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生命科学学科德育衔接研究
——以“病毒”一节为例

2017-08-20 03:45严黎炜
生物学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正确率德育

严黎炜

(上海民办华东师大二附中紫竹双语学校 200241)

1 学科德育内涵和衔接的可行性

学科德育是指在本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宗旨,将在学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想、道德因素等,自然地融合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1]。在日常的教学设计中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指向学科德育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知识与技能)、发展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实现德育目标。学科德育衔接就是要把学科德育这样一个复杂的事物视为一个有机体、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对其进行规划时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行通盘考虑。经过比对课程标准,发现有几个大版块知识内容的德育目标初、高中都有,如内环境、生殖和生态等;虽然它们具体内容分布在初中、高中的不同知识模块,但是它们教学的编排顺序基本一致,先介绍人体结构,再讲生殖方式,最后到生态系统,很好地反映学科德育教育也是有顺序和层次的,而且跟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关系,符合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情感方面的感受。

2 中学生命科学学科德育的现状调查

2.1 中学生命科学学科德育情况调查 在2012—2013年的上海市中学学科德育相关调查中(有效问卷568份,其中初中教师346份,高中教师222份),在“您在教学中关注学科育人吗”问题中,选择“有时关注”和“经常关注”的分别占12.85%和86.97%。说明绝大部分教师都认识到关注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性。然而实际的情况是由于课时限制、评价机制和教师自身因素等,学科德育在课堂上落实的情况效果没有想象中那么扎实[2]。

在2015—2016年的上海市中学学科德育相关调查中(有效问卷633份,其中初中教师325份,高中教师308份),当问及“您在日常教学中是否会从学科德育的角度进行课后反思”时,回答“偶尔反思”和“没时间反思”比“经常反思”的多。说明绝大部分教师并不经常做学科德育反思。经常关注和经常反思之间存在一定的不一致。

2.2 初、高中生命科学学科德育衔接情况调查 在2015—2016年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及“您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对自己所授学段生命科学的学科德育内容的关注程度”时:有81%(初中教师)和65%(高中教师)选择“经常关注”,从这一数据中不难看出,初中教师更加关注自己授课年级的德育内容。这可能和初中阶段生命科学仅属于考查学科,而高中阶段的考试压力较大有一定关系。当问及“您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对中学其他学段生命科学学科德育内容的关注程度”时:有22%的初中教师会选择“经常关注”高中生命科学的学科德育内容;24%的高中教师选择“经常关注”初中生命科学的学科德育内容。从这一数据中可以发现,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关注初、高中生命科学学科德育衔接的也只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2.3 初、高中生命科学学科德育关注点的差异 根据相关调查分析,初、高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对于学科德育方面关注的内容基本一致,但是最主要的差异在于初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世界观的树立,而高中教师则相对重视生命科学思维的开发,这一区别的存在还是和初、高中不同年龄段学生自身的特点相吻合。初中教师比高中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自己授课年级的学科德育内容。

3 基于“病毒”一节内容的案例研究

学科德育衔接是建立于学科知识衔接的基础上,没有落实学科知识,学科德育也无法落实。调查显示,教师认识到学科德育的价值,但由于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够有初中和高中的生命科学教学经历,在实际操作中困难较大,需要对学科德育以案例来进行研究才更加有利于教师的认识和提高。现以沪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一节内容为例,进行初、高中生命科学学科德育衔接的案例分析。

3.1 初、高中学科德育目标梳理 对初中《生命科学》教材中德育内容及目标的梳理(表1)发现,“病毒”一节在初中教材中所占的内容与其他微生物比较,量比较少,学科德育也只要求在病毒的多样性和病毒营寄生生活以及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主要是病毒对人类的危害)有所了解。

表1 初中《生命科学》教材中病毒相关德育内容及目标的梳理

对高中《生命科学》教材中德育内容及目标的梳理(表2)发现,病毒一节在高中教材所占的内容已经独立成一节,量虽然比较少,学科德育却比较丰富,目标也比较详细;而且要求关注病毒与人类之间的辩证关系;另外还特设了课外活动,德育目标为提升学生团队协作、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等各个方面的素养。

表2 高中《生命科学》教材中病毒相关德育内容及目标的梳理

3.2 学科德育衔接案例实施过程 本教学设计依照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通过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紧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分析所在班级学生课前的调查数据,结果发现回答“不是由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学生错误率非常高,正确率仅50.85%。相反,对于病毒的结构、大小、甚至于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学生回答的正确率是81.36%~100%。由此可见,学生在“病毒与人类关系”方面需要重点强化。教学过程中,针对重难要点,充分运用图示、表格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观察、思考、描述和讨论等多样的教学活动,为学习目标的达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病毒的结构对病毒进行分类,再结合病毒的寄主进行分类。这两种分类方法学生并不十分清楚,因此进行着重补充。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为日后遗传信息相关知识学习做铺垫;并启发学生:细菌可能被病毒寄生,那么有什么实际利用价值呢?请举例说明;病毒是不是也可能被其他生物寄生呢?等待学生自主探究。经过这样的讲解和提问,学生看待病毒将会更加客观,也有利于前后知识的衔接。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初中阶段只讲了病毒的危害,高中阶段则除了上述利用病毒对付细菌感染外,还可以了解利用病毒防治虫害,以及利用病毒进行目的基因导入,为将来讲解转基因技术做好铺垫。既考虑了初、高中学科知识和学科德育的衔接,也考虑了高中阶段知识之间的前后衔接。

利用课堂最后五分钟,考查本节课的学科知识和学科德育落实情况,设计了简单的六个选择题,利用pad进行一个班级的调查,结果与分析如下:①你日常接触到的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一组是______。(正确率达到97.14%,相比课前,“能够区分日常生活中微生物的类型”这个知识点基本已经掌握。)②冬季流感高发,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该病毒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主要有_________。(正确率65.71%,此为高中阶段的内容,考查RNA的结构,学生还存在一定问题。)③了解病毒的致病原理,我们就可以攻克某种疾病,艾滋病病毒首先侵入的是人的______。(正确率达到100%,通过本节课学生进一步知道该病毒所寄生的具体细胞,为免疫打下基础;同时也不会歧视生活中遇到的艾滋病人。)④人会生病,细菌也会“生病”?噬菌体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正确率达到91.43%,在初中的基础上,加深对病毒寄生生活具体过程的熟悉程度;并且对微生物也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对人类来说微生物并不都是有害的。)⑤腺病毒侵染人体细胞时,进入细胞内的是它的______。(正确率达到88.57%,此为高中阶段的内容,理解病毒核心是遗传物质)⑥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这是因为________。(正确率达到85.71%,通过初、高中知识衔接,大部分学生不仅知道病毒的结构,而且理解病毒也会繁殖。)以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上述这些知识考查可以从侧面反映学生学科知识的落实情况和学科德育衔接的效果。

4 学科德育衔接案例实施反思

4.1 案例研究需要系列化 初、高中可以衔接的类似知识点非常多,还可以进行一些案例的研究。例如,人体的神经和体液调节、免疫、生物的生殖方式、生态系统等。对上述内容的学科德育衔接进行更多案例研究,有助于中学生命科学学科德育一体化的落实。当然,如何更好地区分高中与初中在教学内容、结构上的差异、难度和要求,从而符合德育衔接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探索。

4.2 不同学段德育之间的衔接应该是螺旋式上升 高中的学习内容有许多是对初中内容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的心智和道德方面的发展。但它如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其独立思考和思维品质的提升等问题,应该从低年级就开始进行思考并深入探讨。

4.3 教师必须有学科德育一体化的思想 教师应充分了解本学科在横向上有哪些学科德育内容,在纵向上如何分层递进。教师应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发挥学科优势,将学科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各个活动中。教师的德育素养是实施学科德育的关键,教师应具备正确的学生观和科学的育人观,充分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及相应的教学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德育的细节,具备学科德育一体化的思想。这也需要在初、高中教师中进行培训,让两个学段教师对于相互的学科知识和学科德育进行充分的了解。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正确率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