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义忠
摘 要 2016年,政和县引进荃优3301、荟丰优3301、和两优1号、隆两优1377共4个品种,以甬优9号为对照,在政和县石屯镇进行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生育期在137~148 d,每667 m2产量在525.9~629.6 kg。荃优3301、荟丰优3301综合表现优良,可在政和县平原区作中稻推广种植。
关键词 杂交水稻;中稻;新品种;品比试验
中图分类号:S511.3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5.065
石屯镇位于政和县中西部,有集中连片的长城、工农、石屯洋面积上万亩,被誉为政和县粮仓。水稻是当地主要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 200 hm2以上。为筛选出适合该镇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杂交中稻新品种,促进品种更替,以满足农业生产发展需要,为农民选择适宜品种进行示范推广种植提供依据。按照政和县农业局粮食产能区“五新”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笔者对引进的4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参加试验的中稻杂交水稻品种共5个(含对照品种),分别是荃优3301、荟丰优3301、和两优1号、隆两优1377共4个新品种,对照品种为甬优9号(CK)。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石屯镇沈屯村陈智顺家庭农场,海拔168 m,北纬27°33′、东经118°22′,年平均气温
18.6 ℃,年平均降雨量1 860 mm左右,年日照时间1910 h,全年无霜期268 d左右,试验田块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地力均衡,排灌方便,前茬为冬闲田。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小区面积36 m2(长10 m、宽3.6 m),试验田四周设置保护行,保护行5行,种植对应小区品种。
1.3.2 栽培管理
参试品种于2016年5月16日播种,种子在催芽前进行消毒处理(强氯精浸种),所有品种在同一田块同时播种,秧田于6月12日每667 m2施复合肥、尿素各5 kg
作送嫁肥。参试品种同时在6月17日插秧,插植规格
30 cm×20 cm,丛插2粒谷。在栽培管理中,施肥水平中等偏上,播种量、秧龄、株行距、每穴苗数等按当地大田生产习惯。本试验田5月下旬开始溶田,6月10日用旋耕机旋耕,每667 m2用碳酸氢铵30 kg、过磷酸钙15 kg作基肥后盖平。本试验田插秧后6~8 d第一次追肥,每
667 m2用三元复合肥15 kg拌15 g克草净撒施除草;7月5日,第二次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5 kg,并喷施吡虫啉、杀虫双防治稻飞虱和螟虫;8月16日第三次追肥,每667 m2用尿素7.5 kg,氯化钾7 kg。8月26日喷施吡蚜酮、敌敌畏、井冈霉素防治病虫害;根据参试品种的成熟期,于10月3日至10月14日收割。
1.3.3 试验记载和统计分析
试验记载按照《水稻品种试验技术规程》的记载标准进行观察记载。田间记载项目主要有播种期、移栽期、秧龄、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植株整齐度和抗逆性等。成熟期取样进行室内考种,考察有效穗、株高、穗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并对各小区进行实割测产,利用方差分析对各品种产量进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参试品种在政和县石屯镇作中稻种植,生育期在137~148 d,4个新品种的生育期与对照甬优9号相比前后相差10 d,其中和两优1号生育期最短为137 d,比对照甬优9号早熟10 d,荟丰优3301比对照甬优9号早熟5 d,和两优1号、隆两优1377生育期相当,荃优3301比对照甬优9号迟熟1 d。(表1)。
2.2 主要经济性状
2.2.1 株高
参试品种株高在113.3~121.4 cm,其中对照甬优9号为118.7 cm,最高荃优3301株高为121.4 cm,比对照甬优9号高2.7 cm;最矮的和两优1号株高为113.3 cm,比对照矮5.4 cm,其余参试品种荟丰优3301、隆两优1 377株高与对照品种甬优9号相差在2 cm以内。
2.2.2 穗粒结构
参试品种有效穗数每667 m2为14.7万~19.5万穗,有效穗数最多的品种为和两优1号,最少的品种为荟丰优
3 301;穗长24.1~25.3 cm,穗长最长的品种为荃优3 301,最短的品种为对照甬优9号;每穗总粒数为170.5~200.5粒,每穗实粒数146.6~167.8粒,穗总粒数最多的品种为对照甬优9号,实粒数最多的品种为隆两优1377,实粒数最少的品种为和两优1号;结实率为78.0%~86.0%,结实率最高的品种为和两优1号,最低的品种为对照甬优9号;千粒重為23.2~29.8 g,最重的品种为荟丰优3301,最轻的品种为和两优1号。(表2)
2.3 产量
测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产量存在一定差异。荃优3301每667 m2产量比甬优9号增加68.5 kg,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隆两优1377每667 m2产量比甬优9号增产33.3 kg,差异达显著水平;荟丰优3301与甬优9号产量相当,差异不显著;和两优1号每667 m2比甬优9号减产35.2 kg,差异达显著水平。(表3)
3 讨论与小结
3.1 荃优3301
该品种为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通过审定(国审稻20176039)。每667 m2产量629.6 kg,居参试品种第1位,比对照甬优9号每667 m2增产68.5 kg,增产率1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上等,成穗率较高,每667 m2有效穗达15.8万,结实率达85%,千粒重较重,成熟期叶色翠绿,熟相佳,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中感稻瘟病,栽培上注意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的防治。适宜在政和县平原区作中稻种植。
3.2 隆两优1377
该品种为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通过审定(国审稻20176007),每667 m2产量594.4 kg,比甬优9号每667 m2
增33.3 kg,增产率5.9%,增产达显著水平。种植株生长整齐,分蘖力中等,抗病、抗倒伏,谷长粒型,千粒重27.7 g,米质达国标优质3级。中抗稻瘟病,高感褐飞虱。政和第一年引進试种,是否适合政和县作中稻种植,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3.3 荟丰优3301
荟丰优3301每667 m2产量563 kg,与甬优9号产量相当,差异不显著。该品种群体整齐,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千粒重29.8 g,米质较优,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栽培上中后期应控氮防倒伏。已通过福建省级品种审定(闽审稻20170008),适宜政和县平原区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3.4 甬优9号(CK)
政和县于2010年在石屯、东平乡镇引种甬优9号,产量、抗性、米质表现良好,已在当地推广种植6年,是平原区乡镇的当家品种。甬优9号平均每667 m2产量为
561.1 kg,居参试品种第4位,该组合穗型大,穗长弯钩型,谷粒中长,椭圆形,着粒较稀,穗顶有芒,叶姿挺,生长整齐;全生育期147 d,每667 m2有效穗16.8万,结实率78%,中抗稻瘟病和叶枯病,感褐飞虱。已通过品种审定(国审稻2008023)。适宜政和县平原区乡镇继续作中稻种植,栽培上适当稀植,控制后期氮肥用量,注意稻曲病、褐稻飞虱防治。
3.5 和两优1号
和两优1号每667 m2产量525.9 kg,居试验全组产量第5位,比对照品种甬优9号每667 m2减产35.2 kg,减产达显著水平。该品种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分蘖力强,株型矮,抗倒伏性好,全生育期较短,每667 m2有效穗
19.5万,结实率达86%,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标准3级。抗稻瘟病综合指数4.2,白叶枯病5级,栽培上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已通过品种审定(国审稻2015030),适宜政和县平原区作烟后稻推广种植。
综上所述,荃优3301、荟丰优3301综合表现优良,可在政和县平原区作中稻推广种植;和两优1号可在政和平原区作烟后稻推广种植;隆两优1377是否适合政和平原区作中稻种植,有待进一步试验。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