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杰
(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医院内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2400)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特征以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三多一少”为主要症状,即多食、多尿、多饮、消瘦,若患者病情加重,有可能会因为电解质紊乱而引起酮症酸中毒,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安全健康。随着当下社会老龄化的加重,老年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呈攀升态势[1]。由于该病存在诸多并发症,加之病程长、治疗时间长,容易使得患者产生不耐烦心理,进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次研究特此分析了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研究对象为我院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于2016年11月~2017年9月收治。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WHO标准;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病史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0例。研究组中16例男性研究对象,14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61~85岁,平均(71.5±6.5)岁;病程1~15年,平均(6.1±1.3)年。常规组中17例男性研究对象,13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60~86岁,平均(71.6±6.6)岁;病程1~14年,平均(6.0±1.2)年。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比如运动指导、饮食控制、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等。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具体为:(1)心理支持疗法:与患者加强交流,紧密护患关系,赢得患者信任,并在交流中掌握患者心理特点,及时行有效心理疏导、安慰或支持,消除其不良心理。告知患者积极乐观心理对疾病康复的影响,以促使其积极配合临床各项治护工作,建立治愈的信念。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帮助患者解决身心问题或是临床诊疗期间的疑问。加强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其安全感,进而促使其生活质量质量改善,获得幸福。(2)认知干预:心理原因是导致疾病加重的主要因素,可以治病的同时也能致病,对此,对心理因素予以高度重视,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而言,意义重大。基于此,加强有关健康知识的教育,让患者认识到并掌握到心理调节作用和方法,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积极调节自我情绪,消除不良心理。(3)行为干预:正确指导患者监测、记录血压,保持合理饮食、运动;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加强其坚持用药治疗的依从性;正确指导患者处理低血糖。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积极与病友互相交流,发展或是培养个人兴趣爱好,以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以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指导,进而发挥家属的监督作用,督促患者合理运动、治疗、饮食,同时让家属明白不良心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而让家属从生活上、心理上多予以关心和照顾,让患者感受到来自于家庭的温暖。
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态,SAS、SDS评分超过55分,则提示患者存在严重的负面心理,反之,评分低于55分,则提示患者心理状态良好。
护理后并经过临床统计分析,研究组SDS评分为(42.3±8.6)分、SAS评分为(42.2±8.5)分,常规组SDS评分为(51.3±7.9)分、SAS评分为(50.4±8.1)分,组间数据对比,研究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1,P<0.05;t=3.825,P<0.05)。
由于糖尿病病程长、治疗时间长、并发症较多、身体功能较弱,加之对保健知识了解甚少,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情绪容易不稳定,对临床治疗效果十分不利。基于此,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依次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使其心理舒适度提高[2]。一旦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后,心理变化较大,主要以精神不振、抑郁、焦虑为主,所以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沟通期间,应当了解患者心里特点,找到患者心理症结所在,通过行为干预、认知干预以及心理支持疗法等措施,帮助患者消除抑郁、焦虑,促使其早日康复[3]。本次研究中,结果发现,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以减轻情绪波动对血糖的不利控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1]汪锦斌.个性化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2):142-143.
[2]李伟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8):318-319.
[3]卡迪尔亚·阿布都卡迪尔.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6):35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