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运召
摘要:作为工业中重要的原材料,矿产资源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撐,随着人们对工业产品需求的与日俱增,大型矿区的发现成了当务之急。本文就地质矿产勘查的理论及技术方法进行分析,以期完善地质矿产勘查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理论;勘查技术
一、地质矿产勘查概述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有力支撑,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农业及现代服务业都离不开工业基础,
它是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矿场资源作为重要的能源材料与工业原料,为我国的钢铁、机械、化工、纺织及航天等多项现代化工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及保障。面对关乎国家命运的巨大市场,地质矿产的勘查质量和效率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地质矿产的勘查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体力劳动的过程,先进的理论和技术能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精确的勘测数据,无论是对矿区进行保护、开发利用、科学研究亦或是对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都能对其进行科学高效的指导规划。
在对地质矿产勘查的过程中也要遵循相应的原则。首先,要统筹规划,将中央和地方的勘查工作、公益性和商业性、矿区周边环境、等进行梳理,报备相关单位或部门。其次,要遵循客观规律,在勘探要结合我国或某一地区的经济状况、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计划安排、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进行合理设计,争取获得更多优质信息数据。最后,要结合市场不断创新,利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勘探技术行创新勘查,并将科技人才技术与实际勘查工作有机结合,从而提高科技地质勘探
的效率。
二、地质矿产勘查理论
无论是作为能源还是工业材料,人们对矿产的需求与日俱增,同位成矿理论的形成和不断丰富完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大型矿产勘查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指导。大型矿床的形成,往往具有同位成矿的特征,具体地说,就是在同一地理范围,无论年代是否相同、地层是否有差异、矿种是否不同均有较大可能出现大规模且结构组织稳定的同位成矿,其反映了同位成矿的出现的规律,因此会在大型矿区、矿床及其周围同时出现多种矿产资源。同位成矿的形成也需要满足多种条件,其重要的一项前提条件就是,同位成矿必须具备一个相对稳定的核心,该核心无论在同一时期还是不同时期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不能大范围偏离成矿的热活动中心位置,满足了此项条件后,还需要丰富的构成成矿的物质来源,当有利于形成成矿的基本物质在流动的过程中,不同的元素由于其密度、熔点、流动性等差异致使赋含不同成矿的物质流体往往向同一部位发生迁移。当具备了促使矿质淀积形成的封闭条件及其稳定的成岩成矿通道,且有良好的天然保存条件时,配合其他形成因素才能形成重要的大型同位成矿。由于其形成条件的复杂,成矿具有如下特点。在形成过程中,由于不同矿产的密度及流动性的差异,首先,成矿会具有集中出产的重要特点,即在一定空间范围上成矿具有较高纯度;其二,不同矿产种类间的断裂带区分明显;其三,成矿的岩体在分化中产生分异,这对成矿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地质矿产勘查技术方法
在地质矿产勘查的丰富实践过程中,其技术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完善,以下几种勘查方法更具普遍意义。
首先,研究工作区域地壳的演化过程及其矿质流动时期的运动变化特点,分析成矿形成的环境。这一方法的运用,要先建立科学系统的地质时间表,在形成的复杂过程利用现在勘探技术和设备对地质的热事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在时间线索上发现与之匹配的关系,并多种因素分析成矿的地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对陆壳基底成分的构造,分析推断与成矿之间的关系。
其二,沿着有利成矿区带进行勘探,对于找矿有良好效果。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其断裂构造组合及具有深大断裂带展布方向特点的岩带,通常有利于成矿的发现,另外,对于矿床展布的次级断裂构造及其相关的独特发育特点的了解与掌握,对高效勘探成矿区也有相当的帮助。根据经验和相关理论,出现以下情况的时候,通常会得到良好的效果:一是,横向矿带规律,即所谓在矿床的断裂构造同成矿带的深大断裂之间形成有较大角度,或以一定的间距近平行排列情况的出现;在不同岩体力场的条件下,与区域深大断裂带接近平行或是有相斜的次级断裂带间呈现出近乎于平行的排列。
其三,加强矿化信息的收集、综合分析及科学有效的处理环节。在勘探地表成矿、半隐伏矿时,有效利用遥感地质及化探找矿的相关信息并加以充分利用,然后结合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取得良好的勘探效果。在处理隐伏矿的实际工作中,在处理对矿产深度评析中,必须具有完善的高利用价值的物探找矿信息作为研究评析的理论依据。此外,还要对找矿信息反映的剥蚀程度予以较高程度的重视,在实际中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有的地表信息数据准确完好,但剥蚀较深,面对这种情况,通常找矿前景不大。然而还有一些情况表明,外露的部分剥蚀严重,而未露出部分仍可出现相同矿种的不同类型,亦或是期次差异、矿种种类、多重层位等多种可能性的隐伏矿床。在之前,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对找矿信息产出特点、空间展布及其分带规律进行深入认真的研究,这对主要矿种类型的勘探、寻找共生矿产以及相关成矿系列的矿产都具有指导作用。另外,确定明确矿区、自然边界与划分矿区矿化的不同产出特征及其类型也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再者,根据主矿体自然呈现出的状态、产状与展布特点等主矿体中矿质富集部位的地段、分布以及容易导致异常的构造之间的关系研究,对于预测找矿部位都有较大的帮助。
四、结语
地质矿产的勘查理论及其相关技术方法应不断被丰富发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完善地质勘探机制,从而切实提高地质勘探与找矿技术。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强盛,相关科研设备及处理信息能力的不断进步,地质勘查手段也相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展,将传统地质勘查方法与新兴技术相结合,更好地为地质矿产勘探行业服务。
参考文献:
[1]付艳春.现阶段地质矿产勘查相关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16)
[2]田源东.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及技术方法的研究[J].低碳世界. 2016(03)
[3]穆仕坤.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及技术方法研究[J].山西科技,2008,(0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