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炎志
摘要:随着煤炭开采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大量机械化设备的使用,煤矿产出效率大大提高,在新时期,煤矿事故呈现出突发性、破坏性、灾难性、继发性的特点,对矿区作业人员造成极大的安全威胁,同时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损失。煤矿事故的危害性之所以这么大,与事故发生后应急能力不足、救援不及时有关,加强对于各类煤矿事故发生特点的研究,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做好事故发生后的安全防范措施,同时,在事故发生后及时进行救援,全面采集事故发生的信息,准确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可行的救援方案,立马执行,尽早将被困人员结局出来,缩小事故发生的范围。
关键词:新时期;煤矿事故特点;应急救援特征
在前几年,煤矿开采事故频发,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面对这一情况,政府加强了对于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监察,取缔了一些非法营业的中小煤矿企业,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形势逐步改善[1]。煤矿开采事故的发生,与煤矿生产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相关,要想提高采矿的安全性,降低生产事故发生率,就必须明确现阶段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风险要素的控制,从而提高煤矿生产安全与质量,促进煤矿开采的安全建设。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煤矿的机械化开采水平不断提升,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为此煤矿企业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同时,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方案。
一、新时期煤矿事故特点
(一)突发性
随着煤炭资源需求量的增大,煤矿企业逐渐将重心放在煤矿产出效率上,在这种管理理念的引导下,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不足,在没有完善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情况下,煤矿事故突然发生,煤矿企业、作业人员不知如何应对,生产秩序混乱。在这种情况下,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及时作出应对,制定应急救援方案的速度及执行效率都比较低,在前期的失误率比较大,在无法对安全事故作出有效应对的情况下,事态将进一步扩大,导致煤矿事故的破坏性比较大。煤矿事故的突发性,在于煤矿企业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没有提前制定好紧急预案,以致在事故突然发生时,救援不及时。
(二)破坏性
在现代化的煤矿开采中,其机械化水平比较高,开采规模也比较大,在发生顶板冒落事故、瓦斯爆炸事故时,会对采煤工作面造成极大的破坏,煤矿巷道坍塌,其中的采煤、运输机械可能因事故而损坏,电力线路因此全部被破坏,在短时间内,事故发生区域的煤矿开采系统将全面瘫痪。同时,由于电气设备的使用连接性较为紧密,事故的发生将会波及到整个煤矿开采区域中,导致生产系统全面破坏,直到灾后复建工作完成,相关的电力线路及通风系统重新布设,煤矿开采机械设备配置完善,开采工作才能够继续进行。在这一期间,国家及煤矿企业面临的经济效益损失比较大,财政压力较大[2]。
(三)災难性
在煤矿安全事故报导中,基本上都可以见到“数十人被困矿井中”、“死伤数人”的字样,对于煤矿作业人员来说,煤矿安全事故的打击是灾难性的,有很多职工在顶板冒落事故发生时,直接被砸伤,无法逃离灾难区域,甚至直接被掩埋,躲藏在安全区域内的职工,由于救援不及时,在矿井中饥寒交迫,也面临着生命威胁。
二、新时期煤矿事故的应急救援特征及提升策略
(一)快速掌握事故信息,及时展开救援
在煤矿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未受事故波及的人员应该迅速展开救援工作,收集事故灾害发生的相关信息,比如说明确事故波及人员数量、事故波及的开采地段,对事故发生的持续时间进行预测,为救援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比如说瓦斯爆炸事故事故发生时,对事故发生区域及未波及区域的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对爆炸发生的危险系数进行预测,控制煤矿巷道中氧气的输入。为了保证救援的及时性,煤矿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矿区信息体系,对矿区的生产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掌握事故信息。
(二)正确分析事故原因,保证救援的准确性
在煤矿事故发生时,由于事故现场较为混乱,外部人员无法有效掌握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导致救援方案的制定可行性不高,影响到应急救援工作效率。因此,煤矿企业在掌握事故发生信息后,应该综合考虑各方要素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事故的源头制定可靠的救援方案。同时,在救援时,对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监测,对巷道内有害气体的含量及氧气含量进行检测,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性,保证救援方案能够按照计划有序进行[4]。
(三)编制应急救援方案,保证救援的可操作性
新时期,煤矿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特征为可操作性,即在救援工作展开之前,需要事先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保证方案的可操作性。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其编制内容缺乏合理性和系统性,而且可操作性比较小,救援职责、目的、功能的定义相对模糊,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现场要素的限制无法有效开展。要想进一步提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可操作性,煤矿企业应该加强对各类煤矿事故发生特点的研究,根据煤矿生产实情,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将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三、结语
煤矿开采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近些年来,瓦斯爆炸事故、煤矿自燃事故、顶板冒落事故等发生率较高,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必须加强煤矿上生产安全管理,加大对于人、物、环境等多个安全要素的管理[5]。按照目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来说,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体系仍未完善,无论是企业还是职工都存在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要想降低采矿风险,就必须提高安全生产重视度,加强采矿安全培训,提高作业人员对于采矿事故的认知,明确现代化煤矿开采体系中的主要事故类型及其发生特点,分析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特征,根据矿区生产实情,逐步完善煤矿应急救援体系,切实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J].工矿自动化,2016,12:41.
[2]王金凤,张璐瑶,冯立杰,翟雪琪.基于动态博弈的煤矿突发事故应急资源配置[J].煤矿安全,2016,01:234-237.
[3]岳茂兴,周培根,李瑛,卞晓星,尹进南,郑琦涵,赵晓成.狭窄空间事故特点和类型及医学卫生应急救援对策综合研究[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0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