了哪些事,有何功劳,史书不记。只说1384年傅友德随燕王朱棣北征,攻打蒙古残存势力。傅友德能征能打,深得朱棣赏识,二人关系密切,交往较多,大概在这个时段,朱棣就看到跟随傅友德的郑和“丰躯伟貌”,给燕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从北平起兵,以“靖难”的名义发兵攻打南京。公元1402年,南京城破,朱棣从亲侄儿手中夺取了政权,做了永乐皇帝。在“靖难”之战中,郑和跟随燕王“出入阵战,多建奇功”,郑和便成了永乐皇帝十分倚重的人。
据陈有和先生研究,郑和如何被燕王朱棣看中,收入王府,或是由旧主人傅友德推荐给永乐皇帝做太监,都无考。但据《郑和家谱》载:“公和始事于永乐二年正月初一。御书‘郑’字,赐以为姓,乃名郑和,选为内官监太监。”朱棣觉得郑和其人大材可用,故选在众大臣给皇帝贺岁之大年初一,御笔赐其郑姓,并被选为“内官监太监”,这是何等的荣耀。从此,郑和就成了永乐皇帝的亲信太监。在有明一朝,太监是一个特殊的及权利特大的群体。作为内官监太监,与皇帝的亲近程度,其参与军国大事的机会又高于一般太监。这年是公元1404年,明永乐二年的事。预示着“天降大任与斯人也”,《郑和家谱》载。
郑和七下西洋的事,人人皆知。但郑和在下西洋之前先去了东洋,这一点人们知之甚少。
郑和祖父和父亲都去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从小就受到海外世界的教育及有关航海的知识储备。这一特殊的社会背景,可能对永乐皇帝的下西洋决策起到了关键作用。就在永乐皇帝赐郑和姓氏只过了20天,永乐即“命京卫造海船五十艘”,并命做好一切航海物资准备,要派郑和下西洋。但发生了一件始料不及的重大事件,促成了郑和先下东洋,即出使日本。其原因是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一衣带水”,早在唐代两国就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到了明代,日本倭寇不断侵犯我沿海地区,加之明太祖时,大臣胡惟庸一案有通倭之疑,明与日本断绝了往来。永乐皇帝即位后,立即派大臣带上皇帝“诏谕”赴朝鲜、日本,以便建立关系,得到日本积极回应。永乐元年九月,日本国遣使坚中圭密等来华,正式入贡。日本国王源道一接受永乐皇帝的赐封“日本国王”的称号。并向永乐皇帝保证不纵容日本浪人勾结中国“奸宄”继续侵犯中国边境,双方还为“勘合贸易”达成协议。
但是日本国好像有说话不算数的老传统。就在两国通好的第二年,即1405年,正当郑和率船队下西洋之际,日本倭寇大举进攻直隶、浙江等地。这可是燃眉之急,永乐皇帝便命郑和先出使日本,经与日本国王的一番折冲樽俎,郑和顺利完成了所负使命。有关郑和下东洋的史料虽较少,现录几则,也可见其大概。
明人郑舜功著《日本一鉴·穷河话海》卷六《流逋》条记载:“永乐甲申(二年),倭寇直隶、浙江地方,遣使中官郑和住谕日本王。明年乙酉(永乐三年),其王源道义遣使以所俘倭寇为患者。上嘉其勤诚,遣使赍玺书褒论谕之,遂封其国之山曰寿安镇国之山,上亲制文立石其他”。
又据同书另一处记载:“永乐甲申二年,中官郑和使日本,惟时倭寇浙江、直隶地方,故遣郑和奉敕讨贼。”从以上两段史料来看,郑和这次下东洋,不仅是一般外交上的交涉,而且还负有“讨贼”卫国的使命,由于以上两段史料记载过于简略,对郑和这次下东洋的详情难以说明。另据王穉登著《客越志》上说:“桃花渡为永乐中太监三保奴出西洋处,海舟征倭时,碇入水不可出,益数十人泅出之,复有碇大如牛,相挽而上,上铸三保名。忆吾家六世祖阴阳(公)以星占从太监行,过其故迹,为之停杯而叹。”
即曰“海舟征倭时”,当指郑和于永乐二年下东洋之时,有强大的海军作后盾;“海舟”也很可能是命京卫所造的“海船”;扬帆东渡的出口处,无疑是“桃花渡”;因桃花渡在今宁波附近,宁波一带一直是唐、宋、元、明通往日本的重要港口,而且近代还在此打捞出郑和之遗物,可见郑和下东洋“征倭”一事是可信的。
至于郑和到日本后的外交活动,清人傅维麟《明书·戎马志》中这样记载:“永乐二年,寇浙直,乃命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乃絷其渠魁以献。复令十年一贡,正副使毋过二百人,若贡非期入,及人船逾数,或挟兵刃,以盗论。”显然,郑和这次下东洋是代明成祖向日重申永乐元年的协议规定不得违背。日王源道义听到命令,便立即付诸行动,逮捕了倭寇首领。因此,同年年底归国的郑和向明成祖“回言”后,明成祖至书源道义说:“王修德乐善,中良恭谨,朕甚尔嘉。又能尊奉朝命,禁止壹岐、对马诸岛之人,不为海滨之害。”
综上所述,永乐二年郑和下东洋是一次成功的出使活动,充分展示了郑和的外交及航海才能。不仅稳定和促进了当时的中日友好关系,使两国之间“海洋平静”,使臣友好往来不绝于道,而且还为一年后大规模出使西洋奠定了基础。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7月,是一个世界航海史上值得铭记的时日,因为在这一月,航海家郑和统率着一支伟大的船队,扬帆出海,开始了震惊世界的远洋航行。
这次航海有着四个世界第一。
其一,是当时世界第一的庞大船队。郑和船队共有船只200多艘,船员27800人,分宝船、坐船、马船、水船、粮船、战船等不同船型,其各自所负的任务也大不相同。据《明史》载,一号宝船为郑和乘坐的指挥船,船长 44丈(约120米),宽 18丈,分五层,有桅杆 9根,可乘千人。船队中有宝船6艘,供郑和的幕僚和各级官员乘坐。其指挥部成员由正使太监、副使、少监、内宫内监、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舍人、户郎中等,还有阴阳官、医士医官、占星官、教谕、官校、旗军、勇士、通士(翻译)、民稍、买办、水手、书手等。其指挥船队行止,相互联系、避险救援、沿途交涉、生活保障等,都有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保证其全体成员在海上的作息和航行的安全。船队行进有着缜密的队形,其形如一只大鹏鸟,掠海而行。6艘宝船居中,为船队的指挥核心。其他船按所负任务,分任前哨、两翼、殿后。庞大的船队,帆樯接天,旌旗蔽日,劈波斩浪,如潮奔涌,其势如虹。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的规模及航行技术,在当时堪称空前,若与郑和大致同一时代的欧洲航海家相比,有其天壤之别。诠释着郑和是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总领航员。现附一表:
其二,郑和七下西洋到达的范围和持续时间属世界第一。
郑和下西洋经过的海域及地理位置有:中国东海和南海、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红海、非洲东海岸。
郑和七下西洋所到达的国家及地区有:占城、爪哇、苏门答腊(今马来西亚)暹罗、榜葛刺、锡兰、古里国、今伊朗、今也门、今沙特阿拉伯、今索马里、今肯尼亚等13个。
其三,郑和七下西洋所到达的著名城市及港口最多。
占有城的港口城市、新村、三宝垄、旧港、满刺加、苏门答腊港口城市、暹罗港口城市、榜葛刺的撒地港、锡兰港口城市、柯枝、古里、忽鲁谟斯、(今也门)港口城市,阿丹、天方、麦加、不刺哇、竹步、麻林、慢八撒、木骨都束(二者均为非洲东海岸城市)等30多个。
其四,郑和的庞大船队满载着文明和友谊。郑和下西洋的使命是弘扬国威、传递友谊、开通贸易。虽然在舰队的序列中也有战船勇士的编制,但那主要是为了防御横行在中国南海、马六甲海峡及非洲东海岸的海盗,保护舰队的安全,无攻城掠地的用心。这与同一时代的欧洲航海家们所负的使命大相径庭。
郑和与欧洲航海家船规模对比表
郑和舰队所到之处,当地的国王、首领、酋长、官员都带领臣民,远道相迎,以当地最高的礼遇接待郑和及其船队。原本郑和下西洋每日都有专职的官员书写航海日记。但这一份珍贵无比的资料,连同其他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文献档案,被朝廷中的禁海派代表人物,兵部郎中刘大夏偷偷烧毁。因此,完整的有关郑和七下西洋的文献档案缺失,不能不说是中华航海史之痛!但郑和七下西洋毕竟是持续了28年之久的大规模历史事件,是世界航海史的一座丰碑,因此,在中外的官方及民间仍然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相关资料。经中外学者不懈之努力发掘整理,郑和七下西洋的全过程,又有了一部较为完整清晰的史料。现举几例:
其一,《娄东刘家港通番事迹碑》:碑立在今江苏太仓县浏河镇。刘家港在宋元之朝就是著名的国际商港,所以也是郑和下西洋的始发港和返航时母港。碑刻记录了郑和初航西洋及返航归国的事迹。史料性极强,十分珍贵,为中外史学界所重视。《天妃灵应之碑》:碑立在今福建长乐县。郑和船队多次在此停泊候风。宣德六年冬郑和船队由刘家港驶至长乐,祈天妃降风而得风,遂立碑记事,为郑和亲立,碑文记载了七次下西洋的时间、航海路线、主要活动,是可靠的第一手史料。《锡兰郑和布施碑》:郑和下西洋多次到过锡兰(今斯里兰卡)。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郑和曾到锡兰佛寺内布施大量财物,并刻石纪念。此碑1911年发现,现存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院。碑刻三种文字,上为汉文,中为泰米尔文,下为波斯文。这通碑是中斯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见证,确切记载了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时间,纠正了《明史》及伯希和把第二和第三次两次下西洋时间的误记,也是研究郑和宗教信仰的重要物证。
这些碑刻真实地记录了郑和所到之处,都在播撒着友谊文明的种子,诠释着对航海事业的执着,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其中又以镌刻在泰国神庙上的《暹罗国王迎接郑国使图》最为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对郑和的尊崇及爱戴。(见附图)图中前两人为开道警卫官,其后为一头全身披锦绣、缨络、宝石华丽象服的大象。象背上稳坐着暹罗国王,两世子一抱怀中,一坐其侧,大象后是三位暹罗重臣;骑高头大马的是郑和属官,国王的全幅仪仗队和怀抱各种宝物法器的僧侣、礼宾官员;画面的核心是四幅巨大的罗伞,两幅引风的巨扇,八抬大轿中稳坐的人就是郑和。场面宏大,气氛热烈,这是暹罗国王亲自迎宾的最高礼遇,从中可见郑和在东南亚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郑和船历次驻泊及启航长乐太平港时间表
郑和历次下西洋舰队人数
郑和下西洋船队人员组织表
郑和所到之处,与当地的政府及民众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多层面地传递了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搭起了文化经贸交流的桥梁。并且也将沿途所见所闻回馈到国内,引起国内工贸界人士的广泛兴趣。其中,就有闽粤沿海民间商人冲破海禁,沿郑和开拓的道路,前往东南亚、中东阿拉伯地区经商、种植,为当地的经济社会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活力,改变了所在国经济落后的状况。英国的海峡殖民地总督瑞天威也承认,马来半岛的繁荣昌盛,“皆华侨所造成”。安南(越南)、南掌(老挝)、真腊(柬埔寨)、暹罗(泰国)、缅甸、淡马锡(新加坡)、柔佛/马六甲(马来西亚)、爪哇 /三佛齐(印度尼西亚)、渤泥(文莱)、苏禄(菲律宾)历史上都留下华人建设的足迹和故事。现只举三宝垄市一例:三宝垄市是印度尼西亚爪哇省的省会,也是爪哇岛北海岸的三大城市之一。这个城市与中国有着难解的情缘,处处都有华人的印记,“三宝垄”的名字就起源于中国的航海英雄——郑和。取他的小名三保,加以雅化成三宝,其中蕴含着佛教哲理。在这里,华人和爪哇继承了郑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共同创造了三宝垄的辉煌历史。
三宝垄市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依据有关资料,学术界有着一致看法:即公元1416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在今天三宝垄市西南郊塞蒙安河河口登陆,华侨最初也定居在这块叫葛堂巴都(意为“石室”)的河口,他们称它为三保洞。在三保洞周围,华侨开始了垦殖和商业活动。
大约在17世纪初,由于荷兰殖民主义者的胁迫,华侨被迫从三保洞迁入今日的三宝垄区。当时这里还是一片人烟稀少的荒野和沼泽。华侨迁入后,盖起了简易的竹屋,他们和当地人友好相处,建立和发展了互通有无的贸易关系,繁荣的港口城市三宝垄就在这块沼泽地建立起来。为了纪念郑和的业绩和感谢他保佑三宝垄市居民安居乐业,华侨在三保洞口建立了三保公庙。最早的庙大约只在洞穴里供了郑和的雕像,别无其他。后来,洞穴在一次暴雨中塌陷,一对正在洞中膜拜的新婚夫妇不幸遇难。到1724年当地华侨又集资重建了更加壮丽的三保公庙。
三保公庙香火鼎盛,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九日都要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把郑和神像从洞中迎到三宝垄市内的大觉寺“赴宴”,宴毕,他老人家又在喧天的锣鼓和竞舞的龙狮中回到洞内,送迎队伍所经之处,无不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三宝垄是一个繁忙的行政和贸易城市,众多办公大楼、商务中心、工业场地聚集在低地上,山麓一侧则坐落着许多带有美丽花园的房屋,是饱览城镇和海面景色的绝佳位置。城市有记载的历史是从15世纪到18世纪,许多动人的有关郑和航海的故事仍然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