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高中美术教育实施生活化教育,对于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升创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美术;生活教学;应用
高中美术教育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中的美;同时在美术创作中,结合自身生活阅历,发挥自身想象能力,以此创作出情感更加丰富、形态更为真实饱满的美术作品。
一、选取的教学素材应贴近学生生活
高中生正处于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最强的时期。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学习,以此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实施生活化的美术教学,也就是将一些生活中的素材运用在美术课堂中,可以将美术教育中的理论知识变得更为形象化、具体化和直观化,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更好地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到准确把握,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找到美术教学的原型,以此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说,高中美术教师必须合理选择课堂教学素材,紧紧围绕高中生的生活状况,以此保证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情境式教学,培养学生临摹的能力
美术学习,要求学生具备非常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展开实践美术活动,引导学生更加细致地品味和鉴赏优秀的美术作品,以此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为了确保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艺术的魅力以及艺术中的无限空间,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在课堂上创建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美术创造最关键的在于画出事物所蕴含的神韵;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够提升自身绘画能力。
三、將美术课堂所学运用于生活实践
美术教育与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关联。所以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将美术回归到日常生活中,以此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提升自身感悟和欣赏能力。首先,美术教育需要回归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美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建筑、家居、自然景色等等事物展开观察与思考,以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并且在视觉的刺激下提升对于事物的理解和感知能力,由此深深体会到生活中事物存在的美。通过将发现的美与美术创作进行结合,有效地提升了美术能力。比如说:在讲解“不到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时,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此主题进行,同时向学生介绍园林建造的背景,是为了满足古代统治阶级以及文人游憩的需求,通过园林可以展现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以及古代文人的艺术情趣。由此,学生能够更加体会到园林结构的设计之美;同时可以结合自身的游玩经历,提升美术作品创作的效果。其次,美术教育需要回归生活经验。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阅历,进行有效的指导美术作品和美术创作;并且,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体验给予足够的尊重,以此取得求同存异的教学效果。比如说在指导学生绘画蔬菜时,虽然学生对蔬菜比较熟悉,但是却不够了解不同蔬菜的特点;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会主动观察蔬菜,由此无法准确真实地绘画出蔬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蔬菜在课堂上展示,给予学生一些观察时间,以此更好地把握蔬菜的特点。在学生创造过程中,可以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结合自身生活阅历,创造出更加饱满、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在体会美术创造乐趣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创作能力。
四、让学生发掘美术中的生活美
美术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对生活进行浓缩,然后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以此使学生进一步发现美术在生活中的美。需要注意的是,活动设计必须遵循下面几项内容:(1)体现出生活性;(2)活动具有新颖性,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欲望;(3)活动具有价值,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4)活动结束之后对学生进行评价,确保学生真正提升自身美术素养。因此,为了提升美术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并且善于发现美术中的生活美。
美术教育属于一门特殊课程,为了激发学生美术创作兴趣,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同时注重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活动,以突出学生的美术创作主体性,切实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荣安.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12):128-129.
[2]柳国伟.浅谈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J].俪人(教师),2016(1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