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咪咪
摘 要 科学传播的发展历经了3个阶段,而科学传播中的话语修辞也逐步与公众产生关联。本研究采用个案分析的方式,从内容分析的角度针对某篇微信科普公众号文章话语修辞的呈现形式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对其文章的加工策略进行分析,同时也针对其所表现出的不确定性内容程度进行梳理与总结。结果发现,其一,话语修辞使得文章更吸引人、更生动;其二,虽然文章加工策略形式多样,但与用户之间交互的关联性不高;其三,文章内容呈现由“确定性”向“不确定性”靠拢的趋势。
关键词 话语修辞;微信科普;不确定性;加工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0-0086-05
1 研究背景
1.1 科学传播的话语修辞
科学传播的话语修辞,从无到有,其经历了一系列的衍生與发展。从发展方向上来看,科学传播文章从“科学取证”向“基于辞藻”的方向进行演进发展[1]。从目的上来看,话语修辞是为了满足公众的需求,所以科学媒体编辑必须来采取措施来适应读者[2]。从科学传播话语修辞的形式上来看,Anne Simmerling 等人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通过对工程地质科学传播文章进行内容分析,将话语修辞的形式分为暗喻、极度夸张、反语、对比4个方面[3]。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分析,发现学者们对话语修辞形式的分析通常以具体案例对比的方式进行,从而探析科学家撰写的原文与经过媒体加工的文章表达效果的差异。然而,面对新媒体的科学传播,其形式也日趋活泼化,文字的颜色变幻、加粗强调等已逐渐成为“常态”。微信作为科学大众传播的阵地之一,其话语修辞在形式与内容上有什么样的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1.2 科学传播的不确定性内容表达
什么是科学传播的不确定性?Stephen C. Zehr认为,科学传播的不确定是科学修辞的一种界限[4]。所谓“界限”,实则“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之间一种微妙的关系。Ilona Heidmann等人认为,对于科学家等专家人士而言,科学的不确定性作为一种惯例;而对于其他公众而言,其却显得晦涩或较难理解[5]。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不确定性”还是“确定性”,它都是在传达一定的科学内容,只是确定性的程度不同。而为何会出现“不确定性”?Ilona Heidmann、Anne Simmerling 等人也将不确定性内容的原因进行归纳[6-9],例如Anne Simmerling 等人认为是由未知的因素、无法清楚表达、存在一定的假设等因素导致的。那么,在微信科普文章中,“不确定性”的表达程度如何,又呈现什么样的特征,则需要进一步探究与分析。
2 研究问题
1)微信科普公众号中的文章话语修辞主要呈现哪几种形式?它的特点是什么?
2)微信科普公众号文章采用何种加工策略?
3)微信科普公众号中的文章对于不确定性内容表达的程度如何?
3 研究思路
3.1 样本选取
本研究选取微信科普公众号“果壳网”题为《重磅:这块琥珀里……竟然有恐龙!》的文章进行分析。该文章主要由在琥珀中发现的恐龙化石为主线,依次从“琥珀里的恐龙有什么特别”“琥珀里是什么龙”“琥珀里的羽毛能告诉我们什么”以及“更多装着恐龙的琥珀在哪里”这4个脉络进行描述。
3.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样本文章从话语修辞、加工策略以及不确定性内容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
3.3 研究过程
本研究依此经历了“指标建立—样本选取—样本分析”3个阶段。在指标建立阶段,根据前期的文献内容梳理以及对样本文章的结构梳理,建立如下表所示的“话语修辞评价指标体系”。在样本选取阶段,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果壳网”公众号种选取一篇题为《重磅:这块琥珀里……竟然有恐龙!》的文章进行分析。最后,在样本分析阶段,本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分别为微信科普文章话语修辞呈现的形式及特点、微信科普文章不确定性内容
表达。
3.4 指标体系
4 研究结果
4.1 微信科普文章话语修辞的呈现形式
本文的话语修辞分析指标的依据为Anne Simmerling和Nina Janich所总结出的“暗喻”“极度夸张”“反语”和“对比”4种话语修辞格。在“暗喻”修辞格的使用上,正文中的“距今约9900万年前的恐龙世界正以一种无比真实和‘鲜活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句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格,将恐龙化石比作“鲜活”,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在“极度夸张”修辞格的使用上,主标题中“重磅:这块琥珀里……竟然有恐龙!”中使用“重磅”以及“竟然”两词引起读者的注意,起到强调的作用;而在正文中也有所体现,例如“我研究恐龙数十年,但不曾想有朝一日能看到如此‘新鲜的恐龙”中的“但不曾想”以及“如此‘新鲜”起到类似的效果。在“反语”修辞格的使用上,该样本文章体现并不明显。在“对比”修辞格的使用上,子标题中的“更多装着恐龙的琥珀在哪里?”中的“更多”暗含着请读者继续观看下文的含义,也起到一定的引起(强调)下文的作用;而在正文中“而现在,我们大概不用找蚊子了”意为在琥珀中发现了恐龙化石使得梦想成为现实,也起到一定的强调作用,引发读者的兴趣,从而吸引读者关注下文的内容。
通过对样本文章中上述4种修辞格的梳理与分析,总结出其中3种修辞格在样本文章中所蕴含的功能。其中,“暗喻”修辞格具有使文章形象化的功能,“极度夸张”修辞格具有强调的功能,此外,“对比”修辞格也起到引起(强调)下文的作用。总之,几种修辞格在该文章中都扮演着本该扮演的角色,发挥着它们的作用,使得科普文章更加生动、有意义。
4.2 微信科普文章加工策略及其用户交互分析
4.2.1 加工策略梳理与分析
根据表3对于微信科普文章加工策略的梳理,可以发现:在主标题及子标题的加工策略上,较为明显的是采用“文字加粗”的加工策略;而在正文中“文字加粗”的策略也占主导地位。可见,“文字加粗”在这篇样本文章中的加工策略占主导地位。从文字加粗的功能上来看,其将所加粗文字比周围普通文字的颜色更深,更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起到强调的
作用。
而在正文中,数量占其次的加工策略是“文中配图”,主要包括“恐龙复原图”“琥珀标本图”“琥珀中恐龙尾巴的微CT扫描图”等8幅图。相比于文字加粗的强调功能,配图则起到解释说明以及使文字形象化的作用。此外,在正文中文字的颜色变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加工策略。根据梳理,文中共有五处文本使用了“文字颜色变幻”策略,它们分别是:“透过它,距今约9900万年前的恐龙世界正以一种无比真实和“鲜活”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邢立达和麦凯勒的团队就在琥珀中首次发现了古鸟类的翅膀”“手盗龙类(Maniraptora)”“羽小枝和羽轴谁先演化出来”“缅甸北部的克钦邦胡康河谷”。通过上述五处文字与上下文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与“文字加粗”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处,即都是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而从数量上来看,“文字颜色变幻”策略是“文字加工”策略的五分之一,是否可以从推测“文字颜色变幻”策略比“文字加粗”策略所表示的文字更加重要,这个目前还不能作进一步推断。
总之,通过对上述3种加工策略进行分析,可以大致得出:“文字加粗”和“文字颜色变幻”都具有对内容强调的功能,而“文中配图”具有解释说明及形象化作用。
4.2.2 加工策略与用户交互分析
表4拟对用户评论和加工策略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即从“评论与文章内容是否有关”“文字是否加粗”“文字是否颜色变幻”以及“评论是否对应图片”4个维度进行梳理与分析。从而,试图探究“微信科普文章的加工策略是否对用户交互行为及内容造成影响?”分析结果如下:
第一,在“评论与文章内容是否有关”维度上,在点赞排名前十的用户留言中,有8条与文章内容有关,占比80%。由此可以推测出,在微信科普文章的用户留言上,与内容的关联性较高;在用户交互上,与内容关联性高的留言比较受推崇。
第二,在“文字是否加粗”维度上,在点赞排名前十的用户留言中,仅有3条用户留言内容与文章的“文字加粗”策略对应,占比30%。由此可以初步推测,文字加粗对于用户留言的内容不具有直接或显著的关联性。
第三,在“文字是否颜色变幻”维度上,在点赞排名前10的用户留言中,仅有3条用户留言内容与文章的“文字颜色变幻”策略对应,占比同样也是30%。由此也可以推测,文字颜色变幻对于用户留言的内容也不具有直接或显著的关联性。最后,在“评论是否对应图片”维度上,在点赞排名前十的用户留言中,有6条用户留言内容与文章的“文中配图”策略对应,占比60%。可见,在这个分析框架中,文中配图策略较之文字加粗以及文字颜色变幻两种策略更具有一定的“用户效应”。
4.3 微信科普文章不确定性内容表达梳理与
分析
表5列出了该样本文章中部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内容表达的案例,其中包含8个不确定性内容表达与两个确定性表达案例。本研究主要以内容出处作为分析指标,即“不确定性内容是出自科学家之口还是科学编辑之笔?”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在上述8个“不确定性内容”中有5个是采用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的方式,即约有62.5%的不确定性内容是出自科学家之口。例如,在“‘之后我意识到,有着类似尺寸的非鸟小恐龙,也是有很大的几率会出现在琥珀之中的。邢立达说。”这句话中“类似”“很大的几率”是作为不确定性表达的代表性
词语。
而在“确定性内容”中,并未采用引用的方式,而是采用第一人称直接表达的方式。也就是说,对于科学内容,科学编辑往往用“确定性”的方式进行表达,例如“就是”“无疑”。这似乎向公众传达了这则科学新闻可以带给他们许多价值性知识,而这种价值性似乎体现在“确定
性”上。
以上从科学家的“不确定性”与科学新闻编辑的“确定性”两个点进行对比,可以初步判定科学家对于科学内容的描述更多是呈现不确定性的、无法准确表达的;而科学新闻编辑对于科学内容的描述更多是呈现确定性的、似乎可以准确表达的。然而,笔者认为,对于所谓的“不确定性”实则也是确定性的体现,例如“近边吸收谱分析表明其中80%以上的铁样本为二价铁”中的“80%以上”就是一种精确的表达,因为它没有用“极大的”类似的词语进行阐释。所以,不妨认为“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是充满辩证
关系的。
5 结论与讨论
5.1 话语修辞使得文章更吸引人、更生动
本文通过对样本文章所蕴含的3种修辞格进行分析,发现“暗喻”修辞格具有使文章形象化的功能,“极度夸张”修辞格具有强调的功能,此外,“对比”修辞格也起到引起(强调)下文的作用。总之,几种修辞格在各具特色的同时,也扮演着同一种角色,即使得科普文章更加生动、有意义。
5.2 加工策略形式丰富,但与用户之间交互的关联性不高
通过对样本文章3种加工策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文字加粗”和“文字颜色变幻”都具有对内容强调的功能,而“文中配图”具有解释说明及形象化作用。虽然采用不同的加工策略,但是都是对内容的提高与升华。
而将加工策略与用户留言进行关联性分析,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明显。由此,建议科普文章编辑可以适当关注用户的留言,找到用户的兴趣点,进而在他们的兴趣点上多做些加工与修饰,或许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5.3 文章内容逐渐呈现由“确定性”向“不确定性”靠拢的趋势
在对于微信科普文章(科学新闻)的表达上,科学家对于科学内容的描述更多是呈现不确定性的、无法准确表达的;而科学新闻编辑对于科学内容的描述更多是呈现确定性的、似乎可以准确表达的。而该样本与其他文章不同的是,即便科学新闻编辑使得某些内容更具有确定性,但是他们也尽可能多地引用科学家的话语来阐释。可见,对于不确定性內容的表达,逐渐呈现由“确定性”向“不确定性”靠拢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