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之豪
一张石桌上,铺着一卷厚厚的战略地图,一位高大魁梧的军人拿着一截铅笔,手指一处岛屿,正和部下商量作战策略。每當我看到一江山岛战役纪念馆门前的这座五人雕像,眼前总会浮现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爱萍所写的一段文字:三军易统,良机难觅,东风助我锐难当。万炮发,势排山倒海,直捣金汤。遥望大陈一江:红旗闪,浓烟冲火光。
带着由衷的敬佩之情,我走进了纪念馆的一楼。张爱萍将军英勇而又富有智慧,他是一江山岛解放战争胜利的关键人物。他深知,“拿不下一江山岛,就打不通航线”。这场战役的胜利与否,关系到整个大陈海域解放战争的成功与失败。战役开始前,张爱萍将军做了周密计划。为此,他缜密思考,在三大方案中选取了首打一江山岛战役。他果断指挥又谨慎行事,“杀鸡要用牛刀!”在确保各部门正常的情况下,他又果断选择了一月中天气最好的一天——1月18日。“打仗一天就够了!就定1月18日。”张爱萍信心十足地说。
1955年1月18日的清晨,一江山岛战役正式打响了。8:00,轰炸机群首次进行轰炸,一江山岛顿时硝烟弥漫。9:00,支援炮兵开始长达4个小时的轰炸,登陆艇紧随其后,于12:15出发,预计14:30抵达一江山岛,而此刻潮汐最高,可以缩短上岸进攻的距离。战士们以双纵队形包围一江山岛,15:00左右,我军的红旗终于在火光中插在了203高地上。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故事,令我感慨,如果没有如此周密精确的策划,哪有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的成功呢?
令人感动的是,这场战役中,还充分体现了“军民如亲”的情怀。听说要打仗,船老大们纷纷捐出渔船,并在中央指挥下包上铁皮、安上装备,投入了所有心血,武装成了“登陆艇”。更为可贵的是,因为陆军中几乎没有多少人打过海战,缺乏驾驶员,十多位有经验的船老大也投入到了战斗之中……
纪念馆二楼的雕塑中,船老大金寿兴一手握紧方向舵,一手握紧拳头,还回头招呼着战士们:“冲啊——”他驾驶17号“战船”逼近一江山岛时,在击毁了5座地堡后,流弹穿过玻璃击中了他的前额,金寿兴不幸牺牲。
还有许许多多的农民也踊跃加入其中。农民们杀猪宰羊,争着放进补给物资的船只里;妇女们挎着一篮篮的土鸡蛋,无偿送到了部队……正是有了后方人民的支持,这一场战役才能打得如此漂亮!
1955年1月18日,这个伟大的日子在我们的脑海中永恒定格。“陡崖峭壁,钢铁堡垒,首战奏凯震八荒。英雄赞,似西湖竞渡,初试锋芒!”这铿锵的声音,这雄壮的赞歌,将永久回荡在椒江大地、台州大地。
一江山岛战役,沸腾的热血,不朽的战绩,谱写出胜利之歌、辉煌之歌!
指导老师 杨凤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