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PK腾讯,谁才是深商未来的高科民企之王?

2017-08-16 22:57龚雄武
经理人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华为企业

龚雄武

未来30年,谁将成深圳民营高科技术企业之王?有人说是华为或腾讯。这两者之间的比较成为近期微信圈的较热话题。说实话,对于这个预测式提问,任何一个答案都没人敢打包票,说不准是另一家更加生猛的黑马公司。但对两家进行单独的趋势比较,还是可行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从中挖掘能为我所用的商业智慧。

寻找评判标准

在比较之前,我们需要了解:2016谁是深商的民企之王?有人说只能从万科、华为、腾讯中挑,有人说是最低调的世界500强正威国际,甚至还有人认为是垄断无人机市场而实现财富急速膨胀的大疆科技。

现在终于有了一个靠谱的说。2016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于7月份正式揭晓。上榜的中国企业数量继续增加,达到了110家,其中深圳共有5家企业上榜,分别为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华为、万科和正威国际。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平安首次跻身世界前50强,位居第41位,万科则成为此份榜单的新面孔,而排名第91位的华润,由于总部在香港,并未列为深圳企业。

既然是排行,就一定要比较,有比较就有比较的标准,标准不同,排序也不同。2016财富500强的排名标准很是简单粗暴—2015年营业收入。于是,2016深商5强新鲜出锅,排序如下:中国平安(1103.079亿美元,第41位)、华为控股(628.554亿美元,第129位)、招商银行(484.593亿美元,第189位)、正威国际(477.951亿美元,第190位)、万科(293.293亿美元,第365位)。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平安,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在此次排名中,其在市值、利润、销售收入和总资产等方面,均已超越了四大国有保险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大保险公司,同时也是国内排名最高的“非国企”企业。其营收水平不仅蝉联中国内地非国有企业第一,同时位居中国保险企业第一位。

华为则是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是中国在世界上最知名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之一。去年华为营收为628.554亿美元,稳坐世界通信领域第一把交椅。

据此来看,谁是2016深商民企之王?其答案似乎可以确定了—非华为,更非腾讯,而是中国平安。

但是我们不禁心生疑窦:只要营业收入高,就一定是最优质的企业之王吗?这是一个误区。以前看过一个笑话,有人很崇拜地问一个富人:您为什么能成为百万富翁?富人答:我从千万富翁变成了百万富翁。可见,即便是录得再高的营业收入,也不见得该企业一定是一家盈利的好公司。

同理,拥有高利润,就一定是一家好公司吗?也不一定。由于过度的外部投资和借债,而导致现金流断裂而折戟的优质企业,在现实中并不鲜见。

此外,由于被比较的企业,各自行业的相关性不大,要从中做出一个比较且还能让一干企业服气,实在有点困难。比如,平安集团和华为控股在各自领域均无人能与之比肩,这两者之间的比较,犹如比较茄子和豆角哪个更好吃一样,甚难。

谁才是深商民企的王者?对众多企业管理者而言,这种虚浮的名誉比较其实并没有意义,也不大会关心。但是他们一定会关心刚才提及的企业管理话题,也是企业主坐在一起经常讨论的问题—怎么样才算一家真正的好企业?评价企业价值高低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教科书上的定义,企业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产品市场的价值,另一部分是资本市场的价值。有企业家朋友说,这两个市场价值的组合就是企业的总利润。但另一企业家朋友说,总利润不仅包含产品市场的价值、资本市场的价值,也包括企業投入的成本,因此企业价值应该是企业总的营业收入。还有人说,企业的价值是资产总额。以上,他们是站在不同角度,来理解了企业价值,当然都有失偏颇。

我国著名利润管理专家史永翔在其《向财务要利润》一书中认为,从企业家的角度来说,产品市场的价值和资本市场的价值整合在一起,就是股东回报率。企业的价值,应该是为股东创造最大的股东回报率(即ROE)。

对此问题,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认为,检验公司通过经营管理而获利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已投入股权资本的收益状况,而不是每股收益率。一项成功的股票投资是取决于公司基本业务能否具备持续产生收益增长的获利能力,因为公司利润将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增加,公司股价也会因反映公司内在价值的增加而持续上升,当中ROE便是一个不错的监察指标。在巴菲特的选股模型中,其中一项条件便是寻找平均ROE大于12%的公司。

巴菲特通过自己的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将海量资金投向世界各个角落,投向能为他创造最大股东回报率、正在成为未来企业之王的潜力公司。在过去40年,一般美国公司的股东权益收益率是5%~10%,标普500的股东权益收益率在10%~15%,但巴菲特投资的公司,其股东回报率都在15%以上。

不计投资回报的投资者是瞎折腾,做企业甚至炒股炒楼也是如此。真正配冠之以“企业之王”的企业,除了较大的营业规模,拥有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股东回报率也是一个基础条件。

因此,在未来30年,华为和腾讯谁将成深圳民营高科技术企业之王?我们选择的评判标准就是他们近年的股东回报率。

什么是股东回报率?

股东回报率简称ROE,指股东利润与股东权益(即企业净资产)之间的比率,表现了股东投资的盈利水平、股东投资的价值、股东的投入产出比,同时也能评价企业管理层的表现—盈利能力、资产管理及财务控制。

一般而言,ROE越高越好,高于15%是属于理想,而大于20%则是属于优异水平。

史永翔认为,如果把经营企业比作开车,那么股东回报率便是车上的方向盘。要到达预定的目的地,就需要驾驶员在保证方向正确的基础上,控制好油门、刹车、离合器挂挡。企业主要运营好企业,也需要从市场(油门)、管理(离合器)、财务(刹车)这三个层面下功夫。

实际上,股东回报率的三要素正是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杠杆,该三要素之积,即为公司的股东回报率。

需要说明的是,销售利润率与所处的行业、竞争性和市场总量有关。比如腾讯所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由于软件产品成本固定,但可复制性强,故只要运作良好,其销售利润率要远高于包括华为在内的制造型企业。制造型企业,在提升其产品销量的同时,其成本必然相应增加,和经营纯软件产品的互联网公司比利润率高低,肯定不占优势。

资产周转率是企业用了多少资产,产生了多少销售额,这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盈利模式息息相关。此外,并不是资产越多越好,关键是资产的利用情况如何,因此资产的周转率是越大越好。

财务杠杆是企业用多大的代价撬动了多大的总资产,比如通过借贷扩大经营规模或业务种类,从而获得更高的净利润。

史永翔强调,对于普通的企业来说,财务杠杠要建立在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的基础之上,必须谨慎使用。

华为与腾讯的ROE比较

公司出于品牌宣传的目的可能会说谎,但是数字不会说谎,即使数字说谎,通过对比也很容易揭穿其谎言。

为了弄明白,华为与腾讯,谁才是未来深圳高科技领域的民企之王,我们从各自公司尘封已久的历年年报中,找出了ROE三要素相关的数据,并得出了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财务杠杆以及ROE的相关数字(如表1所示)。

销售利润率PK,腾讯胜:腾讯(均值34.9%)超华为(平均约8.61%)4倍。这个不需要过多解释,互联网公司与制造型企业的行业属性使然,在前文已经述及。

需要提及的是,2015年腾讯收入约1030亿元,华为营收3950亿元,从营收来看华为完胜,是腾讯的4倍。从净利润来看,去年华为净利润369亿元,腾讯利润为328.5亿元,华为小胜一筹。而且2016年腾讯利润极高,仅第二季度就取得了约114亿元利润的表现,而据华为上半年业绩透露,其利润率下降了6个点,所以2016年两者之间的净利润差距可能会进一步缩小,即使腾讯反超,人们也不会大惊小怪,这正是超高销售利润率的神奇之处。

资产周转率PK,华为胜:腾讯(均值0.5579)不及华为(均值1.0578)的1/2。从腾讯历年的数据来看,其资产周转率越来越低,从2008年的0.7259下降到2015年的0.3353。这对腾讯而言并非福音,数字暴露出其在管理及商业模式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更有可能是腾讯多元化的战略投资,对归属集团公司的销售额并没有太大提升,从而拉低了这一指标。

刚才介绍过,资产周转率表示的是企业用多少资产,赚来了多少销售额。腾讯虽然拥有令人垂涎欲滴的超高销售利润率,利润也几乎与华为并驾齐驱,但为由于资产利用率低,其年营收远低于华为。比如2015年,华为总资产3721.55亿元与腾讯的总资产3068.18亿元相差不太大,但由于在资产周转率方面,华为(1.0614)约是腾讯(0.3353)的3倍,相应地在销售收入上以4:1的成绩,华为占绝对上风。

因此,企业资产并不是越多越好,关键要看资产的利用情况如何。腾讯的资产周转率低于华为并不奇怪,华为近年崛起的消費者业务(即手机业务)突飞猛进,其资产周转率显然要高于腾讯的游戏业务,这是该比率差距产生的原因之一。

财务杠杆PK,华为胜:腾讯(均值1.745)低于华为(均值2.9755)。财务杠杆表示企业用多大的净资产撬动了多大的总资产,而总资产减去负债(包括借款、未分配利润等)即为净资产。因此,财务杠杆的比率反映的是企业负债经营、加速扩张的程度,在撬动资产总规模的同时,也撬动了利润规模。

华为的财务杠杆率常年控制在3.0左右,而腾讯则呈现出递增态势,平均值约1.8,2015年达到2.5561的历史新高,但仍低于华为的3.1255。这意味着,华为净资产的利用率更高。

2015年,腾讯、华为的净资产、总资产相当接近,且在净资产一栏,腾讯首次胜出。净资产意味着企业的真实家底。早在2006年,华为净资产便达到208.46亿元,同年的腾讯仅仅37.18亿元,但仅仅11之后,腾讯便以1200.35亿元反超华为(1190.69亿元)。华为与腾讯在这10年期间的净资产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是0.19、0.42。

由于华为是员工持股,而腾讯则是上市公司,两者每年都会吸纳不同的股东,净资产的变动除了与企业盈利情况有关之外,还与新股东的净资产投入有关系。因此,也不能完全从腾讯的净资产增长率来进行优劣评判。

在以上ROE三要素的PK中,尽管华为胜多败少,腾讯胜少败多,用体育竞技中的回合制来论胜负,华为显然已然胜出。但在实际情况中,需要衡量三者的综合得分来确定谁是王者,也就是必须要进行股东回报率的PK。

ROE表示股东的投入产出比。在近10年中,华为的股东回报率仅在2010年、2015年,超过腾讯,其他年份几乎都是与腾讯差距较大(如表2所示)。以10年间两者的ROE平均值来看,腾讯32.51%,华为27.21%。

因此,在最终的股东回报率PK中,腾讯胜。

不能避开的市值PK

華为是一家员工持股的非上市高科技企业,而腾讯则是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刚才我们更多的是从公司经营层面来比较,但是还不够全面,还需要从市值进行比较。

为什么要比较市值?被称为“硅谷钢铁侠”的马斯克(Elon Musk)给了答案。特斯拉(Tesla)最近公布了本年度二季度财报,其净亏损扩大至2.93亿美元,这也是特斯拉连续13个季度亏损。也就是说从2010年6月上市以来,整整六年特斯拉从来没有出现过盈利。我们不禁想问,特斯拉是一家垃圾公司吗?

“Who cares~”马斯克明确表示,“特斯拉现阶段的模式就是烧钱,烧钱,烧钱!盈利与我无关。”即便如此,特斯拉10月份市值仍然在300亿美元的高位徘徊。

市值PK,华为与腾讯谁的市值更高?按照腾讯2016年10月12日的股价计算,总市值约2990亿美元,早已超越中国移动(约2884亿美元),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企业。

市值是公开股票市场上的价值,非上市公司则没有“市值”一说,只有投资人对其“估值”。对非上市公司的估值方法有多种,通常情况下用同行业同规模已上市公司的市值来估值。对于没有上市,也无上市计划的华为,我们参考了其竞争对手思科和三星电子的市值,目前思科市值1556亿美元,三星电子市值2200亿美元左右,因此华为的估值按两者之和来算,应大于腾讯。

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比较。从现实上来看,腾讯的是市值可以分分钟变现,因为有变现的市场。但华为却空有估值。因此,从市值PK上,腾讯胜出。

另外,有研究人士表示,BAT已经买断了中国大半个互联网。尤其是腾讯眼花缭乱的投资版图和一连串长长的数字,让人们惊觉:美国华尔街的投资沃土在中国生根发芽了。

从前文腾讯的销售利润率来看,腾讯所投资的企业,并没有为其带来可观的营业利润。从2015年,腾讯的投资项目来看,它一方面围绕社交SNS、游戏、泛文娱、O2O等加强优势业务;另一方面在金融、电商、医疗健康等领域继续加大投资;在国际化和海外策略上,尤其是在游戏出海等方面,腾讯的步子比阿里迈得更大。由此可见,腾讯投资的也大多是互联网公司,有些甚至像马斯克的特斯拉一样,不赚盈利,只赚市值。比如腾讯参投的滴滴出行,有媒体爆料其在2015年至少亏损了100亿美元,但其市值已经飙升至1700亿元。

作为投资者,其投资的退出通道往往便是股市,广大股民就是买单者,有些投资收益高得超乎想象。难怪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在其掌管美的的后期,调整了战略方向:“我要否定自己,去变革!我们要从做产品到做企业,从做企业到做资本。”其独子何剑锋也专注于资本运作,将美的交给外人打理。

因此,腾讯现有的产品收益相比其潜在的市值收入,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这让世界财富五百强排名第129位的华为控股情何以堪?

整合者腾讯,创新者华为,后者更令人尊敬

虽然是财富的数字PK上,腾讯胜华为败,但即便再过30年,华为也更能赢得尊重。

腾讯、华为均是深圳市土生土长的企业巨无霸,在科技领域独霸一方。比如腾讯是仅次于facebook的社交网络公司,也是世界最大的游戏公司;华为,世界第三大手机终端设备制造商,世界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

在他们功成名就之前,同样都做过知耻忍辱、负重前行的“丑小鸭”。

近期热文《一个基层员工对任正非的独白—我在华为20年》(作者:潘少钦)描述了当时的华为:

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华为虽然已经是深圳第一大高科技企业,但名声显然和现在无法相比。当时国内电信界的主流是朗讯、北电等国际大牌厂商。那个时候,朗讯和北电的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基本上和Google、苹果类似,绝对的超级偶像派。“朗讯的创造力,通讯的源动力”,就是当时朗讯的宣传口号,也是现实的写照。

当时,华为的交换机在处于农村包围城市的过程中,和盘踞在大中城市的朗讯、北电碰撞还不太多,但我们所做的排队机,都在大城市用,就先一步和朗讯、北电竞争起来。说句实话,那个时候,我们就好像感觉自己是横店的群众演员路人甲,突然被要求和刘德华上岗去竞争男主角,完全没有信心。

总体上,我们沿着两条道路去做,一条道路是研发,我们快速学习先进对手,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增强中国客户需要的特性,力争比对手好用。另外一条道路是市场,我们大胆推出各种理念,什么无代演进、万年长青等,搞得好像华为不是第一,别人都不好意思。

按老板话来说,我们就是先打肿脸充胖子,让别人觉得我们胖、有实力,敢于买我们东西,等卖等多了,自然也就成了胖子。

真和对手干上了,我们发现偶像派也就是外表光鲜,漏洞还是不少的,一开始输多赢少,慢慢输赢各半,最后是赢多输少,信心越来越强,原来毛主席所说的“敌人都是纸老虎”是有道理的。比如说,朗讯、北电的产品看起来是高大上,但其用户手册和操作界面只有英文版,操作还是Unix的命令行,对管理人员基本没有任何报表支持(按四川某寻呼台女台长的话,这些国外公司就提供了一个裸体产品),服务也一般般,而我们的产品稳定可靠,全中文图形界面,操作简单快捷,给管理人员的报表也多,我们的贴身服务又好,真正懂行的人士就越来越多选择我们了。

事实证明,路人甲通过努力,也是能战胜心不在焉的刘德华。通过我们的竞争,朗讯和北电逐渐衰败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他们被兼并了,不存在了。

通过路人甲战胜刘德华的,除了华为,还有腾讯。

腾讯的两大杀手锏,一是QQ,二是微信。众所周知,张小龙团队打造了微信,且不说国外的,就是在国内,也不是首创。比如小米“米聊”就比微信早推出几个月。但据腾讯的数据,微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积累了2亿用户,其中主要是中国用户,也同时是QQ的死忠。

相比LINE、Whatsapp、Google Hangout等同类软件,微信的二次创新能力是十分突出的。比如其朋友圈的功能,这也不是原创的理念,但是微信是其中最成功的私密社交平台。再比如微信的游戏中心,也非原创,小米、谷歌等公司都有做,却都做不好,但微信的切入点很独到,成绩斐然。

当然,借助QQ的既有管道,也是微信能快速霸占手机的绝对因素之一。如果让奇虎360、小米、QQ推同一产品,本身作为社交软件身份的QQ排第一自然当仁不让。

想当初,QQ也是依靠国外ICQ在国内的流行而发展起来的。但是,模仿者并非QQ一家,重要的竞争对手就是UC,但QQ占尽先机。如果ICQ能够在国内设立公司,并进行本土化创新,那就没有QQ什么事了。如果朗讯的本地化服务做好了,也就没华为什么事了。在即时聊天工具领域,后来者UC为了获取用户,与各地网吧联盟打得火热,人们互换UC号,也成为一时风气。当腾讯的使用体验以及自身的推广公关也没落下,一举成为除手机号之外最重要的 “国民工具”。这时,也就没ICQ什么事了。

在华为腾讯立稳根基之后,战略方向决定了企业的成长轨迹。腾讯立足社交通讯优势,致力于“劳动关系”的创新,即尽整合资源之能事。包括一系列的投资活动、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等。而华为则利用其1万名博士、几十名俄罗斯数学家组成十几万的高科技人才队伍,致力于“生产工具”的创新,比如4G/5G技术、海思芯片、华为手机、服务器、电信交换机等等。

华为研发经费在2014年是400亿元,2015年500亿元,最近十年累计投入已经达到1900亿元,而获得的专利发明数量已居世界前列。而中国的企业以短平快著称,不注重研发。华为用今天的成就证明了,只有静下心来做研发,企业才有长远前途!

此外,华为利用晋商的“身股制”,开创了一个“虚拟持股”的新词,任正非也表示,华为的核心价值就源于这一制度。可以说,任正非、何享健都是分权分利的专家,从而培养了国内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团队。

华为、腾讯,都在用创新引领社会进步!

猜你喜欢
华为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华为杀入随行WiFi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