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在抗战时代背景下的道路抉择
——以沙汀作品为例

2017-08-15 00:51
关键词:国统区知识分子抗日

徐 敏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系,江苏 南通 226016)

历时十四年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革命史上极为辉煌的篇章。[1]在这个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抗日战争不仅是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伟大运动,也是一座大熔炉,炼就了钢也排除了渣。一方面,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不仅造就了正面战场的接连溃败,亦在国统区实行独裁统治,绞杀民主;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事业则蒸蒸日上,使中国的抗日战争出现了光明与黑暗交错的复杂局面。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以沙汀为代表的广大进步革命作家,一方面歌颂解放区的光明,另一方面也揭露国统区的黑暗,并通过两者的比较,指出了中国知识分子未来的道路方向——延安。

一、通过讽刺艺术暴露国统区的抗战痼疾

沙汀在抗战初期的小说作品,通过描绘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反动和腐朽,小城镇生活的没落、腐朽与糜烂,充分揭示了国统区政治黑暗是腐蚀全民抗战的毒素,这些短篇小说精品也成为最能体现其讽刺艺术风格的精品。沙汀本时期的作品,在对民族抗战时期的种种痼疾进行揭露时,毫无遮掩地将矛头指向了腐败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以及由其指定和推行的一系列反动政策和法令。通过上述政策和法令造成的恶劣的社会影响,对国统区的黑暗和丑恶现象以及这些现象的政治根源进行了深刻揭露。

当然,沙汀之所以能够写出这些优秀的作品,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对抗日战争这一现实的逐步深入的观察和思考,随着他对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积累而获得的。武汉失守前夕,沙汀从上海回到四川,不久就写出了《防空——在勘察加的一角》。这篇作品主要表现了四川某县城的“上层分子”为争夺防空协会主任这一职位而上演的闹剧。其中不论是进过防空训练班的“防空专家”愚生,还是绸缎庄的小老板,无不是投机钻营的寄生虫。作品以严肃的创作态度、敢于正视现实和具有讽刺特点的表达,深刻表现了国统区的政治黑暗。

《在其香居茶馆里》是以抗战时期国统区兵役问题的黑暗内幕为素材创作的短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从当时农村上流社会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中,截取最具表现力的片段,描绘了农村当政者借兵役问题贪污受贿、大发国难财的普遍现象,然后辅以巧妙的构思,揭露国民党基层政权的腐朽和农村豪绅集团的丑恶面目。作品在轻松幽默的笑声中,表达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在国统区没有一个县长会将有权有势的土豪的儿子抓去做壮丁,其接受贿赂放人出来,是一种必然的结果。[2]由于坚持从实际生活出发进行艺术构思,各个作品的选材角度不同,结局和布局也别开生面。因此,沙汀在抗战初期的作品,虽然同是揭露国统区政治黑暗,但是主题和题材却绝少雷同。例如,《替身》与《在其香居茶馆里》均取材于农村兵役问题,但是却从不同的视角暴露了兵役的内幕,以笑为武器撕掉了当权者的伪装,揭示了他们言行不一的官僚本质,收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联保主任的消遣》也是一篇反映国统区政治黑暗的短篇小说。小说中联保主任彭痰在摊派救国公债时,仅凭个人的爱好憎恶加以处置:唐酥元因为唱京剧讨好他,就可以免除原本需要摊派的公债。幺跨子夫妇则因为琐碎事情触怒了他,就要承受不合理的公债摊派,甚至被关押起来。作者在这里十分有力地揭露了这些抗战蠹虫的丑恶嘴脸。

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大多数国统区的知识分子变得迷茫和意志消沉,整日里过着浑浑噩噩的灰色生活。抗战初期那种在乡间奔走呼吁为抗战服务的革命热情,被生活的泥沼和政治环境的高压消磨殆尽。在这种重压之下,有的去往前线、有的陷于苦闷和彷徨,更多的则辗转于日常生活的泥沼之中。当然,窘迫的生活困境,并不是压倒知识分子抗日热情的关键,而是国民党统治下的不思改革和消极抗战的社会氛围。一方面,知识分子要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另一方面为宣传抗战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也遭到政府的猜忌、阻挠和破坏。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那些有志于抗战的知识分子不免感到愤怒、灰心和失落。[3]

二、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文学书写

在武汉失守以后,特别是皖南事变前后,由于日寇的不断进攻和国民党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反共政策,国统区在这一段时期内弥漫着日益浓厚的白色恐怖气息。矛盾曾经将当时的情景描绘为贪污满街、谬论盈庭、民众运动备受摧残。在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受到政治气候的影响,也明显暴露出一些主观上的弱点。沙汀的作品中也对这种弱点给予了深刻的剖析,探索他们在苦难中前进的坎坷道路,通过他们悲剧的命运揭露国统区扼杀一切的罪恶环境,表达出知识分子对前途命运的苦闷。

在这种题材中,写于1940年的短篇小说《老烟的故事》以揭露的深刻和人物心理刻画的真切而占据着独特地位。作品中的主人公老烟被作家刻画为反动势力和进步力量之间的中间人物。[4]老烟三十年代在上海读书时曾经是一个旧社会的反叛者,代表着进步的力量,并曾因此进过监狱。由于在狱中受到反动派的非人折磨,在出狱后一直意志消沉,但是他的心地比较善良,没有出卖朋友和战友。在八·一三事变以后回到成都,参加过抗日救亡运动,但是却认为中国的事要合适一点,不要太尖锐。随着国统区白色恐怖的不断蔓延,他十分害怕政治打击会落到自己头上,继而惶惶不可终日,并最终因之病倒。这篇作品不仅描绘了国统区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同时也反映出中国革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在皖南事变的前后,沙汀创作了《小城风波》、《春潮》和《两兄弟》等一系列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作品。虽然这些作品在艺术形式和人物形象塑造上不及《老烟的故事》,但是都表现了知识分子在险恶政治环境中的挣扎苦斗。其中,《小城风波》讲述的就是国民党特务对知识分子宣传抗战活动的破坏,知识分子只能小心翼翼地生活在愈演愈烈的白色恐怖中,面对着我是谁和我应该是谁的身份焦虑。例如,《春潮》的主要人物是一对年轻夫妇,他们在游击区的主要工作是对付日寇的扫荡,但是在返回大后方之后又受到国民党特务的跟踪和纠缠。《两兄弟》中的一位青年学生因为参与学生运动而被捕,但是他并没有像老烟那样屈服,在被保释出狱后虽然一直受到监视却绝不屈服。

这一时期,在更大规模上反映国统区知识分子生活和遭遇的作品是长篇小说《困兽记》。这部作品与其他作品的视角完全不同,主要从知识分子的思想被禁锢和政治上被迫害的角度,解释人物性格与现实环境的悲剧冲突,从而控诉那毁灭一切的社会政治环境。小说的主要内容是描写一个小城镇中一群知识分子在时局逆转后的苦闷生活。一位从前线归来的旧友唤起了他们的抗日热情,但是他们重新筹备的抗日宣传活动,却因为反动当局的阻挠和破坏而失败。以上述情节为主线,还穿插和交织着因苦闷生活而发生的爱情纠葛。这样,作品通过双重悲剧性矛盾,从知识分子的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两方面,深刻揭示了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

总之,在国统区愈加黑暗的社会政治环境下,回归乡土的知识分子不得不面临如何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的问题,而对那些始终无法逃离黑暗的知识分子而言,也面临着出路何在的问题。他们一方面想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对抗战有所作为,同时又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所威胁。因此,当时的知识分子不得不在那样的困境下寻觅出路,这是每一个人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同时也要每一个人都自己做出回答。

三、对解放区新生活精彩描绘与方向指引

在抗日战时期,大批国统区的知识分子涌向延安,去感受解放区的新生活和新气象,这也给在政治和生活压迫下,无路可走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道路。[5]沙汀1939年到1940年,在解放区生活了一段时间,当时的所见所闻也使作家耳目一新,创作出一系列表现解放区新生活的优秀作品,并成为国统区知识分子的指路明灯。

《随军散记》是沙汀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重要报告文学作品。这部作品写的全部是真人真事,但是却以朴实的笔调刻画了真实而崇高的贺龙形象。在沙汀的这部作品中,将八路军的高级将领贺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写成具有崇高品质和伟大人格的鲜活人物。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也不是粗犷野蛮的江湖侠士,而是革命队伍中极为普通的成员,一个平凡中彰显伟大品格的民族革命战士。沙汀在文学作品中塑造这样一个共产党的高级干部,对打破国民党的反面宣传,扩大共产党在广大群众,特别是国统区知识分子中的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

《敌后琐记》是沙汀根据敌后抗日根据地生活体验写成的报告和散文的合集。这些作品从各方面表现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社会变革,八路军的优良游击战现状,揭示了抗日根据地政府、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新型关系和血肉联系。例如,《民主政治》中,作者热情讴歌了在抗敌斗争血泊中构建的根据地人民民主制度;《老乡们》则从人民群众如何发挥主人翁的自觉性的角度表现民主政治的力量;《小鬼》和《同志间》则主要描绘了人民民主制度下,人民军队的官兵之间的民主关系和革命情意。可见,《敌后琐记》中无论是对根据地群众与干部关系的歌颂,抑或对革命传统作风的颂扬,都集中表现了根据地人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6]被称为“农民的作家”的沙汀,从政治黑暗的国统区来到抗日根据地的新农村,其强烈的感触和鲜明的对比是可以想象的。从《敌后琐记》中,我们看到了不同于沙汀过去小说中农村形象的崭新世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璀璨阳光驱走了凄冷和阴暗,使国统区知识分子看到了战争胜利的曙光和民族的前途和希望。

《闯关》是沙汀反映敌后抗日根据地生活的一部作品,写于1943年7月。这部作品由于当时政治形势和作者的处境原因,展现出与前两部作品不同的特征。作家在写《闯关》的时候,正值皖南事变后不久,由于他的左翼作家身份和曾经到过敌后抗日前线的特殊经历,所以被当时的重庆反动当局“特殊关照”,只能在乡下过着蛰居生活。周围的黑暗和人权的丧失,使他更加向往解放区的生活。作品中的左嘉是初入抗日根据地的知识分子形象,通过小说中和余明的对比,最终“决定到延安住下来,不要再回后方了”。[7]主人公的思想行动不仅深刻揭露了知识分子应该向工农群众学习,同时也为国统区彷徨的知识分子指明了“北向”的方向和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知识分子对延安的认同和皈依,不仅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运动深入人心,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有关,同时也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倒行逆施有极大的关系。在日本侵华战争不断向更广大的国土推进的时候,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日政策、文化专制政策以及遍地的贪腐,无不引起广大知识分子的强烈不满。在延安的解放区却是另外一种景象,这里不仅有自由民主的文化氛围,还十分重视知识分子的艺术创作,这无疑激发了知识分子对延安向往之情。于是,奔赴延安的“北上”运动就成为一股历史洪流。沙汀的作品正是从文学的视角诠释了其背后的各种原因,同时也成为这一历史现象的镜像反映。

[1]李楠.“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意义[J].理论观察,2017(7):21-23.

[2]刘佳.浅析沙汀小说的讽刺艺术——以《在其香居茶馆里》为例[J].电影评介,2015(4):96-97.

[3]王丹.绝望与希望之间:战时国统区知识分子的战争人生心灵体验——桂林版《文艺生活》月刊中的诗歌、散文考察[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9):66-70.

[4]邓伟.试析抗战时期左翼文学大后方书写的逻辑——以沙汀的川西北地域小说为例[J].当代文坛,2012(2):111-113.

[5]段崇轩.从“讽刺”到“歌颂”的“过渡”——沙汀短篇小说论[J].当代文坛,2012(1):32-36.

[6]赵凯.延安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的原因及启示[J].学理论,2016(3):140-141.

[7]郑鹏.试谈四十年代城乡文学主题的写作[J].理论与创作,2005(4):45-49.

猜你喜欢
国统区知识分子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中苏文化协会与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统区苏联形象的构建
中共在国统区掀起的两次宪政运动高潮
抗战后期国统区的经济危机及其连锁反应*——基于国民党高层个人记述的观察
抗日英烈马威龙
爷爷的抗日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