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晶晶
摘 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阅读教学中也是一样。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与此同时,积极地鼓励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信心,能显著提高阅读有效性。就此提出几点看法,希望能对阅读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阅读是学生了解世界、开拓眼界、了解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阅读文章就是与文章作者灵魂的沟通,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价值观。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刚刚接触阅读的引路人,要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引领学生热爱阅读,引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十分重要。
一、营造氛围,吸引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透彻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以此设置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联系生活实际,将阅读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氛围中领略文章的意境。如在教《找春天》这篇文章时,可以带领学生去校园观察学校自然的变化,让学生亲身体验春天的特点。新鲜的教学环境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文章的理解中。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媒体设备创造文学氛围,使枯燥的文章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可以给学生的朗诵配上优美的音乐,屏幕上同步播放桂林山水的优美画面,给予学生更强烈的代入感,促进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意境,促使学生更容易投入阅读文章,从而提升阅读有效性。
二、培养意识,激发学生求知欲
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教育,文章问题完全由老师一人讲解,学生完全是被动式的学习,没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学习效果不好。阅读文章时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要重要,学生对文章提出问题说明已经对文章有了深刻的了解。学生已经渐渐进入文章的意境,带着自己的问题阅读文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探究得以解决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心。教师适当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时,学生提出了“如果孔子了解了现代知识,会如何对两小儿解释呢?”“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说明什么呢?”等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提出问题,然后开展相互探究、相互交流、其他学生的补充完善。学生的互动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了阅读效率。
三、体会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只有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方法,学生才能有效地提升阅读能力。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对阅读方法进行体会。例如学习《钓鱼的启示》时,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育,以商量的口吻开始课堂: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钓鱼的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阅读呢?应该用什么样的阅读方式阅读这篇文章呢?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学生说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和熟悉文章中的生字新词;有的同学说要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有的同学说要阅读文章,找出重点语句和段落,了解作者的意图。这样,让学生自主设定教学目标和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互相完善,最终完成各项教学目标。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全身心投入阅读中,更深刻地了解到自己平时阅读方法的弊端,对阅读方法了解得更加透彻,从而提升自我阅读效率。
四、积极鼓励学生,提高学生阅读自信心
小学生由于年纪过小,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能力差。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评价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要摒弃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积极鼓励学生。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过程的评价,要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参与热情、阅读方法、思考角度、思考的全面性等方面进行鼓励。此外,还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单一评价。不仅进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进行同桌互评、小组互评以及自我评价。教师要多进行鼓励评价,例如“思考角度很特别,对文章的思考很有深度。”“读得很有感情,对文章的意境把握很到位。”让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提升学生阅读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总之,只有创新阅读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的进步。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创建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學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掌握阅读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积极地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信心,促使学生积极地自我反思和完善自己的阅读方法,有效地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蒋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才智,2010(6).
[2]陈妍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成功,2012(2).
编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