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
摘要:练声是歌唱演员发声技巧的一项基础训练,不同的练声方法能促进歌者的不同演唱技能,正确的练声对于共鸣腔体打开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在声乐学习中的体会,简单谈谈练声的方法与步骤。
关键词:练声方法 练声步骤 共鸣腔体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3-0050-02
练声的目的就是为了将科学的发声技巧和方法形成有效的肌肉记忆和本能,更好地去歌唱和增强歌唱艺术的生命力。不仅是从事歌唱的艺术工作者要坚持练声,其实连从事戏曲、甚至话剧艺术的工作者也应当要练声,不同程度的声乐学习者更要坚持科学练声方法,因此练声的作用是意义非凡,不可以忽视和懈怠的。
既然是练声,那么就在于练习,练习应该是每天都要坚持的习惯,把它养成一种日常的行为。那么每次练声的时间多久合适呢?笔者认为,程度较浅的可以从二十分钟起慢慢加强到四十分钟,切记不能用大的音量来练习,因为在没有完全掌握好正确的发声方法之前,大的音量会让声带过于疲劳甚至会对声带有损伤,这样也不利于喉部肌肉的放松,大的音量是共鸣腔和气息协作完成的,而不是靠嗓子喊出来的。总的来说,不管是初学者还是成熟的歌者练声时间都不建议超过四十分钟,对于成熟的歌者来说,四十分钟以内就可以完成练声基本功的大致条目,这时身体和喉咙状态已经可以达到了放松和打开的目的,完全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歌曲演唱了。
一、打嘟练习
所谓打嘟又叫做打嘟噜。其实其真正涵义就是大舌颤音。我们都知道,人的声道中能够颤动的地方主要有三处:舌尖、小舌、双唇。以此可以看出人发出的颤音也会有三个:舌尖颤音、小舌颤音、双唇颤音。舌尖颤音常常被人们称为大舌颤音或大舌音;而双唇颤音可以说是每个人最容易发出的颤音,甚至很多小孩都能发出这样的声音。在我们的汉语中有些地方方言在读“八”字的时候,音色就和双唇颤音相差无异。
而为什么要做打嘟练习呢?王宝璋先生在他的《咽音技法与艺术歌唱》一书中就对“吐唇哼音”练习的目的做过以下论述:“吐唇哼音呼吸练习,有四个训练目的:1.培养、训练丹田习惯地完成歌唱呼吸支持点的动作;2.养成正确而适中的张开喉咙进行歌唱的感觉习惯;3.培养在歌唱时,体会咽壁自然而正确的站定能力;4.训练感觉,培养一种使声音获得集中、高位置,永远唱在气流上的高泛音头腔共振的意念。”
打嘟实际上完全是依靠气息带动嘴唇的震动出来的,同时想着u母音,喉部轻轻打开,嘴唇要放松自然。气息要沉到底,应避免刻意的吸气动作,因为在发声之前刻意的吸气动作反倒会造成气息吸进胸腔,到不了腹腔,好的方法是沉气和发声基本是同步完成的,刻意理解为吸开或叹开,这样的喉咙的打开和气息就会更协调和同步,这样的动作是连贯而有效的。如果初学者找不到气息沉下去的感觉,可以用先跳后连的方法帮助找到气息的感觉。
二、哼鸣练习
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哼鸣的练习是十分重要的训练方法,哼鸣也可以称之为哼唱,它是把“M”的发音用鼻腔来进行发音练习的方式。哼鸣是鼻咽腔获得共鸣的绝好途径,这一练习可以使喉部的肌肉得到较好的放松,有利于喉咙的打开。
练习哼鸣时喉部轻轻打开后,要保持放松的状态,通过鼻咽通道把声音有效的送达到头腔的部位,让声音获得高位置,高位置的声音才能容易唱得更高更远,音色圆润,也能更容易使喉部得到放松,可以唱出好听的泛音。
三、u母音练习
u母音练习对于声乐初学者来说是声音训练中不可以缺少的基础,同时对于具有一定声乐基础的演唱者的音质改善,这一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进行“u”母音的练习,有利于演唱者既能打开喉咙,又能加强咬字,而且对于歌唱者高位置声区的协调统一,有着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
在找到了气息的支撑和高位的基础上,u母音的练习可以轻松的找到腔体通道的感觉,整个声音在胸腔和喉部打开的状态下往前往上唱,这样可以基本找到歌唱的基础状态,要注意保持和加强腰腹部肌肉的控制力,让气息均匀地流出,要先收声音再收气。口腔在做u的状态时,舌的位置要放低。通过u母音的训练,演唱者的气息就会逐渐得以下沉,能明显感受到腰腹的向外扩张的横向力量,进而扩大肺部的吸气量,为歌唱发声的纵向练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i母音练习
i母音的练习,能够为歌唱者音域的拓展和集中明亮的音色带来极大的帮助。i母音的明亮靠前的特点就已经决定了这一练习在发声中的重要作用。i母音在歌唱中相对来说是比较难发出的一个母音,其原因是在发i音时喉头的位置是最高的。发声较好的i母音训练是气息得意节省的良好途径,气息的支持更具力量,让立体式训练的横向力得到不断的加强。
i母音是闭口音,如果练习这个母音用到喉部肌肉的话,是要被卡住的,发不出这个音,因此i母音练习时,要求直接要脱离口咽腔找到高位置才能发出来。同时要充分的利用好面罩和头腔,这样声音就不会显得窄和薄,这个过程也尤其要注意气息通道也打开的,因为任何时候声音都要有气息的支持。
五、五个母音的连唱练习
a e i o u是我们中国语言里的五个母音,把这五个母音的发声状态练习好,歌唱的基础问题就解决了。在练习了u和i母音的基础上,把这五个音相对快速的连起来在之前所学的状态里说出来,只是根据母音的变化适当调整口型,但是整个状态和声音的位置不能变,这样就形成了发声和位置的统一性,笔者为什么要用“说”而不是“唱”呢?因为这样更容放松,不会让喉部肌肉紧张而起反作用,其实歌唱的状态就是说话的放大,加强了共鸣和气息的作用而已。有的人感觉是唱就会很使劲,这样不仅不利于身体的放松,也不利于喉部的放松,进而影响整个歌唱狀态,时间一长就会形成错误的肌肉记忆,想改就会很困难了。所以该松的地方一定要放松,该积极的地方一定要积极,这是不能弄混的。
六、单独的a母音练习
歌唱的声音是气息带动声带振动而发出来的,当人体的各个共鸣腔体受到充分振动后就会产生大量的泛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歌唱的发声共鸣。初学声乐的歌唱者比较容易出现声音比较“白”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受日常说话习惯的影响,因为我们在平时说话的时候主要是喉咽腔和口腔的共鸣为主,没有鼻腔和头腔的共鸣。而在进行a母音练习的时候,人的胸腔、喉咽腔、口腔、鼻腔、头腔都能自然地进行打开,同时产生一种共振感,尽管其他的母音练习也能产生这种共振感,但是对于初学声乐的演唱者来说a母音练习所带来的这种共振感相对而言更加容易。从气息方面来说,采用a母音的口型练习更容易让演唱者朝着良好的气息状态方向发展,容易获得气息运用的方法,体会出歌唱呼吸的着力点,更好地建立一个良好的歌唱呼吸状态。
有了前面的基础,单独的a母音练习可以让身体和喉咙能达到一个较大程度的打开状态,这个母音练好可以使声带闭合得非常好,这个母音也通常是练习高音的母音,但是口腔的开合度是根据音区的高低来适当调整的,不能一味的大或小,要灵活的掌握和运用。
七、综合练习
上述的前六条建议是按次第进行,不应把顺序打乱颠倒,因为前一条都是后一条的基础,这样学习和练习起来更容掌握。当前六条都完成以后,可以提升到综合的练习,如同一音阶的强弱重复练习、长音和跳音的组合练习、跨十一度音以上的练习、花腔练习和各种母音的交替组合练习等等。
综上所述,能有效的学习和掌握好上面的练习方法就基本能解决好歌唱中遇见的各种问题。但是要注意几个要点,所有的共鸣腔都应保持在打开的状态下练习或歌唱,喉部和下巴要保持松弛。练习音阶上行时喉部不能随着音的升高而不自觉的去用力,气息也不能往上浮,当保持好气息的控制,适当根据需要增加腰腹部肌肉的对抗,脑子想着音准,调整口腔的开合度就可以控制好声音的上行练习。下行练习时也应该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脑子里想着音准,保持哼鸣状态即可,同时气息也不能松掉。所有的声音都应在气息的支撑下完成,先收声音再收气,练习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到意先行。
总的来说,歌唱是一门抽象的、优美的、长期的,也是系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通过练习歌唱的技术技巧去掌握,还有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化的学习,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借鉴和贯通等等来丰富和表达自己的歌唱情怀。同时歌唱本身也是一项有利于健康和身心的运动,长期坚持也会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很好锻炼,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姿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王随平.歌唱发声的立体式训练——UI母音[J].黄河之聲,2013,(17).
[2]刘婷婷.关于声乐训练及演唱技巧[J].江西教育,2009,(18).
[3]邹丹丹.声乐初学者的声乐发声训练[J].考试周刊,2012,(16).
[4]王亮.声乐发声训练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J].北方音乐,2011,(10).
[5]常艳,杨闪闪.金铁霖声乐教学中练声环节的方法探究[J].大众文艺,2015,(06).
[6]金铁霖,邹爱舒.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