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志

2017-08-16 09:33
农村.农业.农民 2017年15期
关键词:布票成衣补丁

乡村志

服饰

20世纪50年代以前,桐树王村村民几乎家家户户用棉花纺线自己织粗布做衣服被褥,极少有人购买机制布。人们穿的是手工缝制的粗布衣,极少有人购买成衣;服装样式千篇一律是中式服装,一套衣服冬改棉、夏改单是正常现象。鞋子大多数是手工纳的千层底布鞋。一些村民常常连换洗的多余衣服也没有。衣服穿久了,补丁摞补丁,深色衣服被洗得变了色,打的补丁青一块、白一块。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吃饭问题逐步解决,服饰质量有所改善。机制布成为部分村民的主要选择,但自织粗布仍占半数以上。一套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仍是常态,除逢年过节给孩子添置一两件新衣外,大人平时很少购置衣物。外套成衣化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70年代,青年人普遍喜欢穿绿军装、戴军帽,中年人则喜欢中山装。买鞋成为大多数中青年的选择,适合生产劳动的运动鞋、军用鞋比较流行。由于村民手中缺钱,部分村民到附近的大医院献血,为的就是领取30元的营养费,扯上几尺布、做两件衣裳。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村民的经济状况大大改善,有了更多的钱购买布料、衣服,加上织布效率低且不美观,基本没有人再自织粗布,的确良、涤纶等化纤类布料成为制作服装的主要原料,买布做衣服、购买成衣者所占比例相当。服装花色、样式越来越丰富,尤其是90年代后,西装、牛仔裤、羽绒服、中短款呢子大衣等新潮服饰越来越多。进入21世纪以后,村民服饰已基本与城里人无异,样式变化万千、色泽五彩缤纷,内衣、外罩成套搭配,常服、礼服、睡衣各尽其用,皮革、化纤、纯棉各种面料齐全,四季鞋帽面料、样式各不相同。服装数量也越来越多,家家都有大衣柜,一个女人的衣服常常要塞满几个柜子,男人的衣服虽然简单,也要一个柜子存放。

布票

手工织布资料图

20世纪50年代,由于物资匮乏、市场上布匹供应紧张,1954年,国家对城乡实行布匹凭票供应。最初,桐树王村每人每年发放7市尺(简称“尺”)布票,凭布票加上现金可以购买7尺布。60年代初,每人每年只发2尺7寸布票。

70年代后,最多时每人每年发16尺布票。登记结婚另外补助16尺布票,60年代初只补助7尺。那时供应的多是棉布,布幅窄、约2尺5寸,做一件汗衫需要4尺布,一件男、女上衣分别需要7尺、6尺布,男、女裤子分别需要6尺、5尺布。一条被子需要三四十尺。1954年至1959年,一家4口人以3个大人、1个儿童计算,6年共发放布票168尺,买来的布仅可做3条被子、6套衣服,剩下的只能靠自织的粗布补充。

猜你喜欢
布票成衣补丁
中堂龙舟文化元素在成衣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服装成衣工艺课程》教学探讨
素色成衣,苎麻成筑——麻霖生活美学空间
布票话今昔
极致未来
健胃补丁
绣朵花儿当补丁
补丁奶奶
布票
我与军用布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