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明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需要回归生活,实现课堂教学的新突破。内容试图从启发诱导,发现生活;创设情境,理解生活;活动参与,体验生活;课外延伸,拓展生活的教学策略出发,尝试构建基于生活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基于生活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指出:“思想政治课程涉及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法律、道德等领域,它们都来自于真实的生活,课程实施也应该回归生活,加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思考与体验,在实践的矛盾中探究、感悟和内化。”综观当前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教师往往都是“照本宣科”地理论说教,强调理论观点的灌输和死记硬背,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因而,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重新构建基于生活的课堂教学。
一、基于生活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根本目的
“基于生活、发现生活、理解生活”是构建基于生活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基于生活”是要将教学的立足点放在学生可亲可感的现实生活上。“发现生活”主要强调的是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启发诱导,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将教材的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之中。“理解生活”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双方的努力,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并使之升华为学生自觉的追求。
二、基于生活的课堂教学策略
1.启发诱导,发现生活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可选取生活场景,營造课堂氛围,抓住学生“心愤愤,口悱悱”的适当时机,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和求知欲,启发学生联想、分析、归纳,诱导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在《生活与哲学》前言的教学中,我尝试了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一句精辟的富有哲理的广告词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来启发诱导学生。众所周知,站在不同的高度,其视野肯定是不一样的;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或一个人,往往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和认识;人生,是门艺术,最讲究的是对度的把握,其实做任何事情都一样,只要把握好尺度,才能在社会中更好地生活。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发现抽象的哲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哲学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的思维泛起涟漪,从而拉开了教学的帷幕。
2.课外延伸,拓展生活
教育是为学生的未来、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的,“给生活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的理解。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将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进一步拓展生活,从中汲取生活养料,从正在发生的、真实的生活实际中检验和丰富所学知识,从而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比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为贯彻党中央精神,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自古读书需交费,而今上学不花钞”,道出了人们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欣慰;“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曾是农民看病贵的真实写照,而今形成的农村初级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民健康有了“保护伞”。“关注民生之本,心系百姓利益”,谱写了一首民心歌、和谐曲。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时政热点,要求学生根据四个必修模块的相关知识,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共享也需要‘共建”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现实环境,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通过调查、访问、考证、文献研究、上网、参观、实验、采访、义务活动、公益服务等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来获得体验。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育,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学生将来更好地生活。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否内化为学生的觉悟、外化为学生的行为,关键是让学生深入生活实际。
总之,生活世界是教育世界的根基与源泉,教育的意义最终要回归到生活世界。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直观具体、丰富多彩的,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发现、得到感悟,得到锻炼。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走进生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理解生活、体验生活和拓展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新课程的实施给了我们政治教师更多的思考,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一旦回归到生活中,就会显示出鲜活的生命力,也只有回归生活,才能显示它们的价值。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中,关注学生、关注生活应成为课程实施的基础性策略。
参考文献:
徐贵权.走进高中新课改政治教师读本[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