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方式,也是一种写作手法和构思方式。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产生联想。一提及“秋风”,我们立刻就会想到“落叶”。何以觸“秋风”而思“落叶”?因为“秋风”与“落叶”不仅在时空上常常相伴出现,而且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相关联想”和“因果联想”;我们喜欢将小女孩比作“花朵”,因为花朵的鲜艳、惹人喜爱和小女孩有相似之处,这就是“相似联想”;在谈及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求学的艰难时,我们自然会想到城市高质量的教育,这就是“对比联想”;我们看到一位慈祥的女教师时,往往会想到母亲,因为她们在关怀体贴孩子这一方面非常相近,这就是“相近联想”……由此可见:“相关”“因果”“相似”“对比”“相近”,就是此事物与彼事物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联想的桥梁”。
运用联想手法的文学作品很多,例如鲁迅小说《故乡》的结尾,便将联想的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本段运用了联想的手法:“我”由眼前的情景想到了无限美好的少年岁月,由脚下的路想到了人生的道路。这段描写,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更暗示了文章的题旨。