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芳 康清
摘要:以前的中小学,对于新风是没有要求的,而我们所接触的中小学校,人员密度大,当冬季采暖时或夏季使用分体空调时,门窗是紧闭的,教室内严重缺氧,更别提有害气体,所以新鲜空气对于学生的健康和听课是必要的保障。2012年1月1日以后实施的《中小學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对中小学教室室内空气质量提出要求。现在设计的中小学,暖通专业增加了新风系统的设计,但是增加的新风系统,不仅增加了工程初投资,运行费用、还有室内环境的美观及噪音能否被校方接受,新风量能否满足要求。通过对学校新风系统设计的分析,希望对今后学校新风系统的设计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新风系统技术分析;安装可行性;安装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22-0102-01
1中小学安装新风系统的必要性
1.1教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及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受试者决策能力的影响。
中小学生每小时二氧化碳呼出量在15L到20L之间,一个40人的教室,每小时也要呼出600-800升二氧化碳左右,下面看看检测小学生上下课期间的二氧化碳检测结果。
从左到右依次是:基本活动、应用活动、专注活动、任务取向、主动性、信息取向、信息利用、方法的广度和策略。
1.2室内空气长期不流动,可导致室内霉菌的滋生。只有新鲜空气的不间断流动,才能对此加以防止和避免。虽然自然开窗通风是最简单,最直接,最便宜的通风方式,但是它也是在冬夏两季最不节能的通风方式。因为,它的通风量过大造成室内能量严重损失。
由此可见中小学安装新风系统的必要性之一。
2《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对通风设计的要求
2.1应采用有效的通风措施,保证室内空气中COz的浓度不超过0.15%。
2.2当采用换气次数确定室内通风量时,换气次数不应低于2.5次/11(小学)、3.5次/11(初中)、4.5次/h(高中)。
2.3优先采用有组织的自然通风。
2.4普通教室人均新风量19m3/(h.人)。
3天津属于寒冷地区,对于天津地区,《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对冬季采用自然通风给出的方式规定
3.1宜在外围护结构的下部设置进风口(进风口面积不应小于房间面积的1/60,进风口宜设在进风能被散热器直接加热的部位);
3.2在内走道墙上部设置排风口(面积大于房间面积的1/60)或在室内设附墙排风道此时排风口贴近顶棚设置,并应可调节;
4目前中小学校新风系统的设计
4.1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本层设新风机组,新风经过新风机组处理后,通过走道顶部设新风管道将新风送至各教室,本层公共卫生间设集中排风系统,通过竖井将污浊空气排出室外。
4.2带热回收装置新风系统:本层设新风换气机组,由室外进入室内的新风与从室内排出到室外的废气,利用热交换箱体内的高效导热材料,使进入的新风被加热,通过走道顶部设新风管道将新风送至各教室,各教室废气通过走道顶部设排风管道经新风换气机组能量利用后排出室外。
4.3教室内设排风竖井负压排风系统:屋顶设排风机,污浊空气通过竖井由排风机向室外,排风产生室内负压,室外新风通过外墙进风口或外窗上设置的采风条直接进入室内。
4.4新风换气机与外窗结合:小型新风换气机与设于外窗上部窗框内,室外新风通过过滤器由微电机驱动经过热交换器及窗框上送风口送室内,室内热空气加热新风后由微电机驱动排出室外。
5我的分析
5.1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及带热回收装置新风系统,占用室内空间和投资成本较大,安装复杂,维护和使用费用较高。
5.2教室内设排风竖井负压排风系统,基本上保证了房间的进风量,从安装和维护成本便宜,管道占用室内空间少,但对教室舒适度有影响。
5.3新风换气机与外窗结合,不占用室内空间,投资成本适中,安装简单便于维修,虽然电机产生的噪音,通过在换气机于窗框间设置保温及消声材料,噪声控制在30分贝以下。
6结语
在中小学教室安装新风系统是必要的、通过我们的合理的设计,降低投资成本,维修简便,使学校的通风措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