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作室为载体创新土木工程实践育人模式

2017-08-16 02:53李海涛刘兰君
河南建材 2017年4期
关键词:校企资料工程

李海涛 刘兰君

商丘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476000)

以工作室为载体创新土木工程实践育人模式

李海涛 刘兰君

商丘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476000)

为响应高校转型发展号召,笔者所在院校的土木工程学院,实施了“项目+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利用工作室的平台承接项目,实现“四个融入”(项目融入、师资融入、标准融入、文化融入)。将教学过程放到工作室中运作,利用工作室的建筑施工企业环境,实现“做中学”,为毕业生和就业岗位无缝对接夯实了实践经验基础。

项目+工作室;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改革;土木工程

1 案例内容简介

适逢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之际,我校正式启动了“高校转型发展研究”项目。为落实学校转型发展指导精神,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开展了以工作室为载体,以三项基本技能(工程造价技能、工程测量技能、工程资料管理技能)为核心,落实实践育人的教学研究。笔者以工程资料管理技能为例阐述实践育人的新措施。

我们将创办的小型公司划分为六个工作室,这六个工作室分别为六个专项教学群。即土木学院教师教学团队构建成六个教学群,六个工作室分别为各教学环节的实训中心。学生分教学阶段依次编入各个工作室团队,在工作室里以实际案例完成课程相关内容。

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室由吴桐、秦连银、赵光磊、郑超磊四位有建筑施工、工程资料管理经验的老师组织开展。在授课过程中,将校企合作单位的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纳入教学过程,周末分批次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收集施工信息,为下周的教学和资料整理做好准备。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室形成一个以学校、公司、客户三者相互关联的教学实践平台。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同步完成一套单位工程的竣工资料,为毕业生和就业岗位无缝对接夯实了实践经验基础。

2 案例在改革与创新方面的主要内容

2.1 主要做法与手段(以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室为例)

一是将工程资料管理教学放到工作室中运作,利用工作室的建筑施工企业环境,使学生在土木工程资料管理项目中学习,实现“做中学”。二是利用工作室的平台承接项目,使得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项目有平台、有环境、有师资、有标准,实现“四个融入”(项目融入、师资融入、标准融入、文化融入)。

2.1.1 具体实践

与商丘市及河南省多家建筑公司合作,并在校内成立河南豫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建立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室,同时由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学校与企业共同投入设备和教学设施,共同建立工程资料管理技能培训中心暨教师工作站。

2.1.2 工作室运行管理机制

工作室的管理,坚持校企合作“共赢、共享、共生”的原则,校企合作共同制订工作室的运行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工作室的运行,并通过建筑企业自身的影响力,确保工作室的各层次、各类型(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建设单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项目来源。

学院方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师进入工作室制度和学生项目小组进入工作室制度,明确师生进入工作室的要求。

2.1.3 具体措施内容

通过落实学院《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锻炼管理办法》,每年安排2名骨干教师到教师工作站承接或协助企业项目,并负责学生在工作站的顶岗实习和课程实习管理。建筑施工企业派出技术骨干担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实训教学。

学生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项目分阶段需求情况进入工作室,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一年级主要以观摩、参与和协助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项目取样、送检、报验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二年级主要以参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项目报验、验收、签证等工作为主,时间不少于2个月;三年级主要进入工作室和校企合作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参与完整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项目整理、装订、备案为主,并完成《毕业设计》课程,时间累计不少于3个月。

考核:教师进入建筑企业的教师工作站,由建筑企业负责考核,记入教师实践锻炼档案;建筑企业人员进入工作室,由学校负责考核并记入企业职工档案;学生进入工作室、工作站后,考核由建筑企业人员和带领指导教师共同负责。

2.1.4 在建筑工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方面采取的措施

①依托工作室平台,开展以建筑企业真实工程资料管理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团队为组织形式,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②依托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暨教师工作站,开展顶岗实习、课程综合实习等。

③专题讲座与课程相结合。

2.2 创新点(突出实践教学计划的安排与执行)

2.2.1 在土木工程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对教学评价采取的做法

一是坚持三结合的原则,即教师评价、企业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二是坚持三统一原则,即考核项目与企业项目相统一,考核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统一,考核标准与实际工作标准相统一。三是与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相适应。四是引入技能竞赛、职业认证、企业项目实施、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的考核。

同时结合团队对毕业生的其他跟踪调研分析,综合形成有效和科学的人才质量评价,并以此修订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2.2 提高实训与生产环境的一致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院对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室建设和实训教学的开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制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室建设的原则,一是实用适用,二是适度超前,三是广泛共享。

3 案例应用效果

本案例是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为培养对象,进行实践育人教学改革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案例对土建类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供其他专业进行实践育人教学改革参考。

3.1 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实施 “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方向从原来单一以土木工程为主拓展到工程施工、工程资料管理、工程造价,就业率近5年均保持在98%以上,对口率达到90%。

3.2 建立了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通过改革和建设,初步构建了土木工程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专业与产业对接度高,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确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工程资料管理、工程造价等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并通过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建筑行业企业新技术、建筑施工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积极推行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依托工作室和工作站,校企共同实施“项目+工作室”的教学。

3.3 形成了一支校企共建共享、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教学与工程团队

以建筑专业校企双带头人高庆敏、李海涛带领的校企共建、互兼互聘的教学与工程团队共12人,其中专任教师4人,均为双素质教师并在企业兼任设计师、设计总监、工程顾问、工程师等职;兼职教师8人均来自建筑工程一线骨干,承担了专业课程的50%以上的实践教学。近三年来,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主持和参与了10多项建筑工程施工、工程资料管理和工程造价项目,每年服务到款额到达30多万元。

3.4 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效果明显

土木工程专业“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受益在校学生321人,同时辐射到土建类其他专业,如工程监理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在校生达到1 200多人,这些专业同样依托工作室、工作站的建设,也推行了“项目+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R].http://www.moe. 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 t20151113_218942.html.2015,10,23.

河南省教育厅2016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资助项目(16A880035)。

猜你喜欢
校企资料工程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子午工程
工程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工程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