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七公子,现为武进区作协会员。作品曾散见于《读者》等各类杂志,作品有《戒不掉的游弋》《当时少年春衫薄》《谢谢你曾来过》等。
寂寞的中午,细雨蒙蒙的春末,踏步于平江路,行人甚少;穿越于白墙灰瓦间,独自孑孓前行。
来苏州,行走在平江路上,就觉得自己像个一辈子都住在小池塘的人,突然间看见了大海,让我有点喘不过气来,却时时刻刻充满着惊喜。
停下来看着古旧的民宅,犄角旮旯处生了一丛丛青苔,滑咕咕的,门口的桂花树正开着花儿,桂花飘香,满了巷道。
起开的微微细雨借着暖风倾落,来到了丁香巷,窄窄的巷子里,斑驳的青色墙面。
但见熏风摇着酒旗茶幌遮着人眼,芡实糕在师傅的手里头盈了满巷久违的香甜,不远处一位老人撑着黑色的雨伞,步履蹒跚,很可惜来的不是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
来苏州,一直在偶遇,偶遇那些旧。平江路上的那些旧却是与众不同的,栋栋民房,粉墙斑白,碎粉皮絲丝剥落,说不出的2000年故事。
阳光下,石桥河对面,一棵大柳树,一老者依靠着摇椅,石案上搁着碗碧螺春,脚旁是一条黄色的大狗懒懒的偎着,好似小孩子一般。看着眼面前的这幅画儿,心里一阵酸甜,老了,真好。
日头下两侧的树叶儿借着日光投在墙面上,斑斑驳驳,粼粼水边,无限凉意,桥下船娘摇着橹桨,嘴里不时传来一声一句歌谣。
柳叶儿弯弯拂水花儿转,水花儿转转着小船儿摇。小船儿摇摇过石桥南,石桥南她撑伞步款款。两黛罥轻烟柳叶儿弯,柳叶儿弯配着金雀儿钗。金雀儿钗不慎滑落入我怀,惹得她羞向我看。
行得乏了,在就近的巷子里找了个小馆坐下,要了瓶六扇门的老酸奶,还点了份鸡头米,舀了一勺子,淡淡的清香,桂花的味道总是那么诱人,浑身顿时舒畅好多。
推开玻璃窗,只见巷道的行人来去匆匆,女人们穿着旗袍,挽着男人,你侬我侬,情意绵绵,顺手开了相机拍了下来,真甜。
此时雨从屋檐上落了下来,落到天井里。她迎着我一步步走上了楼阁,楼梯是木板的,很窄很陡,有些年月了。因为采光不大好,屋内是极暗的。窗外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随风飘了进来。此时的人好似走进了苏童的小说一般,粉红的,又落寞的,可却又让人不由得迷恋着。
夜晚来到位于平江路的猫的天空之城,抚摸着各色明信片上了二楼。推开镂空的格子窗,举首起视,石板路上的路灯下只见淅淅沥沥的雨丝纷纷而落,窗台上摆满的盆盆茉莉花,迎着夜风传来阵阵清香。
不远处传来阵阵昆曲,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想是清夜无人,那张生又与崔莺莺情定西厢了。
冬去春来,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姑苏。来到苏州,我这样的一个自由行者,可以尽情地在江南的杏花春雨里吹笛到天明咯。
很多年前,一友人说道,你应该去苏州逛逛,你属于苏州。多年以后当我第一次走进这座城市,真的被他给迷住了,犹如孟德斯鸠说的那般,他的的确确是鬼斧神工的杰作。发现不是我属于他,而是他属于我,唯一的。自那以后,这些年我总是会每年都去,多则五六趟,少则两三趟。
相遇得不算晚,虽过了青涩的少年时和澎湃的青春期,原以为应该喜欢的已经定型了,后来才发现,其实越到最后,喜欢的东西才是真的喜欢,是发自骨子里的喜欢。寻了小半生,兜兜转转,原来你却还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