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梅 李智涛
(1.喀什大学外国语学院;2.喀什大学中国语学院 新疆喀什 844006)
英美主流媒体新疆形象报道研究
林冬梅1李智涛2
(1.喀什大学外国语学院;2.喀什大学中国语学院 新疆喀什 844006)
BBC和VOA作为具有世界传播范围的媒体,其报道对新疆形象的塑造有重要影响。基于议程设置和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深入挖掘潜藏在文字背后的感情色彩。文章主要从对新疆报道的数量、报道主题选择、报道形式、话语分析进一步分析西方主流媒体对塑造中国新疆形象的影响,并总结出他们塑造新疆形象的特征。基于报道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让外界更好地了解真实的新疆。
BBC;VOA;新疆形象;议程设置;话语分析
国家形象是一国受众对他国形成的主观印象[1]。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也是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的主要渠道。作为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主流媒体,BBC和VOA是英美乃至全世界民众了解中国新疆的重要平台。
(一)英国媒体BBC涉疆新闻报道分析。笔者以“Xin Jiang”为关键词,在BBC的官方网站网(www.bbc.co.uk)的Asia检索栏输入,由于涉密信息,部分报道被屏蔽,因此记录了从2008年起至2016年10月止约9年共267篇相关报道。
从BBC对中国新疆报道的时间和数量的总体分布看,数量较为可观,其中,在2008-2016每一年的数量比较中,2008年受北京奥运会的影响,报道数量较多。2009年发生的“7·5”事件成了BBC报道新疆问题的关键契机,报道篇数上升。2009-2012年,该媒体对新疆的关注有所下降,但呈现出了持续性进行报道的态势。2012年以后至2016年又有一个缓慢提升的过程,2014年的报道数量达到最高点。可见,涉疆报道数量会随着重大事件的发生而增多,显然,这是十分符合新闻价值和新闻选择的规律的[1]。
通过对267篇新闻报道的主要议题进行分类统计,对报道议题分布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可以了解BBC新疆报道的总体情况。
报道形式依据文字和图表的搭配可以分为文字、图片、文字+图片、视频、视频+文字、视频+文字+图片新闻6种形式种形式。
从语言学角度,词汇可以反映一个媒体的话语结构,当某个词汇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媒体的观点和意识形态[2]。本文选取了2008年至2016年约9年的报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进行研究,限定条件为出现在5篇以上的文章中并且每篇至少3次。因此笔者记录的高频词汇主要有“violence”(暴力;侵犯;激烈)、“riots”(骚乱;暴乱;暴动)、“protests”(抗议;反对)、“attack”(袭击;攻击)“Uighurs”(维吾尔族;维吾尔语)、“Muslims”(穆斯林;穆斯林教徒;穆斯林的)、“ethnic tension”(民族关系紧张)、“discrimination”(歧视;区别)、“resentment”(仇恨;怨恨)、“human rights”(人权)。可以看出,这些词汇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或动作表现,BBC的关注焦点在暴乱、恐怖袭击和民族关系等敏感问题上。
(二)美国媒体VOA涉疆新闻报道分析。笔者在http: //www.voanews.com的搜索栏输入关键词Xin Jiang进行检索,由于该网站有屏蔽情况,笔者共检索到645条VOA关于新疆的报道,其时间跨度是从2009年至2016年,并且每一年的报道数量都不同,其中,2009年和2014年VOA关于新疆的报道的数量达到了两个高点,而2009年报道的数量在这8年期间最多,共计231篇,约占总体数量的36%。VOA关于新疆报道数量最少的是2012年,总计19篇,仅占到总数的3%。VOA关于新疆的报道数量由多至少的年份依次是2009、2014、2013、2015、2016、2011、2010、2012。
从主题分布来看,VOA涉疆报道的主题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几个方面,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主题是社会类,共篇18,所占比例为82%。政治类当中又细分为暴恐、自然灾害、民生等主题,其中,暴恐的报道数量最多,共有8篇,占社会类主题篇数的44%。VOA对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报道比重极低对新疆政治和文化的报道各只有一篇,对新疆经济的报道有两篇。可见,VOA对新疆的报道主题极不均衡,偏重
对个别主题的报道并不能呈现一个全面、客观的新疆形象。
从VOA对新疆报道的倾向性来看,22篇新闻的倾向性可以分为负面新闻、正面新闻和中性新闻。从VOA对新疆报道的倾向性可以看出,负面新闻的数量最多,总计14篇,占总数比例为64%,其次是正面新闻,总数是6篇,所占比例是27%,占总数比例最小的是中性新闻,共1篇,占9%。
(一)疆报道妖魔化。在标榜“人权”“民主”“自由”的西方,操控媒体的权利在垄断资本家手中,他们可以左右公众舆论,影响政府政策的决定。在BBC和VOA的涉疆报道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呈现出负面、消极的倾向,尤其涉及中国对新疆的政策时,报道态度带有程度不同的偏见。主要是英国媒体在报道新疆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既定的观点,这些观点在很长时间内,尤其在中国社会制度仍保持现有状况的情形下,不会轻易在英国媒体和民众的头脑中改变。报道中即便是中国政府实施政策对新疆经济进行扶持,也造成了维汉之间发展的不平等。可是只字不提维吾尔族人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就给民众的看法带来了巨大的导向性问题。
在上游养殖环节中的诸多影响因素中,毛鸡只重对肉鸡产品的出成和综合售价的影响尤为明显。因此,对养殖端进行养殖水平的约束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针对肉鸡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对不同重量的毛鸡进行屠宰分割实验,探究不同毛鸡只重对产品出成和综合售价的影响。以此来探究最佳的毛鸡只重范围,为原料部提供一定的数据指导,培训养殖户注意最佳毛鸡只重养殖,为车间的最大化价值生产提供合格的毛鸡原料,实现肉鸡全产业链的价值共赢。
(二)涉疆报道具体内容和态度整体呈消极倾向。对BBC和VOA涉疆报道的议题数量、议题内容、报道形式和高频词汇方面进行分析后,发现总体上对涉疆报道的议题的态度是负面的,这点在新疆暴恐事件和人权方面体现的最为突出。政治领域的内容主要有暴恐袭击、审判、抗议游行、人权、分裂势力等,这当中英美主流媒体的态度大多是消极的。
(三)政治环境紧张,经济文化受制于政治。BBC和VOA主要呈现的新疆是一个政治压制、社会动荡和言论受限的地方,在政治上维吾尔族人受到政府严格控制,面临警察部队残酷对待,这清楚表明了英美主流媒体对中国强烈诋毁。在经济方面,BBC报道称政府为了维护新疆的稳定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政策和发展机会更偏向了汉族人,这些说法都没有事实依据。
总而言之,英美主流媒体对新疆已形成一种刻板印象,并具有强烈的偏见性,常在报道中将新疆置于对中国歪曲的框架中。
从媒体作用上看,BBC和VOA对中国新疆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英美民众对新疆的印象,它对塑造新疆形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学者指出,作为强有力的组织,英美主流媒体引领并塑造着世界不同地区民众的生活,树立了一个受民众信赖的形象,履行了值得信赖的媒介职能[3]。BBC对新疆报道形式广泛,主要涉及文本、图片、文本配图片、视频等。报道内容丰富,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民众等方面。VOA报道语言种类丰富,其新闻覆盖面几乎达到了世界范围,如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等。BBC和VOA成为英美民众、甚至是全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新疆的重要平台。
(一)政治形象。英美主流媒体新闻官网在约9年间对新疆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对新疆呈现的形象特征主要有:
1.民族关系紧张,暴力事件频发,政治局面动荡。通过分析整理BBC和VOA关于新疆的相关报道的标题,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英美主流媒体关于新疆报道有着确切的主题及其倾向性。在笔者检索到的BBC和VOA关于新疆报道的标题中,“terror(恐怖)”、“blast(爆炸)”、“dead(死亡)”、“attack(袭击)”、“threat(威胁)”、“violence(暴力)”、“kill(屠杀)”等都是高频率的主题词汇,从这些词的运用上可以看出英美主流媒体对新疆的报道大部分选择了非常态事件,都是围绕“动乱”“恐怖袭击”“暴力”等主题展开。
2.中国政府对新疆实行压制性政策。BBC的报道中经常提到,中国政府认为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是由分裂势力所导致的民族冲突引起的,因而政府经常在新疆地区对维吾尔族人进行民族压制,其目的是有效阻止少数民族分裂势力活动。例如2009年3月16日的一篇报道中“In the run up to the Olympic Games,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stepped up its heavy-handed policies to suppress the resistance of Uighurs againstChineserule,nomatterhowpeacefulitis”(无论奥运会开幕的前夕多么平静,中国政府还是增加了严厉的警察来镇压违反中国法规的维族人);VOA对新疆的报道中经常提到随着新疆暴力、恐怖事件的经常发生,中国对维吾尔族人的镇压受到了关注,使得维吾尔族人经常表达他们的抱怨和不满。例如,在2015年2月26日的一篇报道中“Muslim Uighurs,complain of pervasive ethnic discrimination,religious repression,and cultural suppression by China’s communist government(维吾尔族人抱怨中国政府渗透的种族歧视、宗教压制和文化镇压)”。
3.人权被压制,宗教和言论自由受到限制。BBC和VOA都抨击新疆的网络和民众的言论自由受到了严格的控制,美国政府谴责新疆的人权受到了压制。例如,7·5事件发生后,BBC称政府人员努力限制网络上独立资源的覆盖范围,如YouTube和Twitter。人们甚至无法上网,大部分消息都来自于中国新华网的官方消息。因此,BBC出现新疆在那个时期的连续镜头十分困难,也无法证实袭击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在 2014年 5月 1日的一篇报道中“Uighurs,who are predominantly Muslim,make up less than half of the region's population.They have long complained of cultural and religious repression under Chinese rule,an accusation Beijing denies.(维吾尔族人绝大多数是穆斯林,其宗教人口还不到总人口的一半。他们抱怨其文化和宗教长期受到了中国统治的压制,而北京政府否认了这一控告)”。这些并无事实依据。
(二)经济形象。
1.新疆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是沟通中亚贸易的要道。BBC在涉及经济报道时,常用“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等类似词汇来描述?例如“oil and petrochemicals nowaccount for about 60 per cent of its GDP.It is also an important trade and pipeline route into Central Asia and beyond”(新疆的石油和化工产品占据了GDP的60%,对中亚及更远的地区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贸易渠道)(2014年10月14日);“region's rich oil and gas deposits are vital to China's booming economy”(该地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对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十分重要)(2011年8月8日)北京政府通过给这个动乱的地区一些不同方面的镇压来刺激该地区的经济,比如扩大国有企业的投资。
2.汉族和维族的贫富差距大。BBC的报道中多次强调,随着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维吾尔族贫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就像中国的其他地方一样。例如,“Critics of China's policies in Xin Jiang point to economic inequality”(有人批评中国对新疆政策规定造成了经济的不平等);“ManyUighurs feel economic growth hasbypassed them and complain of discrimination and diminished opportunities”(许多维族人感到经济发展不均衡,并抱怨机会的不平等)。
(三)文化形象。在BBC的报道中,新疆的文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但是维吾尔族人担心随着经济的发展,他们的文化将永远消失。BBC多次用到“erosion”“erode”等带有明显负面倾向的词汇来表示汉族人迁移新疆对维族人的文化产生了侵蚀影响。例如,“Uighurs fear eros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维吾尔族人担心他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侵蚀)(2014年3月19日);“Over the past 30 years there has been massive migration of Han Chinese to Xin Jiang.This has created resentment among some Uighurs who feel their culture is beingdiluted”(过去三十年有大量汉族人迁移到新疆,这造成维吾尔族感到文化被稀释)(2015年1月12日)。在VOA的报道中,VOA在2014年9月3日的一篇报道中提到“many Uighurs say are gradually destroying their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religious values,and replacingthemwith that ofthe Han(许多维吾尔族人说通婚会失去他们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价值,并会被汉族文化所取代)”。
(四)社会生活形象。
1.社会动荡。在社会生活形象方面,BBC和VOA官网报道的内容较少,但多次涉及到“social stability”(社会稳定)这一主题。例如,“ensuringlong-termsocial stability”(保证长期的社会稳定);“the impact it might have on social stability in the future”(对未来社会稳定的影响)。反之,可以看出这是由于新疆存在一些社会动荡不安因素,才会力求稳定发展。
2.生活情况越来越好。BBC对新疆呈现的另一个形象是富裕和现代化。新疆的生活情况越来越好,人们挣了更多的钱,他们的生活方式更好了,也比以前更加开心。例如,“Twentyyears agoyou couldn't see such prosperity.All this wealth goesbackintotheireducationandsocialwelfare”(20年前,你不可能看到这么繁荣的情形。所有的财富都会回馈给教育和社会福利)(2009年7月10日)。VOA采访了一名叫Na的丝绸之路的商人后代,他说:“lifeforChineseMuslimshasimproved tremendously in recent decades.Ever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thingshavebeen verygood--sogood I cannoteven sayitin words(近年来,中国穆斯林人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改革开放后,生活一直都非常好,好到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五)新疆民众形象。BBC的报道称维吾尔族人是穆斯林教徒,信仰伊斯兰教,语言与土耳其相近,他们认为其文化和种族与中亚国家相近。他们按照传统上温和的伊斯兰着装,但最近,中国政府禁止男人留大胡子、女人戴面纱,因为这种形象被认为是极端势力的代表。另外,当维吾尔族人过斋月节时,他们传统上在日出后到日落前禁止吃喝,这是伊斯兰的五大支柱之一。
(一)讲好新疆故事,做好对外宣传。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讲好新疆故事,弘扬正能量。讲好新疆民族团结,互帮互助的故事,可以用汉语讲,可以用维吾尔语讲,甚至可以用英语讲好新疆故事,采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把这些故事讲好并写下来,作为经典之作流传下去,让国外的游客真实地了解到新疆是一个民族团结的新疆。针对BBC和VOA中报道歪曲中国新疆事实的现象,我们要采取理性的态度,客观公正地分析并做到敢于理性发声。在新疆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媒介,我们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让自己在新疆形象传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维护新疆和平与稳定,宣传好党和国家给予新疆的优惠政策,让更多的人了解事实真相。
(二)新疆智库建立。针对BBC和VOA中的相关消极报道,新疆当地政府应该成立新疆智库,作为新疆智库者应该有前瞻性有所作为,要客观冷静分析当前的形式,做到理性发声,敢于亮剑。智库应该具有独立性和时效性。我们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把相关领域的国外专家学者请进新疆,让他们了解真实的新疆,同时,我们也可以走出去做好新疆正面宣传,从而树立新疆良好形象,让更多的国外游客来新疆旅游,到新疆投资,确实发挥好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作用。智库可以由专门从事BBC和VOA相关报道的专家学者组成,包括国内和国外的学者及其团队。同时可以定期召开相关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相关主题的主旨发言,并与参会的年轻学者进行交流,有力地回击国外相关媒体的虚假报道。新疆政府可以支持出版、发行宣传美好新疆的影视与书籍,可以是英语、汉语或者是俄语、沃尔多语等,让周边的国家和世界更好地了解新疆。
(三)引导新疆外语媒体的正面宣传。新疆媒体依据客观事实,做好正面宣传,斧正被国外主流媒体歪曲的事实,并做好宣传。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吸引国外游客到新疆旅游、投资发展。新疆喀什地区处于一带一路核心区,应该发挥好其枢纽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真实的新疆,为建设新疆美好家园做出贡献。
[1]戴道昆.1985-1995年纽约时报涉藏报道分析[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2013(00):334-335.
[2]郭菲菲.2014年CNN涉疆报道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5.
[3]Colin MacCabe,Olivia Steward.The BBC and Public ServiceBroadcasting[M].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1986:11.
G206
A
2095-0438(2017)11-0102-04
2017-05-12
林冬梅(1982-),女,山东临沂人,喀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传播学及民族问题;李智涛(1981-),男,四川安岳人,喀什大学中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民族学。
2016年度国家民委青年项目最终成果“欧美国家主流媒体新疆形象报道研究”(2016-GM-027)。
[责任编辑 王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