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高中政治复习课堂的“灵魂”

2017-08-14 13:29何玉华
新课程·教师 2017年7期
关键词:易错基础知识灵魂

何玉华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习者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地学习,提高学习者正在学习中的理

解、转换和迁移能力。”江苏政治高考题往往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因此,高三政治复习课要以此为导向,通过问题实施复习,将知识化成问题,将生活融于问题,用问题提升能力。

下面,笔者以执教高三一轮复习《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例,呈现我的“问题教学”观。

一、基础知识问题化,清晰明了简单有效

基础知识往往因繁杂和琐碎,成为学生记忆和理解上的易错和易混点,而这些易错和易混点又恰恰是学生做选择题时的拦路虎,若不能将其有效排除掉,做题的难度无形中就会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基础知识问题化,这将会清晰明了、简单有效。例如,在复习《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时,将其中学生易错和易混的知识通过連线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解决连线问题的过程中较清晰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教学片段1:

师:同学们对本课的一些易错易混点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下面通过连线题帮助大家掌握。

关于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自发性 盲目决策,一哄而起、损己不损人

盲目性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也是造成盲目性的原因

滞后性 唯利是图、违规违法违反道德等、损害别人和国家的利益

生:自主完成后集体讨论。

二、核心知识问题化,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核心知识的地位不言而喻,高考中对核心知识的考查主要是通过对所提供的情境材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

的。所以,对核心知识的复习笔者主要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核心知识进行合作探究,从而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升。

教学片段2:

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新生事物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其中,许多与我们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分享经济。

(多媒体播放简短视频资料:分享经济,打造经济新动力)

师:看完视频资料后,请同学们再认真阅读学案上有关分享经济更详细的资料(略),思考相关探究问题。

生:分小组讨论并汇报探究结果。

第一小组:运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谈谈分享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小组: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为解决分享经济“成长的烦恼”出谋划策。

第三小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论证我国致力于发展分享经济的必要性。

三、学科素养问题化,双基提升灵活高效

学科基本素养是学生在本学科内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这些素质是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形成的专业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促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加基本专业技能,形成专业基本经验,从而实现本学科的基本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主要通过自主设计问题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教学片段3:

师:分享经济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虽然它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我们相信政府会其实也正在加强相关的管理,对分享经济进行规范引导。

(多媒体出示材料)

师:那么,有关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这几则材料可以体现我们学习的哪些知识呢?下面,请同学们运用今天复习的经济学相关知识以及相关的模块知识,结合材料,设计几个问题,请其他同学回答。

生:分小组讨论,跃跃欲试。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节高三的一轮复习课,如何才能上好这节课,笔者在课前做了更多的思考,既要体现课改精神,突出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又要直面现实的高考,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采用“问题教学法”能较好地实现上述目标。首先,通过问题将基础知识中的易错易混点加以突出和实际运用,避免了简单的说教和记忆,收到了较好的复习效果。其次,对于核心知识通过情境化的问题设计,启发学生主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既强化了核心知识,又提升了解题能力。最后,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考核其他同学,进一步提升了思维能力,也注重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所以,以“问题”为导向串联政治课堂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高中政治课堂的灵魂。

当然,问题教学的关键在“问题”,只有适合的问题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生发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

此,笔者认为适合的问题应该遵循“三贴近”原则。

1.问题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贴近生活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远离学生生活的课堂是索然无味和僵硬枯燥的课堂,远离学生生活的问题便是没有意义的,不能激发学生良好兴趣,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教师只有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并以精巧的情境设问吸引和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如鱼得水,才能有话可说。

2.问题贴近学情特点,让学生有话会说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方法和原则,在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所设置的问题不能太简单,缺乏一定的思考性,达不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真问题;当然,问题设置也不能太难,学生的现有能力达不到,即使再有参与的欲望,因为不会说,久而久之也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设置问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积极调动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让学生有话不但想说更能会说,从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问题贴近社会实际,让学生有话想说

脱离现实社会生活的教学犹如“纸上谈兵”,是孤立、片面、静止的抽象“说教”,是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学生未来发展不负责任的课堂教学。面对正在逐步确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中学生,他们对自己生活的社会有“独到见解”。教师要通过设计贴近社会现实的生活情境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认知、观察、体验社会情境,在教师有效设问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和归纳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从而学会观察、分析社会问题,在思考与分析中发现和解释社会现象;学会探究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对民生问题的探讨中,增强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易错基础知识灵魂
牛,也有高贵的灵魂
数列学习中的易错点
没有烧烤的夏天,没有灵魂
直击数列的三个易错点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灵魂树 等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漂泊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