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恕祥,曾怀金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成都,610072)
浅谈小井沟水利工程移民新村搬迁安置方式
曾恕祥,曾怀金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成都,61007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按照新时代的诸多需求,对农村进行全面的建设,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实施新农村建设是地方政府努力的方向,荣县人民政府和移民部门根据小井沟水利工程移民搬迁的特殊情况,提出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置搬迁移民,建设“移民新村”这种新的安置方式。不同的安置方式都有优缺点,荣县积极创新安置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本文对这种安置方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探讨。
小井沟水利工程 移民新村 新农村建设 安置方式
小井沟水利工程枢纽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保华镇岷江左岸的一级支流越溪河上游的小井沟峡谷上,是为解决自贡市市区供水以及农业灌溉、农村人畜供水等而兴建的具有城市供水、农业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工程。
小井沟水库正常蓄水位429.0m,水库总库容1.66亿m3,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1.46亿m3。大坝推荐坝型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431.60m,最大坝高87.60m,坝轴线长度255m,建有七座副坝,排洪渠8.5km。
灌区位于自贡市境内,由1条干渠、4条支渠、2条提灌渠、1条供水管线组成,干渠渠首流量10.0m3/s,灌溉面积0.97万hm2。
小井沟水利工程于2005年启动,2006年纳入水利部“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名册,2011年12月获水利部批复,计划于2017年下闸蓄水。
2016年3月小井沟水利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征收征用土地1945.80hm2,其中永久征收1715.43hm2、临时征用230.37hm2,影响人口9771人,拆迁各类房屋46.07万m2,零星林(果)木51.80万株,搬迁场镇1个,影响小型煤矿13个,长山盐矿1个,等级公路17.59km、输电设施35kV1.02km、10kV33.52km、0.22kV/0.4kV141.50km/7.59km、变压器1785kVA/25台、通信设施78.62km、广电设施41.46km等,库区不涉及文物。
小井沟水利工程水库淹没、枢纽区占地影响和其他占地区(安置点、等级公路)主要涉及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留佳、长山、保华、来牟四个镇15个村1个场镇1个社区,本文主要就以上范围探讨一种新的搬迁安置方式——移民新村安置。
2.1 初设移民安置规划
根据荣县人民政府确定的以分散安置为主,适当集中安置的原则,结合建设征地区各村组生产安置规划方案和移民意愿,初步设计阶段移民搬迁安置采用集中、分散二种方式进行安置,共计7331人,其中集中安置点14个(含场镇)安置农村移民1984人,分散安置5347人。详见表1。
2.1.1 基础设施投资
2.1.1.1 集中安置点
规划设计的小井沟水利工程农村移民13个集中安置点对接安置1743人(不含场镇241人),基础设施投资1298.12万元,建设用地10.46hm2,建房安置调地费为363.94万元。
表1 农村移民搬迁安置去向汇总
2.1.1.2 分散安置基础设施
分散安置5347人,人均基础设施费10591元/人,分散安置基础设施投资5663.01万元。分散安置建设用地按照人均60m2的建设用地标准,合计用地32.08hm2,按年产值1450元/亩的16倍计算,则建房安置调地费为1116.45万元。
小井沟水利工程农村移民搬迁安置,基础设施费用6961.13万元,建房安置调地费1480.39万元。
2.2 技施阶段调整移民安置规划
2.2.1 搬迁安置方式
调整后小井沟水利工程总人口9225人(农村8785人),技施阶段规划集中居民点4个,其中农村移民集中居民点3个,场镇集中居民点1个。根据对接成果,农村规划搬迁安置人口8785人,其中集中安置1887人,分散安置6898。
2.2.2 基础设施投资
2.2.2.1 集中安置
农村集中安置点大大田、杨家山、杨佳对接安置总人口1431人(含大大田新址110人),基础设施投资5157.19万元,征地费437.77万元。
2.2.2.2 分散安置基础设施
分散安置总人口6898人,人均基础设施费12500元/人(调整后),分散安置基础设施投资8622.50万元。分散安置建设用地按照人均60m2的建设用地标准,新址征地及青苗费人均3048元,新址征地总投资2102.51万元。分散安置基础设施总投资1025.01万元。
调整后小井沟水利工程农村移民搬迁安置,基础设施费用13779.69万元,建房安置调地费2540.28万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按照新时代的诸多需求,对农村进行全面的建设,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实施新农村建设是地方政府努力的方向,荣县人民政府和移民部门根据小井沟水利工程移民搬迁的特殊情况,提出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置搬迁移民,建设“移民新村”这种新的安置方式。
3.1 安置方式的由来
2011年6月小井沟水利工程动工,开始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根据移民意愿对初步设计阶段规划的杨佳安置点位置进行了调整、增加安置人数,同时根据坝区附近移民要求集中安置的意愿,对原规划分散安置的2个村组180人调整为集中安置,新增杨家山安置点,从调整情况来看,移民较为满意。2012年荣县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移民认为其他13个集中安置点规模较小,要求增加集中安置人数,为加快移民安置进度,减少变更审批时间,荣县人民政府提出对13个安置点进行调整,保留规模较大的大大田农村移民安置点和长山镇人和安置小区,取消其他11个规模较小的农村移民集中安置点,调整为分散安置,由移民自愿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中建设。
3.2 安置方式(规划)
根据移民安置意愿对接成果,规划分散搬迁安置6898人中有5062人选择了新农村散居联建安置方式,分别在15个安置点安置。
根据移民意愿和地方政府意见,15个移民新村规划总建筑面积262507m2,共安置1941户移民和其他居民,其中安置移民户1271户、安置移民5062人。详见表2。
表2 移民新村房屋面积及户数情况
3.3 移民新村投资
15个移民新村总投资106819万元(含房屋),其中移民部分投资71225万元。移民部分投资中移民个人筹资28975万元、政府配套项目投资25470万元,其他缺口资金16780万元。
3.4 移民新村的特点
移民新村是分散安置的农村移民在规划安置地,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自愿申请参加选址集中建房的农村居民集居点,移民新村建房的对象是移民和移民安置地的其他村民。参加农村居民集居点移民生产安置方式不变,生产、搬迁安置有关标准不变。同时地方政府结合新农村建设整合配套项目和资金,相对提高安置点建设规模和市政基础设施水平,缺口资金由地方政府通过多渠道解决。是政府引导、职能部门参与,移民自主管理的一种农村移民搬迁安置方式。
3.5 移民房屋建设办法和工作程序
3.5.1 征求移民意见
坚持移民自愿原则,由移民自愿申请参加新农村集中居住建设;坚持遵循规划原则,移民只能申请在初步设计阶段规划的乡镇范围内参加新农村集中居住建设;坚持兼顾耕作原则,要让移民明白并控制最大耕作半径。确定移民新村的选址、用地规模、建设规模和建筑层高。
3.5.2 办理相关手续
由安置地乡镇人民政府申请,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分别办理环评、水保、用地、建设等手续,保证移民新村建设的合法性,保证移民和安置地村民的房屋能办理《农村房屋产权证》和《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证》。
3.5.3 组织规划设计
在县移民局工作组和移出地镇、村、组干部的主持、指导下,分别由各农村移民集中安置点的移民根据本安置点的安置规模确定建房委员会组成人数,本着民主、公开、公平的原则,选举产生各安置点的建房委员会成员,组成“小井沟水利工程××镇××移民新村建房委员会”;各移民建房委员会组织移民确定房屋户型和建房套数;规划设计单位根据移民选定的房屋户型和建房套数进行规划设计,设计成果要反复提交移民征求意见,直到绝大多数移民认可并由各移民建房委员会签字后进行施工设计、投资预算。移民新村的工程造价包括基础设施、市政设施、主体工程的投资和地上附着物补偿。
3.5.4 确定施工单位
移民新村建设工程采取“企业按图报价、合理低价当选”的原则确定施工单位。为便于监管和协调,引导移民在荣县登记注册的建筑企业中选择施工单位。首先,组织各移民建房委员会考察各建筑企业的业绩、工程质量、施工管理等方面后,确定3家参加报价的建筑企业;其次,施工设计图通过审查、投资预算通过财政评审后,收到参加移民新村建设工程报价通知的建筑企业按照施工图做报价准备;最后,在移民工作组的指导和相关人员的监督下,由移民建房委员会组织建筑企业开展报价,现场确定当选企业。
移民新村工程竣工后,按不同户型分组抽签决定各户移民房屋位置。移民新村建设的关键是选好址、处理好移民与安置地村民的关系。
3.6 移民新村建设情况
15个移民新村已基本建成,移民已搬迁入住,从最大的旭阳镇柏林村安置点来看,安置点建筑总面积4.74万m2,规划安置323户,其中移民建房总面积4.24万m2、安置268户、563人,平均单价2000元/m2,总投资21244万元。总投资中移民部分投资17645万元,占83%,投资来源移民个人筹资4327万元、配套项目8459万元、缺口资金4860万元。配套项目中扶贫项目80万元、新村基础设施投资153万元、债券支付600万元、后期扶持20万元、施工单位投资7606万元。
3.7 移民新村(散居联建)方式的利弊
3.7.1 有利方面
(1)撤销原规划的小规模集中安置为分散安置,由移民自愿参加移民新村建房,满足了移民聚居的愿望和要求,又减少了设计变更程序,加快了移民安置的进度;
(2)集中建房减少了移民自建房屋的资金、时间成本,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建房房屋质量有保障;
(3)政府整合配套项目扩大了移民新村的规模,提高了安置点的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城镇化的速度和新农村建设。实施中超预算投资由政府通过多渠道解决处理,减少小井沟工程负担;
(4)在政府引导下,各职能部门参与,依法依规手续完善,实现各方相互监督,各种管理措施齐全,移民有渠道发表意见、了解信息并反馈,移民利益能得到保障;
(5)集中安置基本维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和资源,利于移民的管理,减少移民对新环境的忧虑,通过成立移民建房委员会,实现移民自主管理,全过程参与决策和实施,减少了矛盾,降低了维稳成本。
3.7.2 不利方面
(1)由于移民新村是移民和当地村民联合修建,一般规模较大,地方政府除配套土地2023.2hm2,配套项目10项共计25470.37万元,其中污水处理194.66万元、扶贫项目580.00万元、新村基础项目1059.50万元、新增债券7402.77万元、村卫生室建设项目5.00万元、棚改800.00万元、当地拆迁户建房收入和土地补偿1263.20万元、施工单位投资11941.94万元、前期费用2200万元、后期扶持23.30万元,缺口资金16780.00万元(移民部分),相对增加地方政府负担;
(2)由于移民新村集中居住,生产用地划拨在2km范围内,部分移民耕作半径远,农业生产不方便,同样自留地在生产用地附近,距离居住地较远,自留地经营不便;
(3)由于移民新村规模大,形成社区,不能再养牲畜,相对减少部分收入,部分移民在社区绿化地种植蔬菜,影响社区绿化、美观;
(4)安置点安置人口增加后,安置地土地资源相对减少。
3.8 有关问题及措施
3.8.1 工程款拨付问题
《移民条例》规定:移民的个人实物补偿费应支付给移民。在实际工作中,个别移民以各种理由不交或者逾期交纳建房款,导致移民建房委员会不能按合同约定支付建筑企业工程款,引发纷争和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为此,移民局先协调公安局、金融机构为移民建房委员会开设帐户;其次,分别与移民办理房屋等个人实物补偿费和搬迁安置补助费的结算手续,由各移民户书面委托县扶贫移民局将其补偿、补助费拨付到移民建房委员会帐户,工程竣工决算后,由移民建房委员会分别与各移民户结算找补。为保证资金安全,由各移民建房委员会开户银行负责监督:移民建房委员会帐户的资金只能通过转帐方式支付到建筑企业的帐户,不得支取现金、中途不得变更支付帐号,最后凭移出地镇人民政府和县扶贫移民局的书面通知支取帐户内余款、注销帐户。
3.8.2 工程增量问题
农村移民集中安置点移民房屋建设工程和移民新村建设工程由建筑企业按图报价、照图施工;未经移民讨论决定,不得增加单位造价,增减项目经移民建房委员会与建筑企业双方协商一致;不计工程增量,如有增量,视作建筑企业支持国家工程建设对移民做贡献。
3.8.3 超概投资问题
初步设计阶段未概算的投资或者增加移民建房成本的项目主要是农村移民集中安置点的移民房屋施工设计费、工程监理费,移民新村的规划设计费、地质勘察费、环评水保费、房屋及建设用地面积测绘分摊费、专项设施迁改工程投资、水电气安装工程投资、统一外观风貌工程增加移民建房成本、被占地人员安置投资等。荣县政府通过四个渠道解决这些问题。第一,由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解决中介机构收取的费用和移民建房直接增加的成本,共需5400万元,其中按每户1.45万元直接补到移民;第二,水电气安装工程投资,通过争取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和农村安全饮水项目资金解决,已到位3500万元,每户移民另交1950元;第三,通过配置公共资源解决被占地人员安置投资3200万元;第四,其他渠道4432万元。
3.8.4 移民房屋分配问题
移民的房屋分配一定要在工程竣工后进行。否则,施工期间移民将以关心各自房屋建设质量等为由,经常到现场去影响工程建设、增加安全隐患。各安置点在移民房屋工程竣工验收、移民建房款分户结算清楚后,由各移民建房委员会组织按不同户型分组抽签决定各户移民房屋位置。
综上所述,小井沟水利工程移民新村建设是在新常态下,尊重移民意愿,以人为本,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不同的安置方式各有优缺点,荣县积极创新安置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从小井沟水利工程移民新村建设实施情况来看,移民新村(散居联建)适宜在工程移民相对较多,安置地土地资源相对富裕,城镇化基础好,交通方便,地方财政支持有保障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安置方式。
〔1〕SL 290-2009,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
〔2〕曾恕祥.四川省自贡市小井沟水利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报告[R].德阳: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
〔3〕曾恕祥.四川省自贡市小井沟水利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调整报告[R].德阳: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6.
■
TV62∶D632.4
B
2095-1809(2017)04-00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