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民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具体探讨了加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对策措施。
农业产业化使得农业逐渐摆脱其他经济企业的附属地位,加快提高其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的发展。但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该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农民的科技知识缺乏,积极性不够,这些都会妨碍农业的发展,然而农业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的发展又是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型组织者、带动者和市场开拓者,在带领农民走向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国际化和标准化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的生活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因此龙头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将会阻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此,我们应针对各方面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
地区发展差异大,整体水平较低。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农村产业化也出现较大不同。东南沿海的很多农村,已经具备精细加工农产品条件,而很多西部欠发达地区仅仅表现为直接出售。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平均水平较低,由于小农经济的影响,没有很好的发展农业产业链,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尽管国家战略发展新型农业,但是由于农村的生产方式以及农民的意识导致发展效果不太理想。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水平直接决定其市场占有率和世界影响力。意识决定一切,之前分散的小型生产和经营模式正在逐步转变为农业合作社形式,提高农民意识的同时,更好的集中土地生产管理,改变现有的状况,提高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市场竞争力。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够成熟。农村实行新的土地承包政策以后出现的新生事物,以及群众自发成立的从事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形式,有些地方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模糊,管理混乱,显得不够成熟,成为游离于农民利益之外的半官半商的组织形态,有的甚至成为农民家庭产权的直接侵害者和上级向农民伸手要钱要工的铺路石。
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资源相对不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尤其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当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在经济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引导下,往往采用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和技术。而一些有利于保护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却难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不注重生态保护,片面追求农业生产量。用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構模式去代替多层次和复杂结构的农业系统,盲目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高产品种及栽培技术,滥用农药和化肥,对农业进行掠夺性的经营,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再加上我国农副产品加工业落后,深加工层级不够,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废弃多,消耗大、利用率低,农产品价值无法充分实现。农业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发展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高效、节约资源型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势在必行。
农业信息的传播渠道不畅?农业信息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是深刻而多方面的。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提供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和灾害性气候与病虫害预报等方面。这对产业化的实施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例如,产业化的科学决策首先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市场信息不灵,则往往导致项目选择的失误。但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市场仍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统一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各部门、各行业各自为政,甚至部分分割,地区封锁,缺乏整体设计与相应的法律政策协调,影响了信息市场的合理、有序交易。大多数农村地区还没有建立网络化信息市场,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储存和传递仍处于原始阶段,农业信息不能及时、快速、准确的传递到农民手中,农业信息难以得到有效吸收和利用。目前国内已明显出现的蔬菜产业过热、过剩现象,即使最好的证明。至于因为农户不能及时把握市场信息而导致盲目生产乃至遭受损失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必须强调的是,以农户或村社为单位的失误造成的损失毕竟是有限的;但如果是专业化、规模化和区域化的生产因信息导致失误而造成损失那将是灾难性的。
加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对策措施
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狠抓农民的教育培训。要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农科教中心、专业协会、科技示范户等各种形式,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业技术培训体系;要进一步发挥农技推广站、农业广播校、农业院校的作用,特别是要加强农科教结合,办好县市、乡镇农科教中心:要与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重点加快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新产品:要有组织、有计划、持久地抓好“绿色证书工程”,为农村培养大批懂技术、能操作、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要建立择优扶持的培训激励机制,开展科技能人比学赶帮超活动,提高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
合理集中土地管理经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年轻的农民不愿意种地,这样可以将这部分土地转包给村委会或者其他愿意种地的农民,划分区域,便于机械化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鼓励农民创业,这样可以将部分农民与耕地分开,使得土地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组织技术专家,针对集中种植的农民进行专业指导,让有限的土地更高效的产出,让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形成品牌。能否很好的对土地进行集中管理经营,将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益,当然随着我国对农业土地政策的不断调整,将会更加有利于合理集中土地管理经营。除此之外,企业以购买和契约的方式,获得农业资源的长期使用权,实行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也是规模经营的重要形式。
加强农业信息市场建设。首先,农业信息人员要不断增强信息的商品意识和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将过去由国家拨款,根据行政指令对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加工和收藏,无偿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方式,转变为以获取效益为目标,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农业信息市场的特点生产适销对路的信息产品以获取效益的运作方式。其次,在产品开发上除保持原有的传统产品外,还要对信息产品进行二次、三次深加工,开发出具有农业特色的数据库、实物信息产品和使用配套产品,及时向各类农村用户提供适合于农村市场经济需要的新信息。其三,各地要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建立适合于本地特点的农业信息市场,充分发挥科技集市、科技大篷车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科技信息、成果转换。同时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业信息市场,对各地的信息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建立和健全信息市场法规,将零星、分散、无序的信息交易加以规范,以保护信息生产者与农民的合法权益。
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巩固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首先,要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原则。合作经济组织的财产归社员所有,其中应有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集体财产,利润应按参与额进行分配,严格限制股金的红利率。其次,要修订和完善章程。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章程都应以经济合同法、民法及其他经济法规为根本依据,对于入社各方的权利、义务包括违约责任要平等设置、公正合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其三,国家要尽早为其立法。明确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保护其经济利益,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促进农业科技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农业科技企业集科技、生产和经营于一体,资金雄厚,技术先进,机制灵活,营销手段有力,市场反应迅速,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强大推进器。我们常提及美国农民只占人口的2%,但忽略了还有17%的人口近2000万人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公司,为农户提供农业科技产品和服务。农业科技企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达国家实现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鉴于我国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正在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实状况,因而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企业将是我国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战略步骤之一。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应该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高科技战略紧密结合,当前应着力改造和培育一批技贸工农一体化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民营科技企业。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我国各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各地区需要开动脑筋,积极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发展新思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乡镇地区以及整个农村地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