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凤茹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254-02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教育的常识。当更多的教师带着这样的常识走向学生的时候,课堂必然发生可喜的变化,学生必然收获能力的提升和精神的成长。新课程理念倡导教育的主体要从教师走向学生,这就意味着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意味着教师要敢于“还权”。
课堂“还权于”于学生,就意味着“师退生进”。
教师积极地退,学生积极的进;教师在讲授的时间上要退,学生在探究的时间上要进。课堂“还权”于学生,就意味着学生自主学习权利的回归,意味着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时间,意味着教学的起点从教出发走向从学出发,教必须让位于学,教必须服务于学。使学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任何人都不得超越或改变,教师、课堂、教学等丰富的资源形成一个场,服从和服务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教师要努力地创设一个这样的场,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探究,去实践,让学生自己去摸爬滚打。这是一种难得的经历,是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是一种珍贵情感的体验,是一种不可省略的成长积淀。只有经历了这一过程,学生才能更好的认识世界,成熟自己。学生都有表现欲望,老师应该转变“角色”去欣赏、去鼓励,发挥小组合作“兵教兵”作用,老师着重引导解决难点,学习效率自然高。如果按传统教学模式,由老师来讲授相关的重点、难点是很容易、很熟悉的,但这样的教学无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理想课堂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学生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去发展自己的一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的最好方式,就是赋于学生自主权,让他们在知识的超市里自主采撷,在疑问的探究中合作互学,在精彩的展示上分享智慧。学生真正主宰了课堂,教师的职责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协助测评与释疑,做好学生学习的服务生。学生很多的本领大多是靠他们自己在生活实践等到各种活动与交往中学来的,增长起来的,而不是谁手把手教出来的。所以我们才应反璞归真。
课堂“还权于”于学生,要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在我们的课堂上,一定要把学生推到前台,教师退到后台。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但是没有主导的主体会没有方向,没有效率,会缺少方法。同时,只有主导而没有主体的主导毫无价值。课堂是学生智慧与思维成长的天堂,课堂应是孩子自由汲取知识,自由发表见解的地方。学生和学生之间要有思想的碰撞,生成新的智慧。为了真正的还权于学生,我们的课堂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模式,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行规范和引领。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教学,就是教着学生自己去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是工程师,而是学生在成长道路上起引领作用的导师。
教师要做的是引领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引领学生学会研究、合作和创造,引领着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学会价值判断。陶行知先生说过,做的法则决定学的法则,学的法则决定教的法则。我把它改成,做的法则决定学的法则,学的法则决定导的法则。导、学、做,三位一体。这个道理就好像让学生学自行车,如果教师总是握着车把,学生是学不会骑车的。只有当学生在跌倒中体验,才能学会骑车。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就是好的方法。夸美纽斯曾这么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學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90后孩子开放、自信、大胆,他们身上的这些普遍特质,是课堂主体落实最好的软资源。让学生学习自主,同时还要管理自主。把研究权和评价权都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育创新的主体,促进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让学生快乐成长,全面协调发展。
课堂“还权于”于学生,追求的是育人与高效
课堂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本质追求直指“育人”与“高效”,即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好的收获。现代课堂应该跳出传统意义上的主导与主体之争,首先要把原来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教师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效果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中“主导与主体”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要实现课堂的高效,就要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实现“主导与主体”的和谐。教师的使命就在于恰到好处地指导、启发学生由无知到有知,由茫然困惑到豁然开朗,循序渐进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教师要导趣、导思、导言、导法。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谁也不能代替。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学”施“教”,以“教”导“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体现在学、展、评等行动中。教师要想更好的把权力还给学生,必须认真备课,利用教材与生活实际的素材,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基础,更多的让学生自己动手,经历探索-发现-合作-交流-验证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逻辑推理的能力。帮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使他们成为一个能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
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虽然不拘一格,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变“教案”为“学案”(亦称“导学案”)。导学案罗列了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在上课之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先预习,在每节课开始之前,先检测前一天的学习内容,之后,对于新的知识点,都要经过学生独学、小组成员的组学、各个小组之间的群学过程,每个学生都要发言,即展示。更高效的课堂还要求分层次设计导学案,因人而异地安排学习方式。正因为它的机动灵活务实求真,学生很容易接受和提高,避免了太难“听天书”或太易“不屑学”现象。可见,用好导学稿也是我们“还权”于学生的具体可行的方法。
时代在前进,我们的观念要更新,如果你还是死死抱着传统的教学标杆不放,我想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成为教师行业中的“古董”一个,真正成为新时代的孔乙己。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让我们每个教师都认真的想想自己,您的课堂“还权”了吗?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