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机械化整地技术及适用机械

2017-08-16 10:10王帅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7年5期
关键词:整地农机水稻

摘要:根据辽宁省水稻生产的农艺条件及耕地水平,结合农业机械化实施情况,介绍水田整地机械化技术及常用机械类型,旨在为提高全省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整地;农机;水稻;机械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S1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5-0062-02

辽宁省是北方粳稻主产区之一,占全国粳稻面积的10%左右。水稻机械化整地技术通过机械对田块进行耕翻、平整,为机械化播种、插秧、抛秧、摆栽等后序种植环节提供适用作业条件。结合辽宁省水稻生产的农艺条件及机械化实施情况,介绍水田整地机械化技术及机具类型,旨在为提高全省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提供参考。

1 水田机械化秋翻地技术及机械

北方稻区稻田耕作多采用翻地和旋耕相结合的耕作方法,适于采用秋翻耕方式。秋翻地是指在秋季旱翻、旱耙,是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耕整地方式,适于在干旱年份、缺水地区或井灌地区采用。

1.1 秋翻地的重要作用

1) 有利于土壤熟化和营养物质转化,提高土壤有效肥力,且能节省泡田用水。

2) 适当增加秋翻地的深度可以打破犁底层,使土垡疏松、细碎,并形成较细的粒状结构,从而使土壤里的水、肥、气、热等因素得到有效调节,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3) 将杂草籽、害虫、病菌等翻入地下,能够有效地消灭杂草,并把下层多年生杂草根茎和害虫翻到地上冻死,翌年耕种可降低病虫害和草荒。

4) 辽南水稻产区多为盐碱地,大部分是质地粘重的草甸轻、中度盐渍土。秋翻地能够促使盐分随水分蒸发,并集结在伐块表面,有利于洗盐排盐,脱盐率较未耕地增加30%。

1.2 翻地作业技术要求

1) 耕深一致性。耕深15~20 cm,误差为±2 cm,耕深不一致率≤5%。

2) 耕作直线度及耕幅一致性。耕堑百米直线度≤30 cm,耕幅一致,实际幅宽与设计幅宽误差为±4 cm。

3) 翻垡与覆盖率。立垡与回垡率<5%,残株杂草覆盖率>90%。

4) 地面平整度。垂直耕作方向10 m范围内的地表平整度≤5 cm。

5) 开闭垄要求。开闭垄距离>40 m,开垄宽度≤30 m,深度≤15 cm,闭垄高度≤10 cm。

6) 不漏耕、不重耕。重耕率≤2%,地头横耕整齐。

1.3 翻地作业实施要点

翻地应根据地势、土质和土壤的适耕性等条件适时进行,一般含水量应为18%~23%,以不起干坷垃和明条为宜。春翻作业应在解冻层达到耕深要求时进行。

耕深与土壤性质有关,应适宜确定耕深。雨前耕翻可深些,雨后可浅些;黑土层浅的地块应结合有机肥逐渐加深耕层。总的原则是秋翻宜深、春翻宜浅。翻耕后的田块见图1。

1.4 翻地作业常用机械类型

土壤粘重,土壤比阻大的地区,对耕作机械的动力性能要求较高。作为翻地作业动力机械的拖拉机,正在由中小功率(37.2 kW,50马力)以下向大功率(67.1 kW,90马力)以上过渡,由链轨拖拉机向轮式拖拉机过渡。大功率四轮驱动轮式拖拉机将成为翻地作业的主要动力。翻地作业的配套机具主要是铧式犁。

近年来,辽宁省常用的拖拉机有东风1204—1354系列拖拉机、华农1004—1304系列拖拉机、东方红1204拖拉机、福田雷沃1204—1354系列拖拉机、久保田954拖拉机等。

翻地作业常用的配套机械主要有悬挂五铧犁、驱动圆盘犁、铧式犁、偏置调心液压翻转犁等。其中主要以铧式犁为主。

2 水田旋耕技术及机械

2.1 旋耕的作用

旋耕整地是水田整地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以在耕翻后的土地上进行,也可以在茬地上进行。

水田机械化旋耕作业的主要作用有:1) 旋耕整地、碎土质量好(直径小于4 cm的占80%,4~8 cm的占16%,大于8 cm的占4%)。地表5~6 cm为泥糊层,6~12 cm为耕作碎土层,形成上糊下松、有水、有气的耕层状态,利于水稻生长。2) 节省平地用工。旋耕不打乱土层,无开闭垄,地表平坦,较犁翻减少用工20%~50%左右。比犁耕节省泡田用水30~40 m3/667 hm2。

2.2 旋耕作业技术要求

旋耕深度一般为12~15 cm。土块细碎,地表平整,碎土程度要达到直径小于4 cm的土块占总量的65%,最大尺寸≥6 cm的土块不超过5个/m2。不漏耕,不拖堆,植被覆盖率达到75%以上。

2.3 旋耕作业常用机械

常用的旋耕作业机具主要有与拖拉机配套的单轴旋耕机、履带自走式旋耕機、埋茬旋耕起浆机、旋耕搅浆机等。

与29.8~37.2 kW(40~50马力)拖拉机配套的单轴旋耕机旋耕机主要有1GN-125型、1GN-150型,其旋耕深度为12~15 cm,生产率0.2~0.4 hm2/h。与大中型37.2~59.7 kW(50~80马力)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主要有1GN-175型、1GN-220型,旋耕深度12~15 cm,生产率0.3~0.6 hm2/h。与大型59.7~89.5 kW(80—120马力)配套的单轴旋耕机幅宽2.2~3.0 m,作业效率0.6~0.9 hm2/h。

与传统旋耕机相比,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具有以下优势:地表平整度好;机具转数高,旱耕地土块细碎均匀,水耕田泥烂浆足、耕作质量高;杂草覆盖率高。

埋茬旋耕起浆整地机能一次性完成高留茬地(含普通割茬地)的旋耕、埋茬、起浆、平地等作业,具有节水、省工的显著作用,较常规翻、旋后耙地作业节省泡田用水30%~50%,节省机耕作业用费用225元/hm2以上。2 a以上的埋茬作业可使稻田少施化肥

5~10 kg/667 m2,节肥效果明显。其配套动力为26.1 kW以上四轮驱动轮式拖拉机,作业幅宽2.3~3.5 m,生产率可达0.3~0.9 hm2/h。

3 结语

水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能保证水田碎土效果及耕后平整,具有省工、省成本、节水等作用。根据水稻产区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在满足农业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选择、使用耕整地机械化作业技术及机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帅,王丽,徐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实用技术手册[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6.

[2] 徐德利,陆建飞.水稻可持续发展综述[J].作物杂志,2010(3):1-4.

[3] 张曲,肖丽萍,蔡金平,等.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J].中国农机化,2012(5):9-12.

[4] 李明金,张宝库,陈长海,等.水稻田耕整地方法的现状及特点[J].农业装备技术,2011(3):49-50.

猜你喜欢
整地农机水稻
水稻种子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农机维修对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分析
试论建设县乡农机推广体系的有效措施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